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留下传家宝,告诫不准贱卖,子孙3.5万元卖出,如今价值过亿


1913年冬的北京街头,鹅毛大雪纷纷落下,这一年的冬天显得相当肃杀、清冷。一年前,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大清江山寿终正寝,遗老遗少们痛哭流涕, 一片哀声。图为:宣统皇帝溥仪

一天傍晚,一个人影闪进了神武门外的古玩店“品古斋”里。店老板孙掌柜迅速扫了来人一眼,只见此人穿着黑衣、戴着一顶棉帽将面部遮掩了起来。图为:溥仪与满清遗老

“100块大洋,走好您嘞!”孙掌柜从抽屉里摸出100个光洋递给来人,来人将一个布包裹着的条状物递了进来后,拿着钱迅速消失在了黑夜之中。这样的情形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孙掌柜早已经习以为常。这些人从何而来?当然是从皇宫而来,他们都是宫里的太监。图为:老北京正阳门

太监盗卖故宫珍宝,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溥仪皇帝退位后,这种情形更加猖獗。对于这些赃物,孙掌柜来者不拒,一律以100大洋接收。孙掌柜将太监送来的东西打开一看,只见是一幅字画,于是随手放在了柜台上没再去理会。图为:故宫

“我出5000大洋,卖给我!”几天之后,时任盐务署长的朱文均来到古玩店发现了这张字画,于是以5000大洋将其买下。朱文均精通四书五经、金石音律,年轻时又游历过英、法等国,故宫博物院成立时,他曾被聘为专家鉴定故宫珍宝。图为:字画卷轴


朱文均学识渊博,识力深邃,一眼就看出了此物不简单。朱文均购得此物后,将其珍藏在家中赏玩并告诫子孙:“此乃稀罕之物,当为传家宝,不得贱卖。”1937年,朱文均病重,弥留之际他还不忘那幅字画,告诫后人要好生看管。图为:张伯驹夫妇

然而朱文均逝世后,朱家没有钱办丧事。实在无法之下,朱家后人才忍痛将字画卖出。拍卖由大藏书家傅增湘主持,最后“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以3.5万银元将其买下珍藏。图为:金条

“九百多年了!竟然还能见到!”当张伯驹将这幅字画打开,瞬间就被此卷吸引,不禁叫了出来。那么,这幅字画到底什么来头,为何朱文均和张伯驹对它如此珍爱呢?事情得从900多年前说起。图为:张伯驹

北宋天圣五年,北宋大书法家蔡襄完成了自己创作的11首诗稿,这11首诗稿被命名为《自书诗卷》。蔡襄死后,奸臣秦桧利用权势将《自书诗卷》收入囊中,并在诗卷上留下了自己的印章和题跋。秦桧死后,诗卷再次流落民间,被收藏家向水所得。图为:蔡襄

南宋宝祐二年, 南宋权臣贾似道以侍郎的职位为诱饵,对向家后人威逼利诱,将这幅《自书诗卷》搜刮到自己家中。贾似道死后,诗卷再次流到民间。元朝时,收藏家张天雨、张枢、陈朴、吴勤等人辗转收藏此卷。元朝灭亡后,此卷又流传到了明代收藏家管竹间手中。图为:蔡襄真迹


明朝灭亡后,此卷又被收藏家梁清标所得,最后又流入宫廷,成为乾隆皇帝、嘉庆皇帝等人的私藏。清末民初,宣统皇帝退位,宫内太监宫女也趁机纷纷盗取府库之中的珍藏。1913年,这幅《自书诗卷》被一太监盗卖到“品古斋”,于是才有了朱文均、张伯驹收藏此卷的经历。图为:贾似道

1941年,张伯驹被人绑架,绑匪勒索其将稀世国宝《平复帖》、《自书诗卷》等拿出来交换。张伯驹誓死护宝,坚决不从。最后,张伯驹的朋友帮忙弄来20根金条将张伯驹救出。 为报答救命之恩,张伯驹将蔡襄《自书诗卷》相赠,但友人觉得此物过于贵重,并未接受。图为:《自书诗卷》

1956年,张伯驹将蔡襄《自书诗卷》、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李白《上阳台帖》等稀世国宝118件全数捐给国家。流传了将近千年的蔡襄《自书诗卷》从此落户故宫博物院,结束了其颠沛流离的历史。图为:《自书诗卷》


蔡襄与苏东坡齐名,按照当今的市场价格,这幅字画不会低于1个亿。从艺术价值和张伯驹的爱国情怀上讲,则是无价之宝。如今,此卷存放在故宫博物馆,每天迎接着成千上万人的观赏。图为:故宫博物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