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孩子,是成為父母的第一步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你能接受你的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父母是教育者,也是保護者,做父母,是徘徊在理智與情感之中的角色。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2006年,張同道導演帶領著攝製組開始在一所幼兒園跟蹤記錄了十多位00後的孩子,拍攝時間持續十年。

2016年,紀錄片《00後》也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中國家庭教育的縮略圖:不同個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長為不同的人,而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歷程都是不可複製的生命故事。

這是關於一群中國00後孩子的成長故事,也是關於中國未來的寓言。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00後》

紀錄片《00後》裡有一個特別的孩子——劉嘉陽,他是唯一一個選擇接受體制外教育的孩子。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劉嘉陽從小興趣廣泛,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與探索,在朋友圈裡也是一呼百應的存在。他一直按照著自己的意願學習與生活,小到玩什麼玩具,大到去哪個國家上學。這樣在中國罕見的“自由”都源於劉嘉陽有一對“特立獨行”的父母。

在劉嘉陽離開幼兒園之後,父母給他選擇了一所國際學校,這裡能給孩子更多的自由與空間。每個陽光燦爛的週末,父母都在樹蔭下聊著天,看著在陽光下撒歡的男孩。對於孩子的教育,劉嘉陽的父母一直堅定地走在了另一條路上。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所以,在別人忙著在寒暑假上補習班的時候,劉嘉陽選擇出國參加冬令營、夏令營,感受各國文化;在別人忙著為中考複習衝刺的時候,劉嘉陽選擇去申請美國的高中,還會抽時間練習網球;在別人準備拿著錄取通知書走進高中大門的時候,劉嘉陽選擇放棄美國的學校重新申請去日本上學的機會,因為他覺得那裡的教學質量更好,更適合他的個人發展。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這些都是劉嘉陽自己做的決定,他的父母沒有任何干涉與不滿,儘管他們都還不確定劉嘉陽能不能成功申請到學校,能不能真正達到既定的目標,孩子的未來,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是沒有任何計劃的未知數。

是什麼讓一對父母如此“心大”?面對鏡頭時,劉嘉陽的母親這樣說:“我的兒子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孩子,他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會為了去得到他想要的而做出努力,我們做家長的,既然孩子有想法,我們就應該支持他,接受他,畢竟這是他自己選擇的人生,應該他自己做主

。”期間,對於劉嘉陽臨時更改計劃去日本,她儘管不贊同卻也坦然接受了兒子的選擇,她說:“他既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接受他的決定吧,如果他得不到他要的,那後果也要他自己去承擔呀,這有什麼好焦慮的呢?”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是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自由的個體,沒有人有權利替他們選擇人生,即便是父母也不行。人生最大的樂趣在於未知,更何況生活就是要起起伏伏才精彩。生活總是有求之不得,只有放馬去追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才能放下那些得不到的。

我們不要再去扮演孩子生活中的上帝,世界那麼大,應該讓他們自己去看看,而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就是接受他們作為一個獨立自由地個體存在,鼓勵他們,併成為他們堅實的後盾。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最後的話。

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延伸,一句普通的話語、一個簡單的動作、眼神,都可以讓孩子的心理成長起來。我們在不斷的完善自己,摒棄自己不好的一面,只為在孩子面前展示一個好的榜樣,而我們在接受自己不足的同時,

更要勇敢的接受孩子,因為TA還在學習當中,而我們的接受與支持是澆灌TA成長的最佳營養物質。

從現在開始吧,讓溫暖的擁抱與自由的愛陪伴TA成長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圖片來源

紀錄片《00後》

部分來源網絡

分享主流育兒理念、育兒乾貨

以愛之名,為愛發聲

接受孩子,是成为父母的第一步

花花

中國兒童性格養正研究中心研究員

“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推廣人

曾任知名電視臺少兒訪談節目編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