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三國蜀國綜合實力最強將領,諸葛亮若用他計,蜀國或可稱王!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無數不世出的名將各歸一方,都希望建功立業,幫助主公一統天下。這其中就有一位蜀國將領,他治兵有方、勇武過人,諸葛亮若用了他的計謀,可能蜀國就統一三國了,可是他卻含冤而死,腦袋被人當球踢,好不悽慘。這個人就是三國名將魏延。

堪稱三國蜀國綜合實力最強將領,諸葛亮若用他計,蜀國或可稱王!

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今河南桐柏),出生年月不詳,深得蜀國主公劉備器重。公元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川協助其對抗張魯,魏延則以劉備親兵的身份隨軍入川。第二年,劉備與劉璋決裂並打敗劉璋,魏延被提拔為牙門將軍,這個職務相當於貼身衛隊長,負責戰時率領親軍保護劉備作戰,可見劉備對魏延的信任和賞識。

公元219年,劉備率領張飛、黃忠魏延等擊敗曹操軍隊,佔領漢中,為蜀漢贏得了一個戰略要地。漢中之戰,魏延雖不及張飛、黃忠出彩,卻絲毫不影響劉備的器重,劉備在班師回成都之前將防守漢中的重任交給了魏延,漢中對於蜀漢非常重要,其地位相當於荊州,一個是蜀魏前線,一個是蜀吳前線。《三國演義》中楊洪曾對諸葛亮說過這樣一段話:

“漢中則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

當時,關羽鎮守荊州,趙雲陪在劉備身邊,黃忠年紀已大,馬超曾有也是一方諸侯,劉備還是不太放心。很多人都認為會是劉備的二弟張飛來鎮守漢中,不料劉備卻意外地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太守,並將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全軍上下聽聞此事皆是一片震驚,為了給魏延站臺,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道:“現在委你重任,你有什麼打算?”

魏延大聲回答:“若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將為陛下擋住他。若其他人率十萬大軍前來,我將為陛下滅了他。”

劉備對此十分滿意,群臣也為魏延的膽識叫好。

堪稱三國蜀國綜合實力最強將領,諸葛亮若用他計,蜀國或可稱王!

魏延

公元221年,劉備回成都稱帝后又提拔魏延為鎮北將軍。隨後,魏延在漢中鎮守十餘年。當時留給魏延的漢中是個十足的爛攤子,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可是魏延卻憑藉著自己的才能把漢中治理的井井有條,他在邊防上設置軍寨,拒曹魏於國門之外,內政上休養生息,漢中得到迅速的發展。

公元227年,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就以一個長期駐守前線的大將的戰略眼光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就是給他一萬兵馬,他從子午谷出奇兵直奔長安,攻克關中,然後和諸葛亮大軍會師於潼關。歷史上,韓信正是利用了這一奇謀才早項羽一步拿下關中,可是一向謹慎的諸葛亮卻否決了這個提議,後世的很多軍事專家和愛好者利用兵棋推演,認為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有著很高的成功率,完全值得一試。如果一旦成功,蜀漢取得關中之地,蜀魏的實力就會此消彼長,而即使失敗了,損失的也不過是魏延的一萬兵馬,諸葛亮的大軍仍然能撤回漢中。

堪稱三國蜀國綜合實力最強將領,諸葛亮若用他計,蜀國或可稱王!

子午谷圖

時不我與,能奈何?魏延既善於養兵,又勇猛過人,無奈種種計謀都被否決。魏延十分鬱悶,頗有壯志難酬的惆悵,再加上性格矜持高傲,魏延的人緣一直都不太好,尤其是與楊儀更是水火不容,這也為自己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做先鋒。同年秋,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胡軍姜維等人商量身後之事及退軍策略,讓魏延斷後,並交待說“如果魏延不從就隨他。”諸葛亮死後,大軍隨楊儀退後,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的前面燒燬所有的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長史蔣琬,誰知二人都擔保楊儀,可見魏延的人緣多差,沒有劉備的賞識的魏延成了孤忠之臣,被人欺負,最終被馬岱斬首,楊儀看到魏延的頭顱後用腳踐踏並罵道“庸奴,你還能作惡嗎?”,誅魏延三族,而楊儀的下場也不怎麼樣,魏延被殺之後,楊儀因為不滿劉禪給的待遇口出叛逆之言,畏罪自殺。

堪稱三國蜀國綜合實力最強將領,諸葛亮若用他計,蜀國或可稱王!

魏延

無論是冤枉至極還是咎由自取,一位能攻善守的名將就這樣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也正是一幫士族文人打壓草根武將的必然結果。在用人上,諸葛亮的眼光顯然和劉備無法相提並論,這也導致了蜀漢從三國鼎立的局面中最先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