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永慶講勵志,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舉行了自聯合國成立以來首次關於殘疾人問題的特別會議。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殘疾人日"。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再過兩天就是是第28個 "國際殘疾人日",全球有超過10億的殘疾人,其中6億是在亞洲,而在中國平均每1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殘疾人。他們有的行動不便,有的聽不見聲音,有的無法說話,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殘疾人的生活。不過好消息來了,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生命科學,越來越多地可以幫助殘疾人改變現狀。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堪稱殘疾人"福音"的黑科技~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還記得倫敦奧運會上的"刀鋒戰士"奧斯卡-皮斯托瑞斯麼?他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個雙腿截肢,卻登上奧運會賽場的運動員。看到他矯健的身姿,人們再也不用擔心,按上假肢是不是意味著行動遲緩?說實話,奧斯卡這速度,連很多正常人也是望塵莫及。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如果說奧斯卡的"刀鋒"只是冷冰冰的金屬,那可以由人類大腦控制的假肢,則可謂更加的智能。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將患者——薩利文的截肢斷口處的神經與他的胸部肌肉連接在一起,從而找到了一種可以通過大腦思維控制假肢的方法。這一成果是仿生學 研究領域的又一突破性進展。

據科學家介紹,這種方法使得薩莉文能夠完成更多的動作。當他想運動胸部肌肉時,相連的神經就會收到由計算機翻譯並傳輸過來的信號。在此之前,神經已被連接到手臂之上。8年前,薩莉文是第一批開始接受這種手術方法臨床試驗的截肢患者。科學家說:"看到薩莉文可以自主生活,我們真的很為他高興。"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比假肢更厲害的是英國阿伯丁大學科學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生物電流有可能幫助殘疾人"恢復"四肢,重新長出手臂與腿。

還記得,科幻小說中的弗蘭克斯坦成功利用生物電流創造出了一個生物麼?現在,阿伯丁大學拉基尼傑克博士通過反轉扁形蟲生物電場,成功地讓扁形蟲在本應該長出一個頭的部位生長出尾巴,從而得到長有兩條尾巴或者兩個頭的扁形蟲。已有證據表明,人體傷口處的生物電流對傷口的癒合同樣有所幫助。

當然,必須承認的是,在該領域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初級階段,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生物電流就能實現殘疾人的心願,幫助"恢復"四肢,重新長出手臂與腿。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獨立自由地生活,無障礙地探索這個世界,是每個盲人的希望。科技的力量讓這一希望得到實現。在盲人女科學家——智惠子主導下,IBM 推出了無障礙環境的第三項發明——專為盲人設計的新型導航 APP NavCog(認知助手)。

認知助手可以通過耳機與用戶"耳語",幫助她實時識別位置、朝向,暢通無阻地在園區內行走,還能辨認迎面走來的同事和他的表情。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另一款為殘疾人提供的輔助器材——機器人手套,可以幫助低視力者更快定位和抓住小物體。研究人員發現,關閉的門對於視力低下或失明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這款手套恰恰可以幫助盲人克服這一問題。

手套背面是相機和語音識別系統,用戶可以對著它下達命令,比如喊一聲:"門把手"或者"杯子"。手套通過觸覺提示來引導用戶碰到期望的目標。拇指表面的執行器能夠以非常直觀和自然的方式指導人手向左或向右移動。盲人小夥伴表示,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走路會撞門上啦~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科學家正在為聽力、智力、精神殘疾等需要幫助的人群努力研發著各種科技產品,相信越來越多的殘疾小夥伴會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和普通人一樣,盡情地享受生活啦~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不能用眼睛去欣賞四季的變換,所以更能用心靈去感受世界的繽紛;不能用腳步去貼近大地的溫暖,所以更能用想象去還原天地的遼闊;不能用耳朵去聆聽自然的聲音,所以更能用靈魂去體會音樂的神韻。每一種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收穫作為補償;身體的殘缺,也可能帶來精神的豐足。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身殘志堅的人用實際行動在各行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生活的不幸,讓他們學會了與命運抗爭,並在抗爭中收穫堅韌、果敢和勇毅。

關愛殘疾人,作為一種理念和共識,要義在於平等。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點愛心、多一點奉獻。生活中,從小事做起,為他們營造充滿關懷的社會環境。

從今天起,讓我們為殘疾人做九件事,讓每個生命都得到同樣的尊重!

1.用微笑面對他們,不歧視、不嘲笑、不拒絕

2.平等相待

3.無論當面還是私下,不隨意談論他們殘疾的狀況與成因

4.在徵得許可後,給他們禮貌的幫助

5.路上遇到殘疾人,耐心的等他(她)先過

6.不佔用盲道,接納導盲犬

7.公交和地鐵上,不佔用殘疾人專座

8.如果可能,為他們提供體面的工作

9.告訴自己的孩子,他們,和我們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讓我們對殘疾人多一些平等、少一些歧視,讓他們共享夢想成真的機會,綻放生命的華彩。

永慶講勵志第十七期——國際殘疾人日帶來好消息

好了朋友們,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了,用我的訴說去了解身障人士的艱辛生活和勵志故事,讓整個社會充滿大愛!這裡是永慶講勵志,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幫忙轉發,讓更多人來關注殘障群體,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