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我往,交叉寄養,簡單5步,減少弱仔

隨著品種的改良,母豬的產仔數越來越多,提升斷奶仔豬的成活率與均勻度成了現在養豬業面臨的新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產房飼養人員的細心、耐心以及責任心,但僅僅靠這“三心”,很難做到足夠的提升,這同樣需要技術的支持與幫助。交叉寄養是提高仔豬成活率和豬群均勻度,減少弱仔的重要途徑。現將交叉寄養簡單總結成一下幾個方面,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估評估母豬的養育能力。評估母豬的養育能力通常是交叉寄養的第一步,也是產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母豬的養育能力與母豬的胎次及母豬的有效乳頭數有很大的關係。母豬的母性也是養育能力的一部分,對於有咬仔、母性差的母豬通常都不會作為寄養對象。將評估的結果記錄到檔案卡上,或者專門的記錄本上備用。
你來我往,交叉寄養,簡單5步,減少弱仔

2、標統計舍內出生 12-24h 內的仔豬數和窩數,觀察、記錄並標記出那些窩內有個別小的或特大的仔豬作為即將進行交叉寄養的對象。同時標記超過母豬養育能力的仔豬,這些也是寄養對象。並將需要寄養的仔豬記錄到檔案卡上,或專門的記錄本上。
你來我往,交叉寄養,簡單5步,減少弱仔

3、調將標記好的需要寄養的仔豬根據大小、強弱調到選擇好的二、三胎哺乳母豬處。調欄寄養時需要確保每窩哺乳仔豬數小於或等於母豬的有效乳頭數。在母豬卡上記錄寄養情況,並在仔豬身上做上適當標記。調欄是整個寄養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最多,簡單介紹一下調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1)寄養前需要確認仔豬已吃足初乳,建議在仔豬出生後6小時左右進行。2)寄養仔豬要及時,儘量在仔豬建立乳頭秩序前進行,減少乳頭秩序破壞給仔豬生長帶來的影響。3)寄養數量最小化,寄養過來的仔豬要遭受本窩其它仔豬爭奪乳頭的壓力,選擇寄養數量最少的方案以降低寄養應激。4)仔豬寄養宜寄大不寄小,較大的仔豬比較小的仔豬能更好的應對寄養的壓力。5) 寄養時,為了讓母豬更好更早的熟悉寄養仔豬,同時讓仔豬適應母豬,可將新轉入的仔豬與原窩仔豬在活動區混合 30 分鐘左右。
你來我往,交叉寄養,簡單5步,減少弱仔


你來我往,交叉寄養,簡單5步,減少弱仔

4、追寄養完成後,追蹤寄養母、仔豬的狀況。我們既要觀察仔豬有沒有找到有效的乳頭,能否得到足夠的乳汁,也要關注母豬的有效乳頭是否得到足夠的開發,同時還需要關注母豬的哺乳行為及母豬的採食情況。記錄仔豬寄養後追蹤觀察到的情形。若寄養失敗,需要及早調整,減少仔豬損失風險。
你來我往,交叉寄養,簡單5步,減少弱仔

5、記前面4步中,每一步都需要做到有效的記錄,這樣方便我們的追蹤,同時在仔豬斷奶時,我們還可以根據數據記錄情況,評估母豬的繁殖力與養育能力,為母豬的選淘及下一胎的預估做好準備。
你來我往,交叉寄養,簡單5步,減少弱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