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这个国家用实际行动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春秋时期的数百年战争,最初是因为中原各国互相兼并冲突而起,后来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的荆楚蛮族不断入侵,从齐桓公开始就成了抵御游牧民族和抑制荆楚蛮族的长期战争。春秋中期以后,游牧民族的入侵逐渐减少,完全成了中原对抗荆楚的战争。


从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称霸开始到前546年各诸侯国在宋国举行和平大会为止,以齐、晋为代表的中原国家与以楚国为代表的荆楚国家为争夺中原霸权进行了134年的长期斗争。国家组织力量水平不断增强,战争技术不断进步,从春秋初期万余人规模的小地区战斗冲突发展至晋悼公时代联合十几个国家的军队发动大规模战争,战线由东到西绵亘千里的战略斗争。长期的战争使中原国家无论在战争组织能力还是民族凝聚力都大大超过荆楚国家。

弱国无外交?这个国家用实际行动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晋楚鄢陵之战后,晋国夺得霸主地位,之后经过晋悼公一朝励精图治,晋国国力空前增强。成为晋国扈从国的中原国家达到12个,同一时期扈从于楚国的仅有3个,而且地处楚国东南部的吴国也成为晋国的盟国,在晋国的援助下逐渐成为强国,威胁到楚国的安全。因此,持续的争霸战争显然对楚国不利。

位于中原心脏地带的郑国和宋国是晋楚长期争霸以来都极力争取的对象,因而屡遭兵祸,几次战略决战都在两国国土上进行,因而两国渴望和平的愿望极其强烈。

弱国无外交?这个国家用实际行动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这时,晋国新上任的中军帅赵武为了缓和晋国与扈从国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也有与楚国展开和平谈判的念头。于是趁着宋国的国使向戌访问晋国之机,由赵武牵头、晋国六卿与向戌就与楚国和平谈判事宜进行磋商。经过双方讨论后,初步制定了和平方案,具体就是今后晋楚两国互相承认对方的霸主地位和势力范围,双方的扈从国互相朝拜盟主,所有的国际事务都以和平方式解决。

然后向戌带着这个方案去了楚国。楚国国君楚康王和令尹屈建一合计,认为实现晋楚和平对楚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新形势下的晋楚争霸楚国明显处于下风,再继续下去已经力不从心;其次,晋国的盟国是楚国的4倍,互相朝拜,受益的还是楚国。于是君臣二人达成一致,同意晋国的提出来的和平方案,同时决定派人去进一步探听晋国的态度。因为长期以来晋国人的信誉是极差的,秦国的教训历历在目。晋国人这次是否有和平诚意,楚王心里没底。但是两国现在还处于敌对状态,如果晋国没诚意,楚国贸然派人过去,就太没面子了。

屈建于是建议让扈从国之一的蔡国派人去,这样就怎么也丢不了楚国的面子了。蔡国派上卿声子作为特使出使晋国。

声子到了晋国,受到晋国的热情接待。晋平公设宴招待,以赵武为首的晋国六卿热情和声子就宋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再次进行磋商并达成初步的共识。声子离开晋国后直接去了楚国,详细向楚康王和屈建介绍了此次晋国之行,说明了晋国人这次确实很有和平诚意,对宋国的方案也很满意。楚康王这才放心。

公元前546年5月—7月,晋国、楚国、齐国、鲁国、曹国、卫国、宋国、郑国、许国、陈国、蔡国、滕国、邾国等13个国家在宋国国都睢阳举行会盟。除了晋、楚、郑、齐、鲁等大国派卿作为国君特使外出席盟会外,其余国家全部由国君亲自出席。

弱国无外交?这个国家用实际行动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5月16日,13国代表部分到达。随后,晋国与楚国进行了一次预备谈判,双方代表分别是晋国六卿之一的智盈和楚国的公子黑肱。21日,宋国特使向戌与楚国令尹屈建就和平协议文本进行最后的磋商。屈建提出在盟会上要让晋楚两国的盟国进行交叉朝拜。向戌于是向晋国特使中军帅赵武汇报了这一情况。赵武认为,盟国朝拜这一项比较麻烦,其他国家还好说,晋楚齐秦是四个地位相当的国家,谁也不能指挥谁。

向戌于是又把这一状况告知楚国方面,最后楚康王让步,齐国秦国暂时放在一边,先由其他国家进行朝拜。晋国方面赵武表示同意。7月4日,陈国、蔡国、许国、曹国的代表到达,13国代表全部到齐。当晚,晋楚双方盟誓的誓词达成一致后,准备次日召开盟会。

7月5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盟会正式开始。宋国是东道主国家,所有的会议议程及礼仪全部由宋国一首操持。作为商王朝后裔的宋国人,确实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其在音乐和礼仪上的造诣连一向以周公旦后裔自居的鲁国人也称赞不已。

一切按照会议议程进行,直到盟会的高潮——歃血为盟,分别以晋国和楚国为代表。

就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出问题了.........

按照大会主持人向戌的想法以及会议的流程,从会前入场、宣读与会人员都是晋国人在楚国人之前。同理,到了歃血为盟的时候也应该是晋国人先来。但楚国人这下不干了,本来就是弱势,如果在面子上还占不了先手,处处被晋国压一头排在第二,盟会就会由晋楚两国结盟的实质变成以晋国为盟主的盟会了。于是屈建提出先由楚国人第一个歃血。

晋国方的代表赵武也毫不示弱,认为晋国本来就是盟主,谁也没有资格排在晋国之前。以此据理力争。屈建表示,既然晋国承认晋楚两国地位平等,却又在之前的程序上处处排在前面,同样两国都是盟主,现在也该轮到楚国排在第一了。

刚才还是一片祥和的会议气氛因为两个大国代表的争执骤然紧张。就连主持会议的向戌也变得目瞪口呆、六神无主。

晋国副使叔向对赵武说:“诸侯归晋之德,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无争先?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晋者。楚为晋细,不亦可乎?“意思就是说我们晋国做盟主,靠的是德行,而不是简单的走个形式。而且以往咱们召开过的盟会也经常由小国来主持的。这次就当楚国是哪个主持盟会的小国算了。

赵武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将歃血的仪式让楚国人先来。这样,楚国人如愿以偿,晋国人心理上也没有吃亏。其他诸侯国则对晋国人的这种做法佩服的五体投地。

屈建第一个歃血,随后晋国、鲁国依次进行,宋国作为东道主不参加盟誓,齐国也没有参加。

至此和平大会圆满结束,与会各国皆大欢喜。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弭兵之盟”。盟会的成功,是作为弱小宋国外交上的巨大胜利,从此以后中原国家与荆楚国家维持了近50年的和平局面,特别是晋楚两国再也没有直接对抗。楚国转而对付日益崛起的吴国,中原国家失去了楚国这一外敌,并不意味着没有了斗争。无敌国外患而发生各国内政上之变化,国际间的斗争转入国内斗争。以后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活动也就进入酝酿阶段。由此可见,楚国北上中原,使中原国家团结御辱。弭兵会盟后中原诸侯国内政府腐化崩溃,导致内乱。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弱国无外交?这个国家用实际行动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