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楊德昌是臺灣新電影運動的旗幟性人物,雖然一生只有七又二分之一部作品,卻足以奠定他在亞洲影壇乃至世界影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被稱為“臺灣社會的手術刀”,他一生以菲林為鏡,懷著用電影點醒世人的願望,他也真正地用電影,讓一部分人的生命延長了至少三倍。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上圖為臺灣新電影運動時最著名的一張合影:

從左到右分別為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詹宏志


影片的名字是《一一》。

我對《一一》的理解是這樣的,“一一”即“娓娓”。整部電影其實就是導演將自己的人生經驗一五一十,娓娓道來。

電影是以一場婚禮開場,以一場葬禮作為結束,形成一個完整的人生閉環。

生命本就短促而循環,瑣碎而重複。楊在短短三個小時中濃縮了太多東西,他對電影的理解,他對宗教,對生活的理解。

藉由影評人斯科特的話說:

時長三個小時的《一一》情節緊湊,扣人心絃,記錄了現代臺灣你家庭的生活,擁有一部偉大小說的分量和深度。

賈樟柯也說:

電影開演後,我一下子跌進了楊德昌細心安排的世俗生活中,這是一部關於家庭,關於中年人,關於人類處境的電影。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其實整部電影想表達的觀點就是:

人,生而迷茫。

電影中的人物無論處境如何,智慧或者愚蠢,都宿命般地無法擺脫迷茫的困境,唯一的清醒者卻是簡洋洋這個孩子。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NJ的迷茫是:人的本心究竟該如何歸屬

在病床前他對著昏迷的妻子母親吐露心聲,表示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少得可憐,年近中年卻無法不惑,他無法像他的那些同事那樣,完全地隨波逐流。

他仍然有這麼一絲赤子之心,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去用山寨換正版,可時代面前,他的一些堅持顯得十分可憐甚至為他人所恥笑。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當他獲得一次初差去日本的機會,得知自己的初戀也正好去日本。

本來以為可以重新體驗一下年輕時的日子,可突然發現一切都回不去了,即便當初被迫讀了機電,走上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即便他說一個人讓別人教他怎麼活下去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可他突然發現生活的瑣碎早已溶於血肉,就像很多人成天喊著要自由,可當真的給了你自由,你又敢要嗎?

年輕時會以為少走的路也許風景更好,其實暗藏孤獨與危險,經過出世的寂寞後,人又要拼命入世,可到頭來,擁入人群看著那些低頭趕路的人,一路飛奔七八十歲,又不知道自己的本心該如何歸屬?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NJ妻子的迷茫,是人生而為人的意義的迷茫

她擁有成功的工作,富足的中產之家。

但當母親昏迷,她按照醫生的囑託每天和昏迷的婆婆聊著自己的每天的生活。她發現自己的每天的生活單調而循環,發現自己被困在臺北這座城市森林,沒有去過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她似乎藉由母親的昏迷得以一窺生活真相的一角,這讓她感到迷茫。

她開始尋找宗教的寄託,去山上的寺廟修行了幾個禮拜。可回來之後她與丈夫談起這一段看似不一樣的生活,說如果再活一次的話,似乎也沒什麼不一樣。

我們也似乎一樣,曾經拷問過自己,整天忙來忙去是為了什麼,可掙扎到最後,還是“被推著走,跟著生活流”,拼命地去探尋意義本身反而成了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我記得張震嶽有寫過一段歌詞,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大家都搞不清楚,一輩子就只有盲從。

生活就是這樣荒誕,你拼命思索不如隨波逐流,因為每個人都無法獲悉它的全貌。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小舅子則是沉迷於女人與金錢

他像我們周圍很多成年男子的一面鏡子,懶惰而貪婪,極度渴望著世俗的成功,然而你卻不能說他壞。

每個電影裡面的人物都表現出人性無與倫比的複雜一面,當他手持dv拍攝著自己剛出生的孩子,他是笑得那麼燦爛。

可在與妻子觀看錄像時,他又哭得稀里嘩啦的,他拷問自己為什麼要把這樣一個聖潔的靈魂帶到世間,為什麼自己擺脫不了慾望的腐蝕,最後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

他盲目地樂觀著,迷信著風水,金錢和性愛,因為除此之外,他只有一個空虛的靈魂。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洋洋似乎就是導演的化身

他喜歡拿著相機拍攝別人的後腦勺,被問及緣由,便解釋說因為別人看不到啊,所以我拍給他看。

楊德昌拍攝的電影與洋洋的相機擁有著相同的功用——

給別人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我們為什麼會被慾望吞噬,生於理想,死於慾望?

楊德昌的回答是,我們不瞭解人,人們太過自信於已知的知識,沉醉於現代文明的便利,忽略太多看不見的東西,導致生命循環而單調。

洋洋在片尾婆婆葬禮上說的“我已經老了”,讓我深深觸動。

很多人二十多歲就已經死了,不過到了八十才入土罷了。他喜歡人是直接的,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十分誠實,所以,他,似乎是整部電影裡面最為清醒的一個人。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同時楊德昌在電影裡面表達了很多對於事物的理解

他對電影的理解是這樣的:電影應當是延長一個人生命經驗的東西,它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生命體驗。

電影是造夢的工具,電影裡面有奇蹟,有夢想,對我而言有支持我前進的精神力量,沒有了電影,我所剩下的就只有在和時間作對的庸長人生,感謝楊德昌,讓我的生命可以被這樣一幀一幀美好地“浪費”。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寫在最後:

楊德昌的這部電影不再有槍聲與批判,收斂鋒芒。

作為最後一部作品,他不知不覺中走入了家庭這個素材,平淡如水又何其溫暖。導演以家庭為鏡,來審視文化中最為微妙的一部分。

電影表達了我們生而迷茫,往往能真正看清楚的東西太少,而那些看不見的地方,往往堆積著我們的缺點和更為真實的一面,那活著豈不是很痛苦?

答案其實也在電影裡,你看看那些瑣碎瞬間,溫暖的片刻。

曾看到一個問題“既然人生總是痛苦,那麼為什麼還要繁衍後代,讓他們繼續這種痛苦?”

回答言簡意賅:

為了生命中那些美好瞬間。

黃偉文寫過一首歌詞《沙龍》讚頌生命中美妙的吉光片羽。

拍下過 記住過 好過擁有 光圈愛漫遊

捉緊 生命濃度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停下時光 靜止衰老

登高峰一秒 得獎一秒

再破紀錄的一秒

港灣晚燈 山頂破曉

摘下懷念 記住美妙

升職那刻 新婚那朝

成為父母的一秒

要拍照的事 可不少

音樂 話劇 詩詞和舞蹈

揉合 生命 千樣好 攝入相部

絢爛如電 虛幻如霧 哀愁和仰慕

遊樂人間 活得好 談何容易

拍著照片 一路同步 坦白流露 感情和態度

其實 人生並非虛耗

何來塵埃飛舞

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成為遊樂人間的理由,我們不用遺憾時光流逝,其實人生並非虛耗。

生命中所有的喜悅與痛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生命本該如爵士樂一般,除了開頭與結尾的主音,過程你大可盡情發揮,好好抓住生命中那些飛舞的塵埃,便是我們所可以做的全部了。

自然也要感謝楊德昌這樣的人,用膠捲記錄生活,雖然時間是變量永恆向前,但電影裡的每一幀確是永恆。感謝閱讀。

我心中最好的華語電影,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