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是北魏都城、遼金陪都、明清重鎮,又是佛教聖地、多民族大融合的典範,同時也是晉蒙冀商貿集結流通地,因此具有其它城市無法相比的魅力,堪稱中國古建築的博物館。大同城市建築特點是:城牆高大墩實,望樓環列,護城河溝寬水深,廟宇高大宏偉,府衙威嚴,民居高低錯落有致,龍壁影壁比比皆是,樓閣挺拔,商鋪雲集,牌樓林立,且都做工精美,體現了文雅、豪爽、勇猛之氣,包羅了從北魏到唐、宋、明、清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關於大同城牆的由來,要上推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北魏,它的北段在今白馬城、安家小村一帶,留有遺存。我們現在修復的城牆,是徐達在舊址上增築的。據《大同縣志》記載:“明洪武五年,大將軍徐達因舊土城增築,周十三里,高四丈二,址砌以石,牆甃以磚。門四: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門各建樓,角樓,四望樓五十有四,窩鋪九十有六。”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清真大寺:坐落在大同市城內大西街九樓巷19號。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現存多為清代建築。寺院西向,建築古樸。門額用漢文雕鑿。佔地20餘畝,平面呈長方形。從寺門到禮拜寺形成一個下坡。佈局合理,結構嚴謹,潔淨肅穆。中軸線上有正門、十字穿心樓閣、石橋、禮拜殿。左右有配房、沐浴室等。主體由四組殿堂毗連而成,前為捲棚式抱廈,後為歇山頂和硬山頂兩組大殿,後一組則為捲棚頂和圓攢尖頂的混合結構。整個建築外形簷牙起伏,富於變化,既葆有中國古代木構建築風格,又具有阿拉伯的文化特點。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關帝廟: 俗稱大廟。位於大同城內鼓樓東街大廟角。疑為元代遺物。主要建築沿中軸線有山門、過殿、東西廊房、主殿、後殿。正門前大字牌匾上書"大義參天";門前有木構牌坊,左右豎旗杆一對,鐵獅分立兩旁。山門對面隔街有造型別致、鐫刻精美的元代戲臺一座。正殿前有環橋、泮池、雕欄柱頭,頗為壯觀,現存主殿面闊3間、進深3間,單簷歇山頂,上覆琉璃瓦。殿前置面闊3間、進深2間的抱廈,為清代增建。大殿沒有臺基,由平地立柱砌牆。殿內後端置內柱兩根,柱間各置雕刻精細的木質神龕。大殿翼角翹揚,斗拱施布,頗有獨到之處。清代增置的平棋藻井上繪製龍形圖案,神采飛揚,別具一格。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鼓樓:位於大同市區大南街中段。始建於明,清代重修。三層出簷,十字歇山頂,平面近似方形,面闊、進深各3間,東西長17.65米,南北寬14.55米,高約20米。二三層樓閣均為滿面門窗,周置迴廊,外設憑欄,登高可環視市貌。西北有木製樓梯,一層西南角建有樓道,底層十字穿心闢門,以通車馬行人。各層屋簷下均置斗拱,三層簷下為單翹三踩斗拱。1978年全部加固修繕,並彩繪一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琵琶老店是一個客棧,在清遠街路南的一座旅店,原名東勝店。只因門前懸一木匾上刻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琵琶老店”。因為一個與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美麗傳說使得這個客棧聲名鵲起。相傳漢代昭君出塞,路經平城,曾在此店小住,留下琵琶聲聲,故大同民間將琵琶老店與昭君聯繫在一起。後來唐懿宗顯通年間(860-873)大同軍節度使段文楚,將一塊由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親筆書寫的“琵琶老店”四字牌匾,懸掛在該店門上,從此琵琶老店遠近馳名,迎來八方客,生意達四海。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鳳臨閣原名”久盛樓”,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公元1521年,年號正德)巡邊,曾在久盛樓下榻,和鳳臨閣的女主人李鳳姐有一段真實的愛情故事,俗稱“游龍戲鳳”。而久盛樓的美食“百花稍麥”“金鳳臥雪”武宗皇帝品嚐後讚不絕口,親筆題名鳳臨閣,後來梅蘭芳主演過由此故事改編的京劇《游龍戲鳳》。二零零三年國產三十集電視劇《鳳臨閣》開拍。

庚子年八月三十日慈禧太后偕光緒西逃經大同,派太監李蓮英到鳳臨閣點菜,廚師精心製作了9籠“百花燒麥”,慈禧食後將自己專用的一套銀製餐具賞給廚師。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華嚴寺位於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華嚴寺殿宇嵯峨,氣勢雄偉壯觀,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前院有山門、唸佛堂、雲水堂。後院有客室、禪堂、僧舍。其建築、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範。

華嚴寺始建於遼,遼代佛教華嚴宗盛行,道宗亦曾親撰《華嚴經隨品贊》十卷,故云中(即雲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帶)特建華嚴禪寺。遼保大二年(1122年),寺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後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為雲中巨剎。明宣德、景泰年間大事重修,補塑佛像,勃然中興。明中葉以後分上下兩寺,各開山門,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復遭摧折,幾經修繕,成今日之規模。現上下二寺雖連成為一體,仍各以一主殿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寶殿為主,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高低錯落,井然有序。下寺以遼建薄伽教藏殿為中心,保存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及天宮樓閣。下寺磚雕二門以東,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門,別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東方,這與契丹族信鬼拜日、以東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習俗有關。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古城內——民族文化大融合棲息地

大同一座古城,你可以在逛完九龍壁和清真大寺後沿著古城的中軸線走到鼓樓看一看,看完鼓樓沿著正在修建的古巷到琵琶客棧看看,能聽到昭君姑娘的琴聲就更好了,客棧的對面是百年老店鳳臨閣銀子厚的可以進去吃頓午飯,出了這裡往前走就是華嚴寺。其實大同的古蹟都集中在城中心位置。地下看西安,地上你一定看看大同城。

文章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