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修剪还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苹果整形修剪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一环扣一环地环环扣紧,不出现失误才能成功。因品种不同、树龄不同、树势不同,修剪方法也不同。

记得十几年前的苹果重点产区,户户栽苹果,人人敢剪树。虽然多数果农剪苹果的历史已经20多年,已形成一家一个天,谁也不服谁,自以为是,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果树修剪还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有的果农栽上苹果,既不懂,又不学,年年依靠雇人修剪;有的果农胆大敢剪,误认为是会剪;有的果农学了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点滴的措施误认为是普遍真理;有的果农听了一二次课,学了一些错误的方法,沾沾自喜地认为是新技术,抓住不放,处处传播。以上几种情况,都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修剪技术好,但就是产量上不去。

通过调查认为,当前,由于一家一个天,谁也不服谁,在修剪上“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苹果整形修剪急切需要“拨乱反正”,纠正错误。

如何“拨乱反正”?

(1)树冠内膛光秃,结果仅在树冠外围。历史经验早已证明,大枝形成骨干架,产量高低在枝组。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内外光照好,高产有保障。这是先进单位丰产树体结构的成熟经验。

目前,不管是老果区还是新果区,普遍存在内膛光秃问题。造成的原因:

一是老果区从90年代开始,日本果树专家(果农)经常来胶东传授技术,多数提出背上不留枝组。业务部门在组织修剪培训时,也按照日本人的讲法,不自觉的提出背上不留枝组。这对多数新学技术的果农来说,认为学了新技术,一学就会,普及很快,把树冠内膛枝组剪光了。

二是密植园群体郁蔽,上强严重,内膛枝组因光照和营养不足而不结果,初学修剪技术的果农,不敢处理大枝,年复一年把内膛小枝剪光了。

果树修剪还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结果部位外移

(2)幼树整形,连续“打拐”(幼苗生长一年的枝条,各从基部留1~2个芽全剪光)。造成上强严重,整形困难。既影响早日成形,更影响早期丰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理由:

一是:当年定植的苹果苗,定干后未经刻芽,加之间作作物的影响,只发出2~3个枝条,三个主枝选不出来,不如基部留芽,剪光重新定干。这是40年前的老办法。矮化中间砧苹果,第一年为了扶干粗壮,分枝打拐。但是对初学修剪的人,把这一点弥补的措施,当成普遍应用的新技术。不管发出多少枝,统统剪光,只留中心干枝而不短截,造成第二年严重上强。

这种“打拐”的修剪方法,对初学修剪的果农来说,误认为是学到新技术,全部剪光这种剪法也最好学,有的连续三年“打拐”剪光,既影响成形,也影响长树,更影响早期丰产。

二是:怕留主枝过早,枝、干比不合理,主枝与中干形成竞争。这种理论不值一驳,齐鲁大地上千万亩苹果,多是第一年留出三大主枝,只要及时开张角度,主枝与主干形成竞争的现象不会出现。

三是:怕留主枝过早,造成群体郁蔽。栽树太密是主要矛盾,主枝早留早郁蔽,晚留晚郁蔽,难道永远不留主枝吗?为什么要栽的过密?难道把苹果培养成“用材林”吗?

果树修剪还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树体上强下弱严重

(3)一次性定形,既影响长树,也影响早期丰产。一部分果农,学会了留三个主枝的整形方法。但在整形过程,只留三个主枝,层内距、层间距的多余枝条一个也不留,理由是集中养分加速三个主枝的生长。但适得其反,树靠根长,根靠叶养。多余的枝条全剪光,枝叶减少,伤口增多,既影响长树,更影响早期丰产。

(4)纺锤形的树形,整成转梯形。有的果农,培养纺锤形的树形,片面地要求主枝转梯形的向上排列。即第一个主枝的部位,不管几个枝,只留一个主枝,其余的全部剪掉。第二主枝距第一主枝40厘米,第三主枝距第二主枝40厘米。三个主枝各占一个方向,螺旋形向上排列。理由是三个主枝拖开80厘米的距离,抹不住中干。请问:不管那一种树形,也不管三个主枝是邻接还是邻近,只要角度开张,那一棵抹住中干呢?这种转梯式的排列主枝,不但造成上强下弱,而且第一层主枝不圆满,永远不会高产。

果树修剪还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5)片面强调高光照,要求高定干。近几年,在老果区又兴起一种高定干、高光照的倾向,要求定干高一二米。理由是高干、高光照,着色好,表光好,管理方便。这也是从密植园失败中错误地总结成“经验”。密植园进入六七年生以后,群体郁蔽,上强严重,树体中、下部的苹果不但个头小、着色差,而且很多结果枝组因光照不良、营养不足失去结果能力。个头大、着色好、表光好的苹果均在树冠上部。根本矛盾不是干矮了,而是树太密了。

苹果六七年生长以前为什么不出现这种现象呢?在密植园改造过程,很多果农不重视解决树密的问题,偏面强调枝矮了不结果,专割下层枝,把下层枝割没了,把产量也割没了,苹果园变成了高干“用材林”,也没解决群体郁蔽的问题。

难道这不是教训吗?关于高干管理方便的理由应一分为二。主干高了,疏花、疏果、套袋、脱袋、采果就更不方便了。高干的好处,唯一是搬运方便和微型除草机方便。但是,覆盖多功能双色地膜的灭草作用,已经取代了微型除草机。矮干低冠,养分、水分输送渠道缩短,利于高产,管理方便。高干,养分、水分输送渠道加远。高干不高产,管理不方便,这是前辈果农专家,从100多年发展历史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因此主干高矮,应权衡利弊,防止走向越高越好的极端。

果树修剪还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6)一些新果区,苹果为什么适龄而不高产?我在平度市旧店镇及昌邑、平阴等地现场考察中发现,树龄已经7~8年生以上,树冠已具备高产条件,理应亩产8000斤以上。但是亩产始终徘徊在1000斤左右。究其原因,普遍存在大枝多,条子多,树冠郁蔽,光照不良,有效的结果枝很少,仅在树冠外围结果,而且大小年结果严重。

从修剪上分析,多数果园幼树整形的基础还可以,但是幼树多留枝的方法一直坚持到盛果期。这说明修剪技术严重缺乏全面地、系统地知识,不能因基础条件不同、因树龄不同,及时解决好修剪问题。这也说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点滴的、偏面的、临时的修剪措施,当成永远不变的新技术,把敢剪的水平,误认为是自己会剪。

果树修剪还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7)结果枝组布局混乱而不健壮。结果枝组丰满、紧凑、健壮,大、中、小结果枝组布局合理,达到多而不乱,密而不挤的要求,这是苹果高产的基础。这就要求苹果进入四五年生以后的初果期,随之处理大枝解决光照,始终把培养、调整结果枝组作为修剪的重点。

进入盛果期在修剪上除了控制树冠上强、调整主枝前后势力均衡、调整改善局部光照以外,调整大、中、小结果枝组的合理布局,调整结果枝组的方向、角度,复壮和更新结果枝组等,应是盛果期修剪的主要任务。但是,老果区的果农朋友,多数只是经历了纺锤形刻、剥、拉技术。新果区的果农朋友,多数处于由初果期向盛果期转化阶段。因此,建议新老果区的果农朋友,今后应在结果枝组的培养、调整、复壮上下功夫。

总结

综上所述,苹果的整形修剪,目的是培养和维持丰产的树体结构。苹果高产的条件:一是培养好树形。即大枝摆布均匀,既不互相影响,又不浪费空间。

二是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即及时开张主、侧枝角度,适时处理临时性大枝,达到树冠内膛枝枝见光的目的。三是树冠上下、内外生长势力均衡、健壮。四是结果枝组丰满、紧凑、健壮。达到多而不乱,密而不挤的目的。

苹果树要年年修剪,修剪就是解决矛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修剪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这证明是会剪。如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不好,这只能证明是敢剪而不会剪。苹果修剪中的每一剪子、每一锯,均要起到一定作用。不起好的作用,即起到坏的作用。如果通过修剪的每一剪子、每一锯,均起到好作用,这证明是会剪。如果绝大多数起到坏作用,这证明只是敢剪而不会剪。各地老师现场讲修剪,果农朋友人人剪。常言道:一个人一个剪法,这不确切。实际是一个人一个水平。

人无生而知之,皆是学而知之。要在苹果修剪管理中成为高手,一是虚心学习、博采众长。二是大胆实践,善于不断观察、总结、提高。三是永不自满,谦虚谨慎,广泛交流,干到老学到老,这才是成功之道。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赶快来关注我们吧,精彩文章持续更新中!

一起转发分享,让更多人涨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