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找到让人信服的秘籍,怎能让员工对你言听计从?

01没找到让人信服的秘籍,怎能让员工对你言听计从?

卡耐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可是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拥有倾听的能力呢?

生活中,和伴侣的争吵有多少是因为不能够倾听对方的感受?

教育中,和孩子的冲突有多少是因为不能够倾听孩子内心的诉求?

职场中,和同事的矛盾有多少是因为不能够倾听对方的想法?

有多少时候,我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看似在听某个人讲话,思绪却早已飞向太空……

你的敷衍和心不在焉,都会让说话者感觉不被尊重和被冒犯,这时你就丧失了一次良好沟通的机会,无论对方是谁,一旦你给别人造成了这样的印象,双方便再难建立起尊重和信任。

而你人际关系的情感账户,余额就会越来越少。

想要存满我们的情感账户,耐心倾听是关键,而批评、指责、不以为然就是最快的支取途径。

美国人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管理者最受欢迎和最令人反感的素质是什么。

结果是,最受欢迎的素质是GOOD LISTENER,即良好的倾听者;而最令人反感的素质是BLANK WALL,即和此人说话,如同对着一面墙。

可见,能倾听,会倾听,对于一个领导者,甚至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沟通学里有一个原理:两个人开始说话的时候,平均5秒以内,每个人的大脑就会开始思考自己要说的话,所以说话者所说的大部分内容,听话者都没有听到,因为大家都在措辞。

优秀的领导都很懂得倾听,尊重员工,能为员工解决遇到的困难,当然也会受到员工的信任和尊重。

相反,如果你颐指气使,因为觉得自己的职位比他们高就可以随意呵斥和骂人,只会招来员工的埋怨和恨意。

因为,你在与员工的人际关系里,就没有存过钱,而只是在不断的支取,余额也就会随之不断缩减。

楚汉争霸的故事里,项羽虽然骁勇善战,每每把刘邦追的四处逃窜,亚父范增几次劝谏让其灭了刘邦,都被其拒绝,最终被刘邦围困在垓下,逃到乌江自刎而死。

而刘邦,最初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文不敌张良,武不如韩信,修养又极差,却擅听劝谏,在张良和陈平劝其趁项羽衰弱时灭了他时,一举消灭项羽,夺得天下。

相比项羽,刘邦是个真正会倾听的牛人。

02没找到让人信服的秘籍,怎能让员工对你言听计从?

那我们如何学会倾听?

1、学会深呼吸,当对方说你不爱听的话时,先让自己的情绪平复,让自己变得专注,告诉自己当下的要务就是听对方说话。这时,感觉就慢慢好起来。樊登老师倡导的每天放空自己,静坐10——15分钟,,就是让我们学会把自己浮躁的心收回来。

他做了一个很有深意的比喻,他把孙悟空比作唐僧的心,心猿意马。说人的心就像猴子一样,看这件事时会想到那件事,看那件事时又会想到更远的事,心会有七十二般变化,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过就是人们不受约束的心。所以,我们需要定期收一收这颗总是想脱离羁绊的心。

2、提问对方并做出回应,相信每个人可能都遇到过一种状况,就是你在和一个人谈话时,他永远没有回应,或者“嗯啊嗯啊”的应付。这种谈话往往是还没有把重要的问题拿出来说时,就已经戛然而止。

而好的倾听者一定会照顾对方的情绪,给对方回应,在对方愤怒或者生气时,甚至能够说出对方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对方的情绪也能瞬间缓解,放下心中的防御。

这是回应的素养,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

3、对谈话进行复述和总结;当一个领导者能做到这一步时,员工就会被大大的鼓舞,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同,如果是安排工作,也等于是重复了工作的内容,双方都会更加印象深刻,工作也才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03没找到让人信服的秘籍,怎能让员工对你言听计从?

员工多半都是对领导有一些畏惧心理的,所以有些话,他们并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用身体的微动作表现出来。

比如,领导在和对方谈话时,对方突然身体后仰,是不是就代表对方不同意你的观点?

女人在谈话时会时不时将手放在胸口,是不是她此时就在口是心非?

男人习惯性的摸摸后脑勺,说我今天家里出了点事,是不是他说的根本就不是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有人说,思想会撒谎,而身体却不会,所以,领导者可以通过观察对方身体的微动作,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如果你遇到下属情绪失控时,如果反复说,“你别闹了”“你冷静点,别冲动!”这只会让对方更撮火,因为,他会觉得你根本就不理解他,他也不会对你产生信任。

正确的做法是,反映对方的情感,

比如“我知道这件事让你觉得很不公平,你觉得自己很委屈!”

“这件事让你感觉压力很大”之类,如果对方的情绪缓解,说明你找准了对方在意的那个点,而如果对方说,“不是这样的”,那么你可以再次调整,直到说出对方内心的痛点,他的情绪就能立马好转。因为,此刻,他觉得自己被理解了。

经济学上说,倾听就好比是一种最优的投资决策,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收益。有人说,一个随时可以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可以在谈话中成为一个信息的富翁。要想让员工对你推心置腹,倾听才能获取你想要得到的信息。

在个人品德方面,倾听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修养。

心理学上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人们喜欢擅听者甚于擅说者。事实证明,每个人都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会让人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有些人之所以那么依赖于心理医生,就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缺少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以上为《可复制的领导力》第五课感想笔记,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