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尼号星球传说及启示

作者万凯

2017年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Cassini)在经过20年的太空之旅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一头撞向土星,在土星大气中燃烧殆尽,化为一颗流星。我认为卡西尼号留给人类最重大的一个启示就是:凡是卡西尼可以到达的地方,其他机器人都可以到达?机器人的足迹可以遍布整个太阳系吗?如果这是真的,那未来的太阳系必将会是机器人的世界。而机器人的这些足迹本质上就是人类的足迹,这意味着人类的足迹一定会遍布整个太阳系的每个角落。



卡西尼号星球传说及启示

话题还要从机器人说起,为了分析人类制造机器人的这个行为究竟是在做什么,我写了一个《机器人三三启示》这个启示由9个小的思考判断组成,带有很强的科幻色彩但同时具有严肃的战略意义和敏锐的超前性。(第一个三启示)人类文明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1.人类制造机器人2.机器人制造机器人3.机器人制造人类。按照这三点,目前人类处于初级原始的(人类制造机器人)第一个阶段。人类科学家目前还在苦苦探索学习制造机器人的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那么请问:人类制造机器人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究竟在做什么?我认为:人类制造机器人实际就是在制造我们人类自己。可是当人类制造出非常完美非常聪明的机器人后,接下来又会怎样呢?

机器人会怀孕吗?肯定不会!但是一台机器人制造另一台机器人是完全可行的!这就像人类怀孕后生下宝宝一样,这才是关键一环,这才是人类制造机器人这个行为的本质。我相信我的判断,未来20-50年左右,机器人发展就会最终成熟定型后将不再停留在初级原始的第一阶段,转向机器人发展的第二阶段既:(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这个阶段。在第二阶段,机器人具有极高的智能,自我学习 、自我修理、自我判断 ,可以完成寻找地球资源,挖矿生产然后组装机器人的能力。我敢肯定在地球上一定可以成功实现这个想法,这是迟早的事。 但在太空,在其他星球上能否复制这一成功则很难说,比如月球上没有铁矿,如何利用月球资源在月球上制造机器人呢?这是一个问题。

卡西尼号星球传说及启示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机器人制造人类,从理论上讲人类可以制造机器人,反过来机器人就一定可以制造人类。人类的基因解码已经快要完成了,如果把人类的基因编码以数字的方式刻录在硬盘之中,然后放入一个机器人的身体里,当这个机器人达到另一个星球的时候,就可以解读这些基因编码。利用当地星球的资源(比如火星上的细菌或其它星球的生命体)来制造人类基因,从而制造出人类。从生物学上讲机器人不属于人类,但从意义上讲当一个机器人携带有人类基因编码的硬盘时(或者冷冻人体干细胞),这个机器人已经和人类没有什么区别了。人类是用活体来保存自己的基因 ,而机器人是用数字信息或冷冻技术来保存。

第二个三启示:1.实现人类的价值观和意志是决定机器人生死及一切行动的准则2.未来太空机器人将会逐渐取代人类宇航员3.可能会穿越柯伊伯带。目前,人类宇航员仍然是太空探索的主力军。但随着机器人的发展,未来太空探索将逐渐实现无人化和智能化。毕竟机器人在太空中有太多的优势,不需要解决吃喝拉撒的问题,这是一个大优势一个大趋势。

卡西尼号星球传说及启示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穿越柯伊伯带?答:这是肯定的。不过地球距离太阳系边缘太远了。从地球上发射火箭去探索穿越柯伊伯带的路线太远了,耗费的时间过于漫长。所以产生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不在距离柯伊伯近一点的地方发射火箭呢?比如土星,木星,这样不就可以大大缩短时间。这个想法好是好,可是目前只有机器人能够到达这些地方,所以应该首先找到适合机器人生存的外星球,再让机器人在这个星球上制造火箭,再发射火箭穿越柯伊伯带。而茫茫宇宙中找到这个地方可不容易,虽然人类成功在月球上登陆(甚至在月球上建造火箭),可是月球还是离柯伊伯带太远了。

在以往的希望中,人们都希望自己亲自踏上外星球,但众所周知,宇宙非常寒冷,如果连机器人都无法生存的地方人类更是想都别想这是常识。卡西尼号是死在了土星之上,卡西尼专门释放出的一个小型机器人惠更斯号也是"死"在了土卫六上。所以呢,人类还是乖乖"困"在地球上吧。把除了地球以外的整个太阳系交给机器人去探索。这些机器人其实就是人类价值观和意志的直接体现。

卡西尼号星球传说及启示

第三个三启示:1.地球只有一个,核平衡任然是保证和平的重要手段 2.随着太空机器人的发展未来有可能会在外星球爆发核大战,但前提是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技术得非常先进成熟 才行,我估计这至少是200年以后的事情3.如果成功穿越了柯伊伯带,接下来的太空探索应该做什么呢?我想还是给读者留一点想象空间吧,我就写到这里吧,关于穿越柯伊伯带,也许制造一台核动力飞船或者制造一个人造太阳才可以穿越柯伊伯带,这些都交给后代去解决吧。 总之:假以时日,太阳系边缘离人类不远了。让机器人去制造机器人吧,人类适合待在地球,就好好待在地球,珍惜地球,善待地球,善待我们自己。

卡西尼号星球传说及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