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有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在乎的看重的東西,除過你自己,別人都不在乎它,甚至還會嘲笑它。就像真相,不重要。你和事情之間的聯繫已經發生,事情已經開始變化,真相沒人想知道,也沒人想知道你怎麼想。這世上也有很多事,本跟你沒關係,卻慢慢就扯上了你,糾纏著你。

金馬獎把最佳影片頒給胡波導演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許多人形容為“爆冷”。也有人覺得意料之中,從近年來《八月》《大佛普拉斯》等影片的獲獎軌跡,能夠看出這個獎項對於年輕創作者的鼓勵。開獎之前有影評人預測,《大象地席而坐》必然會獲得一個比較重要的獎項,因為金馬從來都強調人文關懷。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而獎項又一次讓人唏噓導演胡波的缺席。上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的柏林電影節,這部電影被特別提及的時候,一個失意的人終於一次次被遲來的證明肯定了價值。而金馬的大獎是一份更大的鼎力相助,相比遙遠的只有小眾影迷關注的歐洲電影節,這個明星雲集又堅守藝術傳統的獎項在大眾中更為主流,也更具影響力。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大象席地而坐》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圖為李安在頒獎儀式上擁抱胡波的母親

更多人知道了胡波,此時令人唏噓的電影背後的故事已經不是新聞,沒有了爆炸性吸引眼球的紛爭,悲傷已然沉澱成逝去生命的事實部分,和電影相互勾連。《大象席地而坐》彷彿解讀導演人生和自殺之謎的一把鑰匙,電影裡那些幽暗而模糊的人,各有不同的身份,又統一的全部指向導演內心統一的憤怒與絕望。

在三年前FIRST的創投會上,《大象席地而坐》還只是一個叫《金羊毛》的劇本,相比其他侃侃而談的劇本梗概闡述者,胡波顯得侷促而笨拙。那一年資本還在大熱,來參加創投會的資方們有真心想挖掘好電影的伯樂,也有不明就裡來摸魚的投機者,於是與會者對於胡波語焉不詳關於希臘神話的贅述有些不耐煩。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大象席地而坐》在原名《金羊毛》時期的海報

胡波的《大裂》《牛蛙》都是出版後反響很好的小說,他有很好的文字能力和真正區別於大多數為了拍電影而拍電影的趨同者的個人表達。這一點,看彭昱暢、章宇這些演員幾乎無償出演也能瞥見端倪,他們說,即便沒有錢,也不能錯過如此氣質獨特的劇本。好在劇本最後還是被王小帥看重並且投拍,後續有多少旁人不得而知的事情無法以事後諸葛亮的姿態評判是非對錯,但最初讓這個在創投會上表現得亂七八糟的電影項目啟動,王小帥是做了好事的。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大象席地而坐》工作照,圖中央戴眼鏡者為胡波

《大象席地而坐》是不怕劇透的那種電影,因為電影中的事件並不算重要,進程緩慢,且不提供觀看的快感。對於人物來說,事件本身可能也不具備左右命運走向的影響力。一天裡面四個人發生的事,就像一個網兜,把無望的人生狀態兜起個大概給你看,又從網眼裡漏下無數細節,讓這些人的人生都模糊而恍惚。

黎凱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作為高中生,黎凱是懦弱孤獨的孩子。被校霸于帥逼著拍下上廁所視頻後,他的內心起了波瀾,一邊膽怯,一邊衝動,一邊恨,一邊猶豫……他偷走了于帥的手機,卻堅決稱沒偷。

撒一個謊言之後,你就得用無數個謊言去隱藏它。

黎凱搞到一把槍,對韋布撒謊說是前天從家裡找到的。韋布以為那是假槍,就和他書包裡的擀麵杖一樣,用來嚇唬于帥,彰顯兩人自己的勇敢和反抗態度的。

然而當韋布推搡中致使于帥滾下樓梯,最後搶救無效死亡後,黎凱很煎熬。學校希望私了,韋布跑了,于帥的哥哥於成帶人四處找韋布算賬。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當一個人心裡藏著太重的秘密,身體是無法掩藏它的副作用的。黎凱找到了韋布,告訴他,自己偷了手機,手機裡不但有他的視頻,還有韋布喜歡的女孩黃玲和教導主任在KTV的視頻。

他以為說了真相自己會好受點,韋布也不用逃。但真相早已不重要,被改變的永遠也返回不到原先。韋布的憤怒讓黎凱覺得自己對朋友不義氣,害了他。但內心的氣憤和不甘以及少不諳事都讓他不情願承擔原罪。

黎凱說,于帥只不過是表面很霸道,其實什麼都不是,只要一嚇唬就搞定,沒想到韋布會把他推下樓梯。

韋布說,你個爛人。

黎凱很在乎這份友情,甚至是義氣。他在火車站找到被於成困住的韋布,開槍打傷於成,放走韋布。

在槍口下,整個世界都屈服於他,這是黎凱最想要的爽感,之前有多憋屈,現在就有多痛快。他感受到的是整個世界規則的顛倒。

這世界挺沒勁。

這是黎凱最後一句話,他用那把槍自殺。

畫面看不到生活對黎凱的作用,是因為他在鏡頭之外,早已承受了很多。

黃玲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家庭關係和母親的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單親家庭,忙於事情的母親,讓黃玲學會了把委屈埋在心底,也學會了打扮和恰如其分地利用自己。對一個高中生來說,難道不殘酷嗎?

一不爽就喝酒耍脾氣,尖酸刻薄,用成人世界的齷齪來鞭打女兒的母親,其實對黃玲的愛和任何一個母親對女兒一樣多,只是,她的世界也是如此混亂而不甘,無法給與女兒想要的,只能做到給予。

黃玲喜歡韋布,在韋布叫她一起離開這裡去滿洲里的時候,她沒有答應。拒絕的理由是韋布無生存技能,只會踢毽子,去了以後沒錢生存會死。

你在嘲諷我。韋布說。

黃玲說,不,我只是說的事實。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她說的是事實,也沒錯。一個高中生,已經熟練地在用成人價值觀去衡量自己的世界,並且拒絕自己喜歡的人,選擇和能給予自己乾淨的家的教導主任在身邊。這本身就是諷刺。

黃玲和教導主任在一起,並不光因為他家裡乾淨整潔,讓她不用扮演清潔工和傭人的角色,而作為一個被寵愛被關心的女孩存在,她渴望這個角色這個待遇,在家裡永遠得不到。她孤獨,她缺少父愛,而教導主任既像個情人,給予她物質上的優越,又像個父親,嘮叨一些人生長談和歲月與閱歷的真經。

這個真相很重要嗎?不,一點也不重要。所以,當黃玲和教導主任在KTV的視頻被曝光後,一切都變了。儘管他們從來沒發生過什麼身體接觸,但對於別人來說,你在乎的真相,我不在乎,我只用我以為的揣測來彌補我不知道的真相,而且,我對此深信不疑。

這才是我們的生活真相。

被教導主任睡沒睡和教導主任帶著老婆上門鬧事,成為黃玲捍衛尊嚴懲罰偷腥老男人的爆發點。她提著棒球棍打倒了教導主任和他老婆,在母親悲傷和驚訝的目光裡,離開,在火車站找到了韋布,一起去滿洲里。

王金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作為退伍軍人,老頭王金和一條小狗相伴,住在陽臺。女兒女婿一直想讓他去養老院住,好把房子換成學區房。

或許是習慣了堅強的精神,王金並不喜歡養老院囚房似的生活,像個痴呆似的死去。

他的小狗被一隻大白狗咬死了。順著大白狗的尋狗啟示,他找到了狗主人。然而,狗主人以為他來訛錢,惡語相加,甚至差點動手。

王金相信世界是有規則的,就像口令,簡單規範。然而在狗這件事上,他很無奈只能妥協。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他遇到了樓上鄰居家的孩子韋布,得知他要去滿洲里,給了一些錢,作為回報,得到了對方的檯球杆。於成的人逼問他韋布的去向,被他教訓了一頓。他的鋒利和勇敢終於被激發,與其說是他對混混們的出手,不如說這是他對生活的還擊。

他帶著孫女去火車站,找到了韋布,一起去滿洲里。得知火車取消,只能轉大巴先去瀋陽時,他猶豫,要回去。

他說,站在這邊時,老覺得那邊肯定比這裡好,等到去了那邊,發現到處都一樣。人就是這樣,年輕時,騙一騙自己,給個希望,年老了,什麼都看清了。

但最終他還是選擇和韋布,黃玲一起去滿洲里。也許,他不想死在養老院。

於成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身為于帥的哥哥,他看不慣弟弟的娘們兮兮,但父母偏愛弟弟而不愛他。於是,他欺負弟弟,也無所事事到現在混成當地一霸,連帶著弟弟也沾光在學校裡橫行無忌。

他有過對父母的恨,恨他們的偏愛讓自己變成現在的樣子,雖然混跡江湖早已不能改變過去,這恨還會時不時地跳出來,像一條喂不熟的蛇,咬你一口。

喜歡的人不喜歡他的混混調子,於是他和朋友的老婆睡了一覺,被朋友抓了現行,朋友跳樓死亡。

他也在逃。

對朋友的死,他歸根於朋友的老婆太虛榮,要的太多,朋友生活壓力太大,承受不住。也歸結於自己喜歡的女人不喜歡自己,如果她喜歡自己,他就不會有心思和空閒去發生這件事。

他雖然是一霸,卻也是心理上自卑的侏儒,喜歡用折磨侮辱別人來獲取自己的快感,滿足成就感和權力的欲壑。是他讓弟弟于帥拍了那些視頻,也是他把那些視頻發到學生群裡,也是對朋友的母親撒謊說朋友死時自己並不知情。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但同時他又同情韋布和黎凱。不希望他們像自己一樣,自己把自己放逐。

他對韋布說,你得小心點,無事閒逛,你到我這麼大歲數你就什麼都不會。

韋布在馬路邊看著黃玲和教導主任在店裡吃蛋糕而不敢上去,他說,得讓他知道,你來過,看見了。要不然你就跟這垃圾桶差不多。

黎凱自殺前,拿槍對著自己,於成想的是把他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這邊,他喊,哎,會使嗎?狗屎。

他並不是生來混混,也並不是一成不變地壞,他為了救人可以勇闖後廚火海手被燙傷。為了彌補心理的罪孽感,打電話向朋友的母親承認錯誤。為了不讓韋布一輩子就此毀了,並沒為難他也沒報警……

然而,真相併不重要。也沒人在乎這些閃光點。我們說你是什麼,你才是什麼。

韋布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韋布有一個曾是警察,現在脾氣特差的父親,偷他的壓歲錢,罵罵咧咧,母親賣衣服。一切都讓他敏感而自卑。但他渴望友情,渴望被尊重,所以他要為黎凱撐腰,想要帶黃玲離開,因為在他看來,這些朋友都值得過得更好。

意外導致于帥滾落樓梯後,他選擇了逃跑。並不是害怕,他不想連累家人。更不想這件事成為父親罵聲裡的他本就會做出來的事。

他是一個聰明的人,回家拿壓歲錢跑路,錢被父親拿了。他只好去檯球廳用檯球杆換錢,沒換成,遇到王金,得到了幫助。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他是一個和善的人。即便是在於帥侮辱母親時,他也選擇離開,書包藏的擀麵杖從沒用過。在知道黃玲為了物質而留下來,和教導主任在一起,知道黎凱欺騙了他時,才變得會發洩恨。

他故意撿了老頭毽子不給,故意和老頭對罵,用狠來發洩心中的濁氣。他也變得堅強勇敢,雖然猶豫過,但最終還是和假票販子面對面,追要自己的票錢。

他也是一個渴望童話的人,雖然他知道大象席地而坐那只是童話,但還是要去滿洲里。他也明白王金說的自己欺騙自己的話,他還是要去。

對他來說,如果這一切糾纏的事情都是成人的過程,那最終的典禮就落在滿洲里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身上。

或者,他一直都想離開,只是這件本個自己無關的事,成了導火索。


金馬獎影片《大象席地而坐》:遲到的尊重和不快樂的才華


這當然不會是一部令人愉悅的電影,也有不少人說,不加入生命的代價籌碼,也許影片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這樣假定性的問題沒有答案,但大概率可能會是真的。如果胡波沒死,這部電影應該沒有機會被知曉,即便上映也遭受“無病呻吟”之類的非議,票房是一定沒有的,而他在繼續消化這一波波的痛苦之後如果還活著,會不會學會接受消化這個他對抗了近三十年世界。就像胡波微博裡說,“這麼多年,從來沒想過一個問題,電影是什麼?電影就是——屈辱、絕望、無力,並使人像笑話一樣。”

這是他的世界。可能有時候偏執狹隘,但他的電影鏡頭裡也呈現了平凡人日常會忽略的奇特的光。

只是在很多時候,這個時代對正能量的宣揚成了過譽的政治正確,看電影被當作放鬆消遣成了理直氣壯的訴求,個人化表達常常被視做自戀甚至浪費資源的姿態受到譴責。我卻很感激這些榮耀的加持給了這樣的創作尊重和值得存在的理由,這是一群專業甚至有行業權威的人在表示他們尊重和珍惜這份不快樂的才華和表達。儘管有些遲,但那些特立獨行的不快樂的尊嚴值得被挽回,不被抹殺。

《大象席地而坐》告訴我們,生活這個遊戲中沒有無辜者。

這是一部沉重的影片。3.5個小時的時長,黑灰光線為主的生活堆砌,5個人,5個故事,互相影響,每個人也被身邊的事互相影響。

要說缺點,大概是缺少法律的懲罰。儘管提到很多次報警,實際上並沒有相關結果。一切懲罰的規則都是在靠角色的感情定位。缺少法律,不是完整的世界。

但又一想,生活的懲罰本來就很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