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 炸串丨一个家长深恶痛绝,但孩子疯狂喜爱的美食

每次回家,在路边看到炸串都会买上两根。

老妈看到总是深恶痛觉,在她眼中所谓的炸串,不过是地沟油,混合着掺水酱料组成的垃圾食品。可家里干净的食用油加上不掺水的酱料,却怎么也调不出炸串的味道。

更调不出老板的味道



老板来去总是骑着一辆三轮车,所有家伙什都在车上。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的光景,老板骑着车,停到老众中的丁字路口。支起小摊,放下两个细条板凳,打开玻璃柜放上当季的菜蔬,整理好塑料袋和不锈钢盘子,抽出纸巾的纸头。一切妥当后,开锅热油,坐等开炸。 不一会儿,特制的酱料香味被热油的高温逼出,吸引来往的人流。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回头客, 比如我。

每次七点多,暮光刚消时,踏着月色四处寻觅吃食。

找不到吃的时候,便会逛荡到老板的炸串摊子。老版的热锅和串子摊前,永远都有三两个人。坐在凳子上慢悠悠的排队,到自己时,念叨着打好的腹稿“两串拉丝、两个臭干、两个花菜、两个金针菇、一个小瓜、一份锅巴”……偶尔会加个肉片。看着老板在自己的语言下,准确的抓出东西,熟练的裹好面后,放到油锅里。

泗阳 炸串丨一个家长深恶痛绝,但孩子疯狂喜爱的美食

学校不在了,老板的摊子也没了

油温故意调的不高,足够老板忙完上一份的抹酱、打包工作。送走上一个客人时,我们的东西也炸的七七八八,捞出来沥干油,放到大盘子里用酱料刷满周身,撒上芝麻和香菜。打包就装袋带走,不打包就放盘子坐凳子上开吃。我们每次都是拎着走到小破屋,混着粉丝吃。但锅巴要直接吃,因为泡软了口感会差了很多。从老板摊子到小破屋粉丝的距离,足够我吃完锅巴,再把嘴巴抹干净。

炸串的酱料很奇特,酱油、面、水、各种调料混合,配料一样,偏偏每家的味道都不同。这也挺好,因为同样的东西,味道会天差地别。老妈总是抨击这类地摊货,说着食材不干净,番茄酱兑水之类的话。可家里没兑水的番茄酱,新鲜的食材却永远也做不出那种味道。

高中时下了晚自习,排队去买炸串,为了防止酱料滴在身上,捂着胸口的学生证低伸着头吃炸串。吃完后立马骑车回家,每次迟了半小时到家,都会被家人怀疑是吃垃圾食品。一晃多年,偶尔回到家,也还是会拖鞋裤衩,晃荡着腿坐在凳子上,吃着炸串,看着往来的车流。

偶尔有学生骑车而过,自己都会看上半天。感慨时间过得飞快~

泗阳 炸串丨一个家长深恶痛绝,但孩子疯狂喜爱的美食

回家的学生



写了两篇吃货文章,被评论说,貌似更适合美食专栏作者。

是吃货,但也玩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