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国际新城交通系统分析

轨道交通很重要,先看,见下图:

滨河国际新城交通系统分析

从郑州2050年的轨道交通规划可以看出,轨道密度第一集团是高铁片区;第二集团是北龙湖和港区;第三集团是滨河国际新城、常西湖和白沙组团;第四集团是:绿博一类(边缘化)。

严格意义上说,滨河国际新城的轨道交通的密度优势并不明显,但和常西湖、白沙等游走在轨道交通体系边缘相比,滨河新城位于轨道交通系统中央位置,未来加大轨道交通密度的计划可能随时呼之欲出,客观的说,依靠区位优势,滨河国际新城必须提升一位。

轨道交通:滨河新城并列第二。

看高架桥,见下图:

滨河国际新城交通系统分析

上图中的蓝色是目前郑州已建成的高架系统(其中四环在建)。

在高架体系里,白沙、绿博为0,提前出局,常西湖拥有西三环和陇海快速2条高架,北龙湖可上中州大道和北三环2条高架,高铁片区有东三环高架,滨河国际新城坐拥东三环、南三环、东四环、南四环4条高架桥。

高架交通:滨河国际新城断崖领先。

看城轨系统,见下图:

滨河国际新城交通系统分析

很遗憾,郑州的城轨并不发达,截止目前只有一个折字型,这条轻轨穿过绿博、白沙、高铁、滨河和港区。由于是条单线,所以,线上的各组团无优劣差异,我们姑且统称为并列第一吧。

城轨交通:滨河国际新城并列第一。

再看高铁系统,在高铁系统我们要强调一个问题,各个组团的高铁系统优势不是看这个组团周边有多少条高铁线,你有100条高铁线没有一个高铁站也是白搭,而是看这个组团到达各个火车站(注意是站、不是线)的综合距离优势。如下图:

滨河国际新城交通系统分析

在高铁体系中,白沙绿博也提前回家,北龙湖也回家了。最后只剩下郑州东站、航空港区、滨河国际新城以及常西湖。东站片区和港区固守着2个高铁站,但是距离其他三站却有一段距离,而滨河国际新城位于东站、港区、郑州站、西站的区位中心位置,考虑到东站的特大权重,南站和郑州站的中等权重,以及西站的小权重,客观的说,虽然滨河国际新城区域各站的距离有优势,但是东站相对于其他三站的优势过大,所以,在高铁交通优势上,滨河和东站应该在一个级别上。

高铁交通:滨河国际新城并列第一。

最后看高速,随着机西高速的建成通车,郑州版图的“田”字型方格高速体系正式形成,郑州的大高速时代也随之来临。如下图:

滨河国际新城交通系统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连霍高速、西南绕城高速、京港澳高速、郑民高速、郑尧高速、商登高速和机西高速这7大高速系统把郑州分为4大象限:主城区西北象限、白沙绿博东北象限、南龙湖西南象限以及航空港区东南象限。

滨河国际新城在哪?田字中央,高速系统,滨河再拿第1。

结语:

地铁系统与东站片区第2;

高架桥系统断崖式领先,位列第1;

城轨系统与其他四个组团并列第1;

高铁系统和东站片区并列第1;

高速公路系统第1。

5大指标滨河国际新城四个第一,而郑州东站片区并不是一个房地产置业热门片区,本文列上郑州东站片区只是为了避免滨河国际新城在交通体系优势上过大而孤独求败……

未来进入大郑州时代,交通才是王道。郑州交通系统number1,舍滨河又能其谁?谁说滨河新城被高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