展望未来10年后双十一,将会怎样

第十个天猫双11精彩落幕,2135亿成交额和10.42亿件包裹再度刷新纪录,相关话题也持续成为社会热点。11月1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双11“看中国”高端思想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与产业界、学术界嘉宾一起,总结和展望双11。


“如果十年后双11还和今天一样,那一定错了。”11月16日晚上,当被问到如何看“十年后的双11什么样”时,阿里巴巴CEO“逍遥子”张勇这样说。

展望未来10年后双十一,将会怎样


张勇回忆,第一年双11,社会和阿里巴巴自身都没有感知,当时阿里发现半夜机房压力有点大,才知道原来有小团队在“折腾”活动。直到2012年“双11”全天销售额过了190亿,真正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才变成一个越来越社会化的节日。

他还提到,最让他刻骨铭心的“双 11”发生在2011年,当时面临过一次大的系统问题,阿里称作“午夜惊魂”。当时,支付宝和天猫一起做了很多准备,但那个年代整个系统在库存准备上还不够,库存错了卖再多都是灾难。后来阿里半夜紧急修复,终于在天亮前把问题搞定了。

“超卖是我们最早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也是云计算实时计算的基础,听上去很小,但是个关键问题。”张勇说。

今年双11天猫交出了2135亿的成绩单,上涨近30%。在张勇看来,数字只是最后的结果,最重要的是经济现象和过程所带来的变化。这其实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化大协作、共振产生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有多种经济现象反映出来:有些品类比如生活必需品走向反映出消费升级的一面,但有些品类和行业如大家电、汽车、手机等则有一些挑战,总体和经济脉搏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户“剁手”狂欢的双11当天,对商家而言,短时间的集中爆发式促销是否提前透支了消费?商家的满意度如何?


展望未来10年后双十一,将会怎样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

张勇说,这要看商家的选择,现在的双11,不只阿里平台,而是全社会的商家都在参与。如果只是为了双11销售当天的销售额,这没什么好高兴的,因为商家要给用户最大的回馈、好处。真正做双11的商家,并不是为了那一天销售额,而是通过这一天获得数字化几何级增加的新用户,在未来365天可以持续运营它,这才是给商家带来的变化。

展望未来十年,张勇认为,互联网未来一定发生变化。例如,现在互联网涌现了不少网红店铺、直播的店铺,是靠自己的表演卖货。“今天已经进入后移动时代,如果畅想未来,下一代互联网是什么?将孕育怎样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是我们所思考的。”

他提到,20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6万亿,其中网上零售所占比例约在20%,当36亿有一天变成63万亿,带来的不仅是消费的力量,还是供给的创造。

“双11一定会到1万亿,但将是重新定义的1万亿,是整个商业体充分数字化的结果。”从不预测双11销售额的张勇说。

今天,阿里巴巴已成为重要的商业基础设施,天猫双11也成了一次对技术能力的检阅,并以脉冲式方式不断拉高中国的商业服务能力。11日当天,全天实时计算处理峰值达到每秒17.18亿条,强大的运算能力保障了最便捷的购物体验;当天生成10.42亿个快递订单,中国物流行业首次进入一天10亿包裹的时代。

展望未来10年后双十一,将会怎样


张勇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花名逍遥子,阿里人喜欢管他叫“逍遥子”。CFO出身的他,和同事们,和商家消费者们一起创造了天猫,创造了双11。他说,“创造者”三个字,是他最珍惜的在阿里巴巴的称号。

在这位“双11创造者”看来,未来的双11一定是重新定义的,未来的双11会走到1万亿,这一定是整个商业体充分数字化的结果。“我们怎么样创造增量?互联网不仅带来消费的力量,并且带来供给的创造。”

他举例,消费者都想吃最新鲜的蔬菜和肉,但过去是大包装,买一次菜可能吃一个礼拜,而盒马推出小包装,手机点一点马上送到家。盒马重新定义了“鲜”字,重新定义了客户价值,这就能创造出很多新的需求,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开始向往“盒区房”的生活。

“商业的本质,就是不断地用超越用户期望的供给,去创造用户的需求,获得社会的进步。”张勇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