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V20上的第三根WLAN天线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缘起 – 从你把手机横过来玩谈起

四年前, 华为在Mate 7实现了竖屏手握下, 将蜂窝LTE发射天线切换至上天线使用, 解决了头痛的『死亡之握』问题。

近年来, 随著手机屏幕加大, 对战游戏和直播等应用也越来越火爆, 使用者将手机横屏使用的比率也越来越高, 华为工程师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对手握姿势重新做了一次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50%的用户每天横屏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30分钟, 10%的重度用户甚至超过了120分钟, 这其中又以手游和视频应用为主。

横屏手握, 这种新型态的操作手机模式, 又把天线工程师们以为已解决的『死亡之握』问题带了回来!

天线位置该放哪?手机有空间吗?

手机传统设计会将WLAN天线放置在手机顶端, 这样的设置在多数竖屏使用场景下得到了很好的性能体验, 但现在横屏手握的问题来了, 我们该怎么摆放天线呢?为了替荣耀 V20设计出最佳天线摆放位置, 华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找来了百位用户, 各种年龄, 不同性别, 手的大小也相异的用户, 做了超过千次手机握持的测试, 最终得到了下面的握姿热力图。

横屏手握 (颜色区域表示手握持到的区域)

荣耀V20上的第三根WLAN天线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竖屏手握

荣耀V20上的第三根WLAN天线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这握持热力图呈现了竖屏下, 上面区域仍然是最佳天线摆放位置, 但横屏下, 需要将天线摆放到侧边区域。华为天线工程师根据这样的分析结果, 创造了全新的『V』型天线型态, 在荣耀V20 全面屏, 超大电池这么紧凑的手机空间下, 找到一个完美的位置摆放上『第三根』WLAN天线, 专为横屏手持姿势设计的侧边天线。这样的『V』型天线设计, 三根天线的辐射方向各不相同,形成全方向性的互补, 彻底告别死亡之握。

荣耀V20上的第三根WLAN天线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WLAN三天线切换算法, 根据场景智能选择最佳天线

过去, LTE网络的TAS技术可以帮助手机判断用户的握持方式,实时进行天线切换调整,例如通过测量发现天线1信号变差了, 就切换到天线2上面去,确保手机任何时刻都能信号质量最好的天线上进行数据传送。在将这套天线切换算法实现在WLAN时, 华为天线算法工程师遇到了新的挑战, 因为通信技术的不同, 在WLAN这种非授权频段上的信号量测时间较长, 导致在天线2的信号探测上花费了太长的时间, 尤其在WLAN AP只发送少量beacon帧的时候, 长时探测带来了体验下降的风险。

在这次为荣耀 V20全新设计的WLAN三天线切换算法上, 我们结合了应用场景, 在用户需要的横屏应用(对战游戏, 游戏直播视频) 下我们启动WLAN三天线切换算法, 在极短时间内依据有效数据包的量测来选择最佳天线。此外, 我们也结合游戏卡顿检测, 在您体验到游戏卡顿前就将天线选好, 还会时时侦测信号的改变, 一旦发现您握姿改变, 就立马更换天线, 您玩游戏或看直播时, WLAN三天线时时给您最好的天线, 保证了最佳用户体验。

总结

用户使用手机的行为不停在改变, 唯有细致的用户行为调研, 不受空间限制的天线创造力, 加上最牛的天线切换软件算法, 我们才能安心的将荣耀V20交由玩家畅玩手游世界。手机不停的演进, 这次解决了死亡之握, 但仍会有新的挑战等待著我们, 我们也有信心用创造力和技术实力去面对这些新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