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去,江湖未远,在金庸武侠世界里,我们再相遇

斯人已去,江湖未远,在金庸武侠世界里,我们再相遇

文|青青竹叶青

金庸先生离世,悼念之声四起。待看到六神的文,只一个标题,《我再也没有后台了》,就让人泪目。如果谈金庸,无疑,他是最懂的人之一。

其实,像我们这些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的人,又有哪一个没有过与金庸武侠世界的相遇种种。那些快意恩仇,那些儿女情长,那些义薄云天,那些侠肝义胆……金庸先生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初次进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武侠江湖,记得,还是在一个暑假,从老哥那里,口耳相传,认识了段誉,乔峰,虚竹,还有王语嫣,慕容复,等等。

我一直惦念着那个叫木婉清的姑娘,她固守着母亲为她订下的誓言,第一个见到她容貌的人,如果她不嫁,就必须自杀,或者杀了这个男子。

自她见到段誉后,命运便兜兜转转,动了情,又伤了情。任那些人来人往间,江湖恩怨几度纷争,她才是最爱他的人。据说,到了新修订的版本,她才终成了他的妃子。

后来,就在电视上看金庸武侠了,第一部是83版的《射雕英雄传》,黄日华饰演的憨郭靖,翁美玲饰演的俏黄蓉,还有苗侨伟饰演的杨康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这些都是不论走了多久,依旧在记忆里鲜活如初。

靖哥哥和蓉儿在剧里是情投意合的一对,在戏外,俏黄蓉可没能有剧里的幸运,用错了情,爱错了人,终致在年华正好的时节,挥别这个世界,香消玉殒。

等参加工作时,朋友借给一套《射雕》碟片,与家人一起看时,才看清里面还有演彭长老的吴孟达,演成吉思汗身边侍卫的刘德华,还有,那个一共露过四次面,没有一句台词的周星驰。有一个镜头是,他一脸茫然,下一刻,梅超风九阴白骨爪起。

而第一次从书本上看金庸小说,还是在课堂上了,同桌不知从何处拿来一本《笑傲江湖》,不是从头开始,也没有结局,就那样直接拿起来就看,翻到哪儿就是哪。看他看的着迷,就借过来看,拿着课本当掩护,看了好几节课。

当然,不是每个老师都那么好糊弄,最后,这件事还是被一个脾气特好的老师发现了,那是个说话不紧不慢的老头,只是把书拿走了。好在,是同桌在偷看时被收走,我也就没多少愧疚感了。不知,最后那本书可还了同桌,更不知,老师可会去看那本书。

都说金庸武侠是通俗文学,登不得大雅之堂,可多年后重新去读,才知文字中的博大精深,拿一个小细节来说,令狐冲带领各路英雄豪杰,去少林寺救任盈盈:

突然之间,四下里万籁无声。少林寺寺内寺外聚集豪士数千之众,少室山自山腰以至山脚,正教中人至少也有二三千人,竟不约而同的谁都没有出声,便有人想说话的,也为这寂静的气氛所慑,话到嘴边都缩了回去。似乎只听到雪花落在树叶和丛草之上,发出轻柔异常的声音。令狐冲心中忽想:“小师妹这时候不知在干甚么?”

知乎上有人对这一段做了解析:

这时他正率众去救他未来的妻子,战事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数千人也许生死顷刻,没人知道他心里竟是这样一点温柔的,飘渺的心事。已有好姑娘肯为他舍了性命,他亦肯慷慨相报,然而漫天风雪里,他又想起她。读《笑傲》的时候还年少,更易被情节激烈的片段感动;令狐冲一路眼睁睁看着小师妹与他人相恋,成亲,最后无辜死去,虐心的表现着实不少。然而长大了才懂得,这一点无力的惦念,才是感情中最悲苦动人的地方。战场上窸窸窣窣的轻柔雪声,深夜街道昏黄的光晕,杯中将倾未倾的最后一滴残酒,那人走后,世界成了一个巨大的地雷阵,处处埋伏着引信,冷不丁炸起心中的锐痛。是梦是醒,时酒时病,竟似一场绵延入骨,不死不休的顽疾,无论如何都避无可避。于情于理,她都是最不该想起的人,但念头偏偏还是鬼使神差的转到了她身上;情网情网,说到底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缠在心头,时时泛起,难以遏止的念头。

金庸打造的武侠世界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还有很多很多的遇见和感触在其中,比如,武当七侠之间的情意,杨过小龙女的纯真爱情,郭大侠的为国为民,洪七公和欧阳锋的一生相杀,一生为伴,等等。

可以说,有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也是从这里领悟到,像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就是江湖,什么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还有恶人也有善念,善人也可能只是伪善,还有,踏准历史的节拍,小人物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金庸的武侠世界太大,总是觉得了解的太少,有人读的精,譬如六神磊磊,他说,读书,不要只竖着读,让我横切开给你看。他的公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也是许多金庸迷的聚集地。在那里,跟着一次次重新解读金庸和他的武侠世界。

六神有他的遗憾,在深度解读金庸小说后,萌生想去见一见老先生的念头,不要签名,不要合影,只是远远的看一眼,便得慰平生,只是,到底成空,他说:

经常被问“谁特么是你的后台?”我都说:我的后台是金庸。
这种心态,就好像杨过练习前辈的神功:
“杨过自起始修习他的遗刻,越练越是钦佩,到后来已是十分崇敬,隐隐觉得自己便是他的传人一般。”

采访里不时被问:要是见到老爷子,你最想说什么?
回答总是:感谢你养活我。
其实,我内心真正最想问的是:
我算不算是你的传人?
我继承了几分你的功力?
你不认可几乎所有人写的传记,不认可众多人对你小说的改编。
不知道你认可我吗?
现在,我再也没有后台了。我真的是没有后台了。
记得电影台词里讲,有时候难过的不是离去。
而是没有好好道别。

其实,说了这么多,也不过是自己接触到的千之一二,还有很多很多,关于他,关于他的武侠世界。

实际上,他成就最高的,还有他的社论。只是被世人知的,还是他的武侠世界,那里有他的情感,亦有他的情怀。这些,都被你我遇见,然后伴着青春的记忆,隐在静默的往昔,不曾提起,也不曾忘记。

如今,斯人已去,然而,江湖未远。明天,在金庸留下的武侠世界里,与他定是还要一次次遇见。那时,不妨共唱一曲: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金庸先生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