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递国旗与扔国旗事件:是谁将体育精神与爱国主义对立起来?


近日,针对苏州马拉松比赛的国旗事件,网上有许多关于“冠军重要”还是“国旗重要”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有一个突出特点:网民回归理性的速度较快。2015年9月,刘翔在世锦赛夺得110米栏冠军时,也发生了“扔国旗”插曲,结果网民对刘翔一阵炮轰,有网友质问刘翔:你虽然为国家争了光,但你连国旗都不尊重,怎么配做中国人?

相比上次事件,这次舆情反转速度快,关注话题也从“扔国旗”转移到“递国旗”。舆论焦点转移,充分表明:公众摆脱了简单化思维方式,在避免将爱国主义庸俗化的同时,将体育精神、赛事运营专业化等议题激发出来并深入讨论。这种舆情的发展路向,是极其正面的。

有网民提出一个看似十分尖锐的问题:冠军重要,还是国旗重要?

其实,

这种问题本来就是一个“陷阱”回答者无论怎么说,都跳不出对立性思维方式。特别是将不爱国这个大帽子一扣,仿佛任何道理都不用讲了——这种思维模式,在网络空间中很有市场。只要扣上不爱国的帽子,就没有任何争辩的理由和机会。殊不知,作为一个公民,爱国主义是无条件的,但是爱国主义的表达,是有条件的。失去具体情境和条件,爱国主义就会变得空洞无物!

重要与否,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一定要区分具体情境。不能不分情境地说国旗重要或是冠军重要——如果非要给个答案,那就是:站在领奖台上的中国运动员披着国旗、唱着国歌最重要!

本次事件的焦点是:递国旗不应该发生在比赛中,这会干扰比赛。试想,苏炳添在百米决赛,刚起跑,递面国旗是否合适?类似问题还存在网球场。加油没有错,但是打关键球的时候,加油声会干扰比赛。。。。

因此,不能把焦点放在运动员身上,她在比赛,她是受害者。从因果关系来看,应该追责此次事件的策划者。赛事运营方回应事件时提到:让选手披着国旗是赛事设计的情节。这个解释,遭到了更多网友的质疑!

又不是拍戏!

难道还要将比赛过程也要当成电影来组织和拍摄么?选手不是演员,赛道亦不是剧场。这是体育比赛,就应该有体育比赛的样子。披着国旗表达爱国,应该是比赛结束之后的事情。把发生了两种情境中的剧本,强行放在一个镜头里拍,还有比这更差的赛事运营模式么?

体育精神和爱国主义,本来是统一的。之所以有人将二者对立起来,究其根本,罪魁祸首是低水平的赛事运营思维。运营方试图导演一个爱国主义剧本,结果因为没有找准时机,把戏给演砸了!

这种低水平的赛事运营思维,可以休矣!

爱国主义,一定要在合适的情境下合理表达。脱离合理情境,就容易变成拙劣的、教条的表演。

脱离了体育本身,缺乏专业化、职业化体育精神作为保障,体育中的爱国主义,就不能得到合理的表达。这对运动员来说,是极大地伤害。对那位递国旗的志愿者来说,不也是一场拙劣的表演么?

反思递国旗与扔国旗事件:是谁将体育精神与爱国主义对立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