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化為房貸,房市動盪不斷,多套房主命運如何把握?

傳統觀念對中國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即使是在21世紀,生活房市和思想觀念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當下,在涉及到血緣親情的情形下,我們身邊的大部分父母依然都是欠債型人格。生一個孩子,有時候就等於欠了一套房。

如今的房子價格大家心裡都有數,一套房的首付需要幾代人的錢包和努力,這話並不算很誇張,還算是比較切合實際的。而一代人的房剛有著落,下一代的人也得計入考量了,經濟能力有限,買房卻像是一件看不到盡頭的事。

存款化為房貸,房市動盪不斷,多套房主命運如何把握?

對於目前以前有房的人來說,擁有一套房並不會滿足,一套自住一套投資才是標配。買房的人,各種加高槓杆,只要最後有買家接手,他們就會賺到。即使現在針對房屋賣出的條款越來越多,但是對於普通購房投資者,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他們不是快進快出賺取差價的典型炒房客,更多是想將手中的資產投資房產,以此獲得最高的回報率。一年不讓賣出,五年不讓賣出,對他們來說意義並不大,因為即使買了馬上能賣,這類普通投資者的心理也是:不賣!還有升值的時候呢!至於持房成本,在大城市的好地段,即使是貸款買房,成本也不會太高,還可以以租緩解貸款壓力。對於這類多套房房主,他們最害怕的不是限制購買限制出售限制價格,而是無人買房,市場需求大大降低。

存款化為房貸,房市動盪不斷,多套房主命運如何把握?

持房者信心滿滿中卻依然保有憂慮,意願購房者的表現卻不算甚佳。當下人口老齡化,人口基數下降。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國2017年出生人口為1723萬人,比2016年有所下降。其實在2011年的時候,美國經濟研究局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調研,那就是生育率與房屋價格有關。其實也很好理解,房子價格上升了,那有房一族持有資本升值,生孩子沒壓力。無房之人自己沒房子,也沒為子女買房,所以生育這種事就推遲了。

存款化為房貸,房市動盪不斷,多套房主命運如何把握?

這裡,購房者的意願和資金能力是能切實影響到持房者手裡的資產的,當保障房共有產權房以及穩定的公租房能滿足無房者的居住需求,或者是暫時的住房壓力。那麼對於價格太過高昂的商品房的購買意願,很容易就被擱淺了。房屋價格的高低,說到底,還是需求和供應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