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育促進兒童語言發展

戲劇教育促進兒童語言發展


戲劇教育促進兒童語言發展


戲劇教育對兒童語言發展可分為口語和書面讀寫發展兩個方面。戲劇教育非常重視口語的表達。通過非正式的討論、即興的口語練習以及分享活動,兒童不斷地在實際的情境中使用語言,這種整體的“語言環境”正是訓練兒童語文能力的最佳方法。一般認為,戲劇教育有下列四種特殊的貢獻:詞彙的增進,聲調及語氣的控制與變化,臉部表情與手勢動作,即興的口語創作。

在詞彙的部分,戲劇的活動能加深兒童對文字的敏感度及印象。隨著戲劇活動的開展,所有的文字都配合著語言的情境與人物的感情而表達出來。原本生硬的詞彙躍然於一來一往的口語互動中,兒童能充分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除了詞彙的運用外,戲劇教育提供語言學習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聲調、語氣、表情與手勢。在扮演各種人物的同時,孩子必須試驗不同聲音的大小、強弱、快慢的變化。同時,他也必須融入各種表情手勢以配合扮演角色的需要。為了讓別人更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意思,兒童自然地學會運用身體姿勢和臉部表情溝通。漸漸地,他就能靈活地運用這些非語言的工具傳達信息。由於戲劇教育著重參與者即興的口語表達,兒童在具體的情境中組織、思考並重組創造語言,這對其口語創作的企圖有很大的鼓勵作用。

在讀寫方面,由於許多戲劇教育活動的題材來自歌謠、童詩及故事等文學作品。經由親身的參與,兒童對於故事的內容有進一步的瞭解;通過扮演的過程,兒童對這些雋永的文學作品有更深刻地體認。此外,參與者必須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思考、詮釋且表達對不同故事的觀點與內容。教師若在戲劇活動後,鼓勵兒童寫下或畫下自己對故事的感想或創作,其對兒童閱讀及寫作能力的提升有相當大的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