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1500元拍攝的紀錄片,贏得了趙薇預告片的獻聲

這是一部相當“接地氣”的紀錄片,因為它的主角,就是導演父母。

但直到現在,對於沒看過點映的大多數人來說,還只能混個眼熟。

因為它剛被定檔於2019年1月4日,距離現在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但就在昨天,由趙薇獻聲的“目送”版預告上線。

對,這部紀錄片就是《四個春天》。

不久前在FIRST青年影展獲得了“最佳紀錄片”,同時看哭了包括王傳君、章宇在內的一票觀眾。

今天,我們不聊內容,因為據說,片子內含了很多驚喜。

我們來看看它的幕後。

相傳,它的製作成本只有1500元……

這部1500元拍攝的紀錄片,贏得了趙薇預告片的獻聲

《四個春天》海報

導演陸慶屹今年45歲,15歲時離家出走,北漂29年。這期間,做過足球運動員,當過酒吧歌手,也擔任過出版社編輯,還做過礦工。

2012年,陸慶屹在豆瓣上發表了兩篇詳細記錄父母生活的文章,取名《我媽》,《我爸》。

不曾想,文章火爆網絡,收到了成千上萬的網友留言祝福。

陸慶屹受到啟發,他開始重新審視自認為普通的父母生活。

他最終決定,從2013年起,利用每年春節回家的時間,跟拍父母生活的方方面面。

紀錄片拍攝了四年,陸慶屹不止一次想要放棄。面對龐大的素材,毫無影視經驗的他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不得已,他花錢買了兩千多塊錢的電影相關書籍,一邊學習一邊拍,還找了朋友幫忙安裝剪輯軟件。

這部1500元拍攝的紀錄片,贏得了趙薇預告片的獻聲

導演陸慶屹

後來,有了五個多小時的粗剪版。

再後來,趙珣擔任了製片人,張藝謀電影《影》的主剪周肖林擔任剪輯,編劇王紅衛擔任藝術指導。

當然,這都是後來的事。

這部1500元拍攝的紀錄片,贏得了趙薇預告片的獻聲

《四個春天》在FIRST青年影展上獲獎

趙珣是北京電影學院05級導演系的研究生,原來一直是做的導演和編劇,這是她第一次做製片人。所以當她看完樣片,決定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基本都是靠自己的純投入,也幾乎都是用自己的人脈關係搭建起整個團隊。

影片背後的一個佳話是,製片人趙珣和導演陸慶屹早年其實是豆瓣網友,第一次見面也不過是在2018年年初的《四個春天》看片會上。

“我和導演認識了很多年,在豆瓣上。從專業判斷來看,我覺得紀錄片是沒有門檻的,任何人都能拍。但也要有組織意識,創作能力。我已經看了導演五六年,他的圖片拍攝能力是非常OK的。第二就是,我覺得他的文字能力也很OK,他的豆瓣文章組織結構能力非常好,這讓我對他的紀錄片是有期待的。”

豆瓣的傳播力果然強大。

哦,對了,導演陸慶屹的豆瓣文風是這樣的:

這部1500元拍攝的紀錄片,贏得了趙薇預告片的獻聲

陸慶屹的豆瓣日常

趙珣說,她感動於陸慶屹的天賦,堅持,和童心。

一個蠻天才的創作者。他有那種非常強大的創作活力,而且他很堅定,那種堅定在於,他是真正地熱愛生活,他拍花、拍草、拍雲、拍月亮......拍這些東西,並不是因為他想做一名風光攝影師,就是因為他愛,他喜歡,所以會堅持。他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作狀態。

因為做過班主任,趙珣知道是有人願意做這類先期無償的藝術影片的,所以一開始,剪輯找來了08級的學生。

後期剪輯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晃得過於厲害的畫面。導演剪輯的第一版(初始素材)有五個多小時,在精簡的過程中,把問題鏡頭替換一下還是相對容易,最難的是聲音,因為導演長期用Nikon D800跟拍,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範圍進行消噪。

好在一些動效可以彌補上原聲的缺失。

為了達到最為逼真的效果,後期團隊對陸慶屹家的結構、鄰居家雞狗的具體情況(活動範圍、數量、什麼時候會叫等)、鏡頭中呈現的季節等都做了詳細瞭解,然後儘可能地還原出當時的環境音,疊合到影片裡,最終強化原有的聲音。

趙珣透露,最後做出的四個版本,單是第一版的聲音就加了兩千多條,之後的加起來起碼也是有六七千條。

這部1500元拍攝的紀錄片,贏得了趙薇預告片的獻聲

製片人趙珣

為了節約成本,《四個春天》的配樂和片尾曲都由陸慶屹的哥哥陸慶松來完成。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是,陸慶松本身就是個音樂家,也沒有人比他對自己的父母和弟弟更熟悉的了。


這部1500元拍攝的紀錄片,贏得了趙薇預告片的獻聲

哥哥陸慶松

哥哥陸慶松見證了影片的誕生過程。

“經常感覺他(陸慶屹)疲憊不堪,有時候一整天都沒有頭緒。”

好在,陸慶屹都堅持下來了。

陸慶屹說:

我的豆瓣簽名是,人生沒有苦難,只有經歷。苦難,我不覺得是財富,他們(父母)教會我接受所有的變化,不要為難別人,儘量體諒別人,進一層去理解別人。

嗯,這就是電影人的堅持。

一起期待年初《四個春天》的上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