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不是一篇写奇门遁甲术的文章?

前排高亮:因为我不是专业学历史的也不是学文学的所有专业知识都是网上搜罗的,纯属于个人娱乐,切勿当真

先说说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术,就是由“奇”、“门”、“遁甲”三部分组成。“奇”即是乙、丙、丁;“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是隐藏的意思,六甲遁甲六仪即“戊、己、庚、辛、壬、癸,“遁甲”就是九遁,九遁包括:天遁,地遁。人遁,风遁,云遁,龙遁,虎遁,神遁,鬼遁。(百度上的)

看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有点猜想,我猜是不是桃花源地区一直不被发现的原因可能是早些年有位高人在外面通过奇门遁甲术隐藏了入口,普通人是找不到入口的。那个武陵渔夫非常巧合闯入了生门,成了第一个进入这个地区的外来人。但是因为他只是意外进入并没有真正破解这个法术,所以第二次带太守一起去找的时候就迷路了。至于最后那个南阳刘子骥未果,寻病终,该不会是误入了伤门或者死门了吧……

———————————————————

说说刘子骥

这个刘子骥确有其人,还是陶渊明的远房亲戚,两人志同道合,总一起出去郊游。陶渊明在文章也写了很多刘子骥出游的神奇经历,都记录在了陶渊明的作品集《搜神后记》中。桃花源记这个故事就是出自于《搜神后记》中的第一卷,在桃花源记之后还有一个故事也写了刘子骥一个探险的故事,和桃花源记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翻译网上找的: 南阳郡有一个人叫刘驎之,字子骥,喜欢游山玩水。他曾经有一次到衡山去采药,深入山中却忘记了返回的路。他在一个山谷中看见一条溪流,溪流南岸有二座用石头修筑的圆形粮仓,一座门关着、一座门开着。溪流水又深河面又宽,无法渡过去。他想要回去,却迷了路,好在遇到一个为做弓箭来砍伐树木的人,问明路径,才得以回到家。听有的人说,圆形粮仓中所储藏的都是神仙配制的灵丹妙药以及各种其他东西,刘驎之就想重新去寻找,但却再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

那刘子骥这个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原文说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在这里我有个疑问,刘子骥这场病到底是在计划前往之前就已患病呢,还是计划之后突发的呢?如果是在计划出行之前就已患病,看到最后的结局基本可以认定是一场重疾,那么在如此性命攸关的时刻,刘子骥为何还要赌上性命来一场未知的旅行呢?这里不得不怀疑刘子骥对于桃花源的执着到底是有多强烈,为何会强烈到在重病缠身之时仍然计划出行的地步啊。

———————————————————

说说太守

我在看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时候,在这里面发现了几个人物主体很有意思,分别是武陵渔夫,武陵郡太守,南阳刘子骥。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人物,就是本文的叙述者——陶渊明先生。

陶渊明365年~427年,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祖父陶侃是开国功臣,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都当过太守。关于陶渊明的父亲,其实我能找到的资料能找到的并不多,有说是叫陶逸,也有说叫陶敏,有种说法是他曾出任过姿城太守,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反对这种说法,所以目前能确定的就是陶渊明的父亲应该是曾经当过一阵子官,很有可能就是太守的职位,后来选择退隐山林。太守这个官呢,在东晋时期是五品官员,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第一句就提到了本文的时间点是东晋太元年间。我查到的资料是太元是东晋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376~397年,共计21年。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段来看的话,陶公这时候应该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那陶公的父亲则应该是正值中壮年,正是担任官职的好年龄,我是不是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这个太守有没有可能就是陶公本人的父亲呢?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正常来说,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是不是会觉得这个武陵人找到这个世外桃源的消息告诉太守之后,会在江湖朝野大肆传播,能人异士纷纷前往,但是在这篇文章里仅仅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郡太守,另一个就是刘子骥,并没有任何笔墨描写到大家纷纷前往的痕迹。不觉得有一点奇怪吗?到底是陶公省了笔墨没有写多余的人,还是仅仅只有这两个人知道此消息了呢?如果真的只有这两个人才知道,那为什么是这俩个人呢?

如果郡太守就是陶公的父亲,那就有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了。我有个大胆的猜想,大概在东晋太元年间,一个武陵渔夫巧合巧合闯入了桃花源内,返回的时候刻下标记,决定将此事反映给给太守邀功领赏。此时担任太守的陶父可能是出于好奇,也可能是出于对世外桃源的幻想,暗中派人多次前往当地搜寻都无所获。此消息并没有外传,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桃花源实地,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作为太守儿子的陶公,对于这件事情可能是很感兴趣的,也许是当成故事也许是认真对待,天性爱好田园自然,想隐蔽于世的陶公,在内心中对于桃花源可能是有一种执着的向往。所以本文中另一位探险者刘子骥,作为陶公的亲戚和至交好友,两个人都是田园爱好者,陶公很有可能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过。也许是刘子骥自己,也可能是两人结伴而行,多次寻找未果,刘子骥抱憾而终。陶公将其此事写在《搜神后传》第一卷当中,既是怀念,也是记录,真亦假时假亦真,让刘子骥和桃花源在文字世界里共存。

———————————————————

说说文中的老百姓

贴一段原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从文中当地人自述来看,最早来此的是先秦时期躲避战乱的百姓,与世隔绝,并不知道汉朝和魏晋南北朝。乍一看,好像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不谙世事的普通故事,但是我觉的有几个比较有趣的地方值得一提。

第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自相矛盾。当地居民自称先秦时期来此避难,“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然而,大家对比一下对当地人的描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句话我看大部分的都翻译为“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一个避世接近一千年的小村子,如果完全与世隔绝,怎么可能穿戴与外界完全一样呢??如果他们祖先是秦朝之人,不受外界影响,那服饰用品也必然延续了先秦时期的风格特征。秦朝到魏晋南北朝的服饰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具体变化感兴趣的可以研究研究,我对于研究历史服饰的变化不是很有研究就不细说了。

在这里还有一个隐藏的矛盾点就是从先秦时期到东晋隔了这么久,先秦遗留的村民是怎么与东晋渔夫交流的呢?在秦汉魏晋时期,因为没有外族侵犯,可能汉语言变化并不大。这个问题倒是可以理解,所以就忽略不计

第二个有趣的地方就是“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句话翻译是“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经历了接近一千年的封闭村庄,突然接触到外面的风云变幻,感叹万千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比较在意的后面那个“惋”字,这些生活富足,不被外界打扰的村民在惋惜什么呢?难道是惋惜外面世界的混乱百姓的痛苦吗?陶公所在的时期的确是战乱居多,东晋太元八年就打了一场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但是作为一些连汉朝魏晋时期都没有听过的村民,会对这些陌生时代的百姓产生惋惜之情吗?还是在惋惜先秦时代的消亡呢?秦代开始避隐的他们,可能还以为秦朝会延续至今,以为有机会会重回外界,然而接近一千年过去了,外面仍是战火纷飞,重回现实的意义也不大了。

有些朋友在看到这几个矛盾点时,就会怀疑陶公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是不是写差了啊?否则怎么会出现如此明显的误差呢?我认为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些老百姓说的是假话!大家来想一想这些话都是谁告诉渔夫的?这些都是老百姓自己所言。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能证明他们说自己是秦代先民是真话吗?我们看看原文,最能作为客观证据的服饰和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的;最能证明历史发展的语言也是没有区别的,那么仅剩下的证据就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这里与世隔绝,说不知道外面过了几个朝代,所以说原文中来看是没有任何客观证据能证明这些人的话的。这就好比现在一个人站在你面前,穿的和你一样的现代衣服,说的和你一样的普通话,他自称是秦代先民,你会怎么想?很明显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人在说谎,还有可能精神不好。那为什么很多人在读后并没有对于桃花源百姓这样的话产生质疑呢,我认为可能是由于作者在开篇对桃花源地区的神秘诡丽进行了非常成功的渲染。部分读者在读完开头就已经完成了心里铺垫,并且在这种心理预设下进行后续的阅读,默认桃花源是一个真正的仙境。文章整体顺序是以第三人称来描写整个事件,借渔人的眼睛来观察桃花源里的世界,在开篇用大量笔墨来渲染渔人此行的奇特,桃花源地区的别具一格,为桃花源增添神秘色彩,这样一来势必会在读者心理留下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而且渔人是通过一种非常巧合的方式找到的桃花源,所经历的事情也是常人没有体会过的,再加上之前开篇所造成的心理预设,很自然的读者就会对百姓所言的秦代先民论深信不疑了

如果按照老百姓说的都是假话这个思路,至少几个矛盾点可以得到了解释,不过他们为什么要说谎呢?我觉得很大一个可能就是躲避战乱。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黑暗时期,这个时期战火频发,时局动荡不安,老百姓苦不堪言。有没有可能就有这样一批东晋末年的老百姓为了逃脱兵役和繁刑重赋而躲避起来,但是又害怕一旦这种行为被朝廷发现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就编出了一套先秦移民论来欺骗渔人呢。这样一来,只要有人误闯进来就先给他来一顿洗脑,让他对这套秦代先民论深信不疑,虽然不能保证他出去会不告密,但是至少会降低告密的可能性吧。

———————————————————

说个脑洞

其实我在初中当年学这篇文章的,我看到秦朝先民,就有个特别大的脑洞,纯脑洞啊,没有任何依据,自娱自乐的。那就是先秦时期的秦始皇求长身不老药事件!当然这就是个很荒谬的科幻小说剧情哈哈,能写出科幻小说的大触可以把这个想法拿去写写我觉得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几千年前的秦朝末年,秦朝战火纷飞,百姓颠沛流离,秦始皇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长生不老药。徐福这个人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十四篇传世,世称王禅老祖,想必徐福也是一个精通法术之高人。也许徐福真的找到了不老药,也许没找到,但是他了解秦始皇残暴的性格,看到了这个国家分崩离析和狼烟四起的未来,他选择带着这三千童男女在一处仙境隐居下来,保留了先秦时期的血脉。善于法术的他利用奇门遁甲术隐藏了该仙境的入口,几百年来从未有人发现进入过。几百年后机缘巧合,一个东晋的渔民闯入桃花源,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在送走他后,这些村民察觉到此次事件可能带来了的祸患,立刻采取了措施。可能是重新用法术调整了入口,永远将秘密隐藏在传说之中。

补充:

虽然是纯脑洞吧,我还是想说说这个脑洞的来源哈哈。在最开始提到的观点里,我有个问题一直在思考,如果真的是奇门遁甲术隐藏的桃花源,那么这个精通奇门遁甲术的人是谁呢?这必定是一个法术高人。而秦朝,法术,避世,群居百姓,海洋几个词放在一起,我就很自然的想到了一个秦朝的神奇人物——徐福。

我在网上找到的资料说徐福的故里据考证在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乡徐阜村。他从小是在海边长大,还是鬼谷子先生的徒弟,精通方术,航海医术高超,是一位能人异士。秦朝末年,徐福上书给秦始皇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第一次航海外出失败了,徐福回来告诉秦始皇海中有一条巨大鲛鱼十分厉害,船只难以靠近仙山取药,须派善射者同去,射杀鲛鱼,才能上岸求药。随后,秦始皇又再次命徐福出海,这次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带"五谷子种",乘船出海,一去不复返。

其实脑洞开的大一点看,第一次那个大鲛鱼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徐福用来糊弄秦始皇的。作为一个熟知海情,颇为神机妙算的高人难道还会被一只大鱼难倒吗?我个人认为更像是是一次探路行为,为下一次正式出海寻找隐居地做个准备。在第一次航海中,徐福很可能已经找到一个合适的隐居地点,或者是创造出一个隐居地点,但是苦于人力物力资源不足,所以决定再次返航做好万全准备。第二次带走的东西大家可以一起分析一下:有三千童男女,这是大秦血脉的源泉;有能工巧匠武士射手,这是组建国家的军事基础和基本社会构成;有种子淡水,这是未来粮食种植的关键;有器具劳动工具,这是对人类文明社会的传承。而徐福的结局,根据《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中给出的解释说:“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也就是说途中徐福觅得一片辽阔的原野和湖泽,便留居那里自立为王不再回朝了。所以我认为,徐福第二次出海在万全的准备工作后,是铁了心的要在某个世外桃源之地,创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永远不再返航了。

那这段脑洞是如何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这段经历连接起来的呢。除了奇门遁甲术,秦代先民之外,就是海。有个很有意思的小问题,不知道大家想过没,就是为什么经历了几百年第一个找到桃花源仙境的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民?不是什么高官显贵,也不是什么其他职业者?我认为和渔民这个工作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徐福,作为一个海边长大的航海家,他选择建立世外桃源的地方必定离不开水。而大部分古代普通人,是没有那么高的科技去大海里航行,或者探秘的。只有渔夫,这个职业,是必须要和江河湖海打交道的。看似偶然也是必然的联系下,这个渔夫在出海的时候,跟随一条神秘的小溪,走了不知道多久多远,才来到了这个仙境。

对于脑洞我有一个新的补充点就是,有些朋友曾提到过在桃花源这种封闭地区经历几百年的生命繁衍,是如何避免近亲繁殖的呢?从原文中看是没有迹象表明当地存在较多残疾缺陷身体疾病这种现象的,至少看起来都是一群勤劳善良正常的普通百姓。假设在没有自然灾害洪水猛兽的外界侵扰下,人类在一个封闭地区想要生息繁衍下去,最少需要多少人口呢?这个问题我没有找到具体的答案,只找到了一些没有依据的传言,有的人认为人类是经过冰河时代只剩下一万人左右繁衍而来的;也有人说,一个哺乳动物物种在不发生退化的情况下繁衍,最低限度是4000个,低于这个数字就会导致数代之后的后代遗传多样性减少,种群退化。因为我也不是学生物的,对于这个问题实在是讲不出什么,姑且就认为是至少几百到几千秦朝先民移居到此。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还是很残暴的,同时也是非常精明神武有作为的一位统治者。在如此精明残暴的统治者眼皮底下,此等数量庞大的百姓是如何暗中选好隐居地,如何到达,又是如何躲开追兵,顺利进入桃花源并且隐藏踪迹的呢?我认为单纯依靠老百姓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怎么样才能正大光明的将数量庞大的人员运到隐居地去呢?开个脑洞的话,我觉得正是徐福假借求长生不老药之名,名正言顺的将这几千人带走,让他们作为未来桃花源的祖先,让大秦血脉在与世隔绝的桃花仙境中永远传承下去。

———————————————————

说说武陵渔人

武陵渔人在本文中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又重要的线索人物。我个人认为在东晋元年时期呢,可能真的有这样一个武陵渔夫。因为一切神话故事鬼神怪力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升级改造。作为桃花源这个事件的源头叙述者,他对于这个事件的真假其实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个人认为,与其说要讨论陶公这篇文章到底是虚幻文学还是现实记录,我觉得不如说决定权是放在武陵渔夫这个身上。

我按照我的思路来缕一下这个事件的顺序:

渔夫(源头)➡️➡️太守(寻未果)➡️➡️➡️陶公(记录者)➡️➡️刘子骥(寻病终)

也就是说这个事件的真假根本不在于后面的传播者和记录者,而在于这开始这个武陵渔人。如果他说的是真话,那么前面我所讨论过的东西就是基于他说真话的基础之上所产生的推论,奇门遁甲术是其中一个可能性。

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也很好理解:一个贫苦的渔夫,喝多了看到了幻觉,添油加醋虚构出整个事件,想向太守邀功领赏赚点外快是不是也有可能呢?这个武陵渔夫,把这个谎话添油加醋献给了太守,而太守还正是一个爱好世外桃源的人,简直是正中下怀,在这种真真假假中,太守很可能就把寻找桃花源当作是一种心灵寄托,真假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说,我认为,不论你说陶公这篇桃花源记是虚构文学还是现实记录,根本上来说这真的并不矛盾。因为本质上来讲,陶公只是作为一个整个事件的记录者在叙述,这篇文章的确是真的,但是至于桃花源是真是假,可能连陶公自己都在寻找结果。

———————————————————

说说桃花源里百姓的生活状态

所有学过这篇课文的人,应该都听过老师讲过这篇文章是陶渊明在通过虚构出桃花源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由平等田园生活的向往。所以桃花源、世外桃源一词,就成了很多人对于描绘幻想仙境的代名词。同理,在国外文学中,也有一个这样的代名词,那就是乌托邦。

乌托邦这个地区的确是虚构的,但是由于桃花源和乌托邦的相似性,所以很多人很自然的联系想到桃花源的真实性。我肯定没有十足的理由说桃花源记是真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桃花源记,我认为作者对于桃花源百姓的生活描述还是很真实的,并不是完全架空虚构,也没有完全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我打算从几个方面来探索一下桃花源百姓的生活状态:

1.着装: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从文中来看,桃花源的老百姓并没有统一服装,而是和外面世界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区别。这点来看,服装方面是很自由的

2. 劳作: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年轻男女在田间劳作种地,老人们小孩们在愉快的玩耍,我认为这体现出当地的物资还是很富足的,至少并没有出现需要老年工和童工的现象。

3.财产: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每家每户都把渔夫邀请到自己家里,请他喝酒吃鸡。这里说明桃花源肯定不是乌托邦式的公有制财产,更没有公共餐厅。每家每户都是和外面一样拥有私有财产。

4.选官:我觉得很神奇的是,这么大的一个村落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好像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者。至少在文章中,没有提到村长之类的角色来对渔夫进行调查。唯一一个让人怀疑可能是话事人的,我认为就是在渔夫临走前对他说话的那个人。原文说,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总不能是大家异口同声一起说的吧,总要有一个稍微地位高一些的话事人站出来说这句话。这句话看似是谦词,我觉得更像是警告。这个人不但很了解人性,更了解如果外界知道桃花源存在可能带来的祸患。

———————————————————

说说为什么是桃花

(还是要提前说一下,对于道家法术和植物学的东西我都是一知半解,专业知识都来自于网络!如果有大佬看到就是献丑了!各位看客图一乐,切勿当真)

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桃花源这个地区为什么叫作桃花源?

可能会有几种回答:

第一个,因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叫《桃花源记》啊!所以这个地区就叫桃花源,后世也就将此词称为仙境的代名词

第二个,因为种满了桃花啊!文中描写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为最标志性的植物,把它作为这地区的名字也未尝不可

我觉的这些回答都没问题,毕竟原文中陶公用极其优雅浪漫的笔墨勾勒出一副桃花漫天飞舞的美景,的确是让人记忆深刻。但是,随之而来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非得是桃花呢?而不是菊花,柳树之类的?

世人都知,陶渊明先生最爱菊花。从网上找到的资料来看,陶渊明先生的现存诗歌大概有125首,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在这些诗歌中,描写菊花诗我目前找到的有六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陶公对菊花植物的热爱,为什么不写成菊花林呢?其实我个人觉得是有一个很简单又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菊花这种植物太矮了哈哈!我查了一下,有个网友说菊花这种植物如果春天发出的枝不进行扦插,任由它生长,最高也就能长到1米2左右。桃花树我也查了一下,桃树为落叶小乔木,平均高度为4——8m。我也查到秦汉时期男子的平均身高在178–—182厘米。那我们就假设这个渔夫汉子是个一米八的汉子,他坐着的时候高度应该是在一米左右,再加上船体本身的高度最起码也得半米左右,那总体高度大概就是一米五以上了吧。这种高度下视角看一片不足一米的菊花丛,岂不是一马平川的效果?那最开始渔人在树立里迷路的情节就不可能成立了,更不会产生后面太守多次寻找未果,刘子骥寻病终的结局了。


桃花源记是不是一篇写奇门遁甲术的文章?


换成菊花大概就是这种效果,画的很丑哈哈

然后再来说说柳树。陶渊明先生写柳树的,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自传文《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公自称为五柳先生,想必也是看中了柳树所代表的清淡,典雅,朴素的形象。但是在我们老祖宗传统思想里,柳树还有一个属性,就是——招鬼。柳树属阴,是中国古代民间几大鬼树之一。在古代民间有一句俗语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桑即桑树、柳即柳树,而鬼拍手指的是杨树,除此之外还有槐树、楝树,被民间认为是五种招鬼的树。我在网上还找到一段资料说,杨树遇风,叶子哗哗啦啦地响,象是“鬼”拍手。而桑与丧字谐音;“柳”则指父母死后,送殡多用柳枝作“哀杖”、“招魂幡”; “鬼拍手”是指杨树,多植于基地,其叶迎风作响,似人拍手句号。所以,稍微迷信一点的古代人呢,从风水上来讲,是不大可能会把柳树种植在屋后的,更不要提桃花源这种风水宝地,属阴的柳树在此成林岂不是太不吉利了。

回归重点,我想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是桃花。昨天我去看了有鹅提到的《毛骗》有一集提到的暗黑版桃花源记,可能有鹅没看过,我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剧情。里面提到这个太守找到了桃花源后,杀了当地所有的百姓,当地百姓的血染红了桃花林,所有的桃花一夜之间变成了黑色,变成了一片黑色桃花林。在后面解放战争时期,又有一批百姓逃难到此,雇佣兵为了寻找黄金,屠杀了这些百姓,黑色桃花全都凋亡。留下了一个传说,黑色桃花会再次绽放,亡灵会回来报仇。

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就是桃花源是阴间这个说法。这个说法认为桃花源里面的人都是死去的鬼魂,渔夫可能是误入阴间,或者是正在经历脑死亡的过程。

这两种说法我认为都是很有见解的想法。文字是死的,但是合理的推论可以是无穷的。我要提到这两种看法,就是想大胆揣测一下这些推论最开始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在这两种说法中,我认为是有一个相同的思考媒介点的,就是桃花。而在我自己的脑洞想法中,我也是通过桃花这个媒介进行联想的,所以我认为桃花在本文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值得讨论的。

提到桃花,很可能会联想到道术,辟邪,鬼魅魍魉之类的词。而且在民俗中,我找到的资料说,桃花的主要作用就是辟邪。为什麼桃木可以避邪呢?根据古书上的记载,掌管著万鬼的「神荼」、「郁垒」两兄弟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是万恶出入的「鬼门」。兄弟俩平日坐镇在鬼门两侧,若发现有为非作歹的恶鬼,就用桃木棒子将其打死,再用芦苇绳子绑住,丢到山谷里去餵老虎,而桃木,就是他们对付妖魔鬼怪的利器。阴太多会息生出魑魅魍魉,有桃树在 ,鬼魅就会收敛。

除此之外,桃花也是道教的教花,在道教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道教认为,桃花是正气至极,可以消除邪气,比如道术用来驱鬼的桃木剑。传说中说中国古代最初的两个著名打鬼神仙门神的居所就是在一片桃花林中,所以鬼一看见桃花就害怕,中国古代对联的最初雏形就是画着那两个打鬼神仙的桃木板——桃符,后来演化为纸对联后依然仍然被称作桃符。总体来说,桃花和道家文化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提到桃花,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个地方——桃花岛。《射雕英雄传》里黄老邪所居住的桃花岛上栽种的桃花林,正是用来布阵困住所有擅自闯入者的。里面有一段剧情,欧阳克去桃花岛求亲,黄老邪将桃花岛总图借给他,杨康在牛家村杀了欧阳克,这个桃花岛总图就落入了杨康手中。这个桃花岛外遍布机关秘境,没有这张地图,一不小心就会困死在里面。那黄老邪是怎么布下如此精彩的布局的呢?我认为可能应用的就是奇门八卦阵法。这也就是我最开始想法的来源,虽然桃花岛和桃花源都是文字世界中的创作,但是两者之间这么看来是不是也有一定相似性呢?都是利用道家的桃花树设下奇门八卦阵,依山傍水,建立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仙境,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

那么为什么这种阵法一定要用桃花来布局呢?在目前我能找到的资料来看,是没有找到两者之间明确的关系的。我能确定的只有,桃花是道教文化的代表,而奇门八卦阵也是道家法术之一,而桃花在此阵法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我目前为止是没有找到具体依据的。希望各位感兴趣的鹅能一起讨论,开开脑洞哈哈

再从陶渊明先生本人来说,我看网上有在争论他到底是儒家弟子还是道家弟子,还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陶渊明与道教文化》。我个人认为陶公无论是作品还是言行举止,还是偏道家弟子多一些。我觉得虽然陶公所处的时代可能正是儒教盛行的时期,但是道教文化带给陶公的可能是更深刻的影响,道教文化中的隐居,追求自然,随性,返璞归真,无为而治在陶公诗句中是很有体现的。所以如果仅从陶公内心深处的这种意向来讲,把道教的代表桃花当作是梦想中仙境的主体,当作是代名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也完全符合陶公一贯的风格。

这里想插播一个小脑洞,娱乐一下。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方术,这两字是不是有点眼熟。前面脑洞里我提到过,这个徐福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正经的方术大师。一个方术大师利用桃花布置奇门八卦阵,道教又是对方术有所传承,桃花又是道教的教花,那这里面会不会真的有点什么关系呢?也许这片桃林真的就是徐福大师的杰作呢……

———————————————————

说说桃花源记、桃花源诗和搜神后记。

相比于大名鼎鼎的桃花源记来说,可能大部分人对于《桃花源诗》都有些陌生。《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附于《桃花源记》之后的一首五言诗。桃花源记其实就是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序言,这篇记与诗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互为补充。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在诗歌中,更为详尽细致的介绍了桃花源内的情况,更能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说白了,桃花源记其实只是诗歌的一个引子罢了,以序言的形式为后面的五言诗做一个铺垫,两者是合二为一才是一篇完整的作品。

那为什么有些人也提到桃花源记出自于《搜神后记》这本书呢?《搜神后记》是《搜神记》的续篇,该书共十卷,一百一十七条,记录了很多魏晋时期灵异神奇,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桃花源记》和刘子骥采药的故事就收录在《搜神后记》卷一之中。这本书坊间广为认定的作者是陶渊明先生,但是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直争论不休。因为这本书所记录的元嘉十四年(437年)、十六年(439年)事是陶公卒后才发生的,陶公是卒于427年,所以很多人怀疑这本书可能是托人带笔或者经后人增补。明代沈士龙认为因为《搜神后记》中有许多事是发生在陶公卒以后的,而且说陶渊明的文章多以干支纪年,不会出现宋的年号,所以认为这本书不太可能是陶公的作品。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不信鬼神,所以不会写出这样一本书。两位大师对于此事的看法,对后世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直到现在对于此书的作者认定还是存在一定争议的。

那《搜神后记》中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中的续篇是否有区别呢?的确是有两处值得讨论的不同点。第一处就是提到了渔人是谁。《搜神后记》这样写道:“渔人姓黄,名道真。”第二处就是提到了太守是谁。《搜神后记》中写道:“太守刘歆即遣人随之往,寻向所志,不复得焉。”对于两种文本的对比,一直以为也是充满了争论的。1936年,大师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提出,陶渊明的经典名文《桃花源记》有《搜神后记》本和《陶渊明集》本两种差异很大的文本,认为前者是“陶公草创未定之本”,后者是“增修写定之本”,“二者俱出陶公之手”。我在查资料的时候,也看到一篇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原作者是王雷先生。作者先生在文中依据我国当代的古小说研究成果,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肯定陈寅恪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及其对陶渊明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他也在文中还纠正了陈寅恪关于《搜神后记》本桃花源故事“渔人姓黄,名道真”的七字夹注出自陶渊明本人之手的错误观点,指出此处夹注可能出自南宋道士之手,其来源乃是刘宋元嘉时代黄闵所著地志《武陵记》。我查到《武陵记》出自于《太平御览》地部·卷十四《武源记》曰: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 又云:山上有神母祠。

因为至今为止对于《搜神后记》的作者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的,所以我认为在研究《桃花源记》的时候还是不能以此为基础依据的。而且我个人也是倾向于可能是后人收集增补成籍的,应该是有点类似于《红楼梦》曹公原著和高鹗续编的意思。因为我没有能力去查具体的史料进行分析,对于这两个人我就不进行展开叙述了。不过想提一句的是黄道真这个名字,一个普通渔夫居然有这样一个仙风道骨的名字也是很值得回味了,光看这个名字,很有一位道士的感觉。这也就是产生了后续一些推论,大师陈寅恪先生怀疑,《搜神后记》中渔人黄道真的姓名的涵义,与刘裕所派遣的逆溯洛水而上的虞道元颇相对应。假设这句话的确是陶公原著中所有,我觉得那这个名字明显是带有一种道家风格的,那么陶公是单纯想起一个道家风格的名字吗?开个脑洞,陶公有没有可能是在暗示这是一个借渔夫身份出游的道士呢?

在这里,我想仍然按照自己的脑洞来理解一下这个故事,给大家娱乐一下。联系之前的脑洞,方术大师徐福用奇门遁甲术保护了桃花源地区几百年,一直未有人破解,然而就在几百年后的东晋,却被一个渔夫毫发无损的顺利闯入。之前我也提到过一个疑问,如此神秘的桃花源为什么会被一个普通的渔夫发现呢?按照黄道真就是道士这个脑洞,我认为可以有几点可以开脑洞讨论一下:第一,一个道士为什么要伪装成渔夫。我前面也说了,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普通人中唯一一个能随时出海,与江河湖海打交道的职业正是渔夫。伪装成一个普通的渔夫,四处游荡出海探险,还真的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可谓是大隐隐于市。第二,前面我提到过,这个渔夫能找到隐蔽的桃源仙境看似偶然实则可能是必然。一个普通的渔夫,乱闯乱撞,走进了再也没人找到过的仙境,这真的就是巧合吗?如果说黄道真是个道士,这个“巧合”可能就有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从资料上来看呢,桃花源被称为世外仙境的代名词正是从陶公这篇文章开始的。在此之前,也有类似的这种故事,但是并不是桃花源。从文中已知情况来看不光太守、刘子骥没有找到,后世的人更没有找到,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在黄道真之前可能也从未有人找到过这个地方,那说白了就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一件事。所以我脑洞一下,这个黄道真可能是在经历了多次探索后,利用奇门遁甲术加以破阵,成为了第一个成功闯入桃花源的外人。那么随之而来就有第三个问题,黄道真、刘子骥,以及后世的这些人到底在费尽周折的来桃花源寻找什么呢?是单纯的在寻找世外仙境呢,还是在找某种东西呢?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个大胆的脑洞,等铺垫彻底完成之后,我再来详细说说。

接下来我们就继续说说《桃花源诗》原文如下: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馀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翻译我就不都放了,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找来看看,我想挑几个关键点来讨论一下。


桃花源记是不是一篇写奇门遁甲术的文章?


豆瓣说我有违禁词…只能用图片了

2.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黄绮:夏黄公与绮里季。这里指商山四皓。商山四皓,秦时隐士,汉代逸民。是居住在陕西商山深处的四位白发皓须、德高望众、品行高洁的老者。他们四位分别是苏州太湖甪里先生周术,河南商丘东园公唐秉,湖北通城绮里季吴实,浙江宁波夏黄公崔广。这四位本来都是秦代的官员,后因逃避焚书坑儒来到商山。在秦始皇嬴政时,废井田,毁学校,焚烧经籍,坑杀儒生。四皓见时政日非,危乱将至,逃离咸阳,隐居在“上洛商山”。后人说此不与乱世合作的态度,为“避世”或“避秦”。说起商山四皓其实还有一个插曲。这还要从汉高祖刘邦说起,刘邦有一个宠妃戚夫人,生下了儿子刘如意,刘邦爱之如命,有了想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的念头。作为刘盈的母亲著名铁娘子吕后坐不住了,她找来张良寻找对策。张良无奈之下,说只要能请到商山四皓重新出山辅佐刘盈,那么刘盈的皇帝位置就能稳了。吕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几经周折还真的请到了商山四皓辅佐刘盈,刘邦一看刘盈居然把当年自己怎么请也请不到的商山四皓给请出来了,那么也就没有了废太子的理由,这件事只好作罢。后来刘邦去世,刘盈接手皇位,但是刘盈本性软弱无能,吕后成了汉朝真正的掌舵人。尤其是在“观赏”了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事件之后刘盈更是大受刺激,撒手朝政,商山四皓苦苦规劝无用,最后只好放弃,再次归隐山林,隐居起来。

3.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诗中说衣服从秦朝到东晋没有新的变化,这些村民还在穿秦代的衣服!我们来回忆一下,桃花源记里怎么说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是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我认为这是个很矛盾又很有意思的地方,很明显桃花源诗对于百姓服装的描写是更符合常人思维,更能让人理解的;而桃花源记里出现的秦代隐居者穿着外面世界的服饰显得很不符合常理,引起了诸多争议。我个人揣测,可能是由于叙述者的角度不同。《桃花源记》是以第三人称来写故事,陶公只是单纯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来叙述故事;《桃花源诗》则是直接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作者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向往,我觉得更类似于是对序言的一个观后感。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故事,陶公只是当了一个非常忠实的记录者,对于这个故事可能只是完整的记录,没有进行任何再创作和改进;而桃花源诗则是陶公对于这一故事的心得体会,在为他心目中的桃源仙境增补细节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按照常理来写,所以对于对于服饰描写这一细节呢,就有了略微的不同。

———————————————————

说说渔人发现桃花源的那一天

桃树是一种蔷薇科植物,它能开花,花后结果。农历二月长出花蕾,三月开花,三月底花谢长叶,四月枝叶茂盛,桃已成型,五月早桃成熟,采摘。概括来说桃花吐妍开花期是在3-4月,结果是在6-9月。

有句话叫“三月里来桃花开”,所谓三月桃花开是指我国南方桃花在三月盛开,这里的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 农历三月也称桃月,因为这时暮春将近,桃花灼灼。那么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渔夫发现桃花源的时间应该就是在农历三月左右。每年的阳历阴历相对应的日期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只能说一个大致的范围,农历三月初时一般是指阳历三月底;农历三月底时一般则是阳历四月中旬。我在资料上找到说如果按照阳历日期来算,桃花的花期具体可以详细划分为几段:从3月5日——3月14日是桃花花蕾含苞欲放 时期。3月15日——3月底,是桃花灿烂热烈盛开 的时期。3月底——4月初是桃花缤纷遍地粉红的时期。

文中提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流传比较普遍的翻译是大量的花瓣杂乱的散落在地上,桃花已经开始出现凋落的现象了,那很可能就是阳历3月底——4月初的时节,也就是农历三月。但是也有人提出一种观点,说此处描写的应该是初春时节三月初,因为“落英”还有一种解释是“初开的花”,《尔雅,释诂》:“落,始也。这个想法的创作者认为如果解释为桃花凋谢的话,是不符合作者的意图的。花瓣落到地上就把青草盖住了,怎么还能看到鲜嫩的青草呢?对于这种争论,我找到了登载在华南师范大学校报》 - 第836期(2010年1月18日)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枯我。作者解释是“落,始也”主要是古代关于“落”的一种特殊意义,表示在宫殿(章华之台)、铜钟(孟钟)此类汇集人力的大型建造,完工后的一种祭祀仪式(以豭血衅钟)。虽然“落者,始也”的说法确有依据,可是从上面的例子中不难发现,这个僻意专指人类创造的建筑、器具初始使用,而从来不会与草木连用。所以,基本可以判定,落英缤纷指的就是桃花凋落漫天飞舞的场景,时节大概就在农历三月(阳历三月底——四月初)。

那么在农历三月,又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就是农历三月初三。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都是对应的阳历都是不固定的,像今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那天的阳历日期是2018年4月18日;而2017年农历三月初三对应的阳历则是2017年3月30日。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陶公挑选农历三月的桃花来作为全篇的背景,农历三月又包含了如此特殊的一个节日——三月三,让我们大胆猜想一下,缩小时间范围,有没有可能渔人在发现桃花源的那天就是农历的三月三日呢?

我为什么会这么联想呢,因为农历三月三日,对于道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农历三月三乃道教尊神,北方上圣真武大帝圣诞良辰。道教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在前面我也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陶公要写的是桃花呢?我当时的回答是因为桃花是道教的教花,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传统植物,桃花可以说是与道教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那么在分析完故事发生的时节之后,我推测这个应该与桃花生长时节也是有关系的。渔人所见桃花时节是在农历三月,道家节日三月三又是在这个时节阶段之内,桃花又是道教文化的代表,所以从总体来看,我认为有一种可能是是陶公想借写桃花盛开之时节,以桃花源故事为媒介来表自己对道文化之理解、对道家思想的感念。

———————————————————

说说桃花源里的秘密(终极脑洞)

这段开始彻底开启脑洞模式,纯属娱乐,切勿较真,大家就当故事看吧。之前我留下过一个问题,假设黄道真是一个假扮渔夫的道士,那么黄道真、太守、刘子骥,以及后世的探险者为什么都在执着的寻找桃花源呢?是仅仅为了一个世外桃源还是在寻找某种东西?在铺垫了这么久之后,我打算来说一说我的脑洞终极版。在此之前我还要继续说说这个农历三月三,这个日子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王母娘娘,治昆仑西北隅,民间称之为西王母,而后经过多方面的演变,至道教创立后,西王母被纳入其神系,成为道教至高的女神。三月三,桃花,桃,又是道教文化,巧不巧?至少我个人认为这个巧合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继续说蟠桃宴,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民间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提到王母娘娘这个蟠桃宴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没错,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玉帝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让他去看管西王母的蟠桃园。贴段原文: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由此可见在传说中,桃是神仙吃的果实。吃了头等大桃,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吃了二等中桃,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吃了三等小桃子,也可以“成仙得道,体健身轻”。正因为此,桃子被称为“仙桃”、“寿桃”。民间把西王母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也用桃象征长寿,将桃果融入了中国的神话中,赋予了桃果以长寿、健康的象征意义。

那按照神话中说的吃了仙桃就可以长生不老,延年益寿,得道成仙,这些仙桃又是哪里来的呢?自然是桃花树花谢结果而来。前面我说过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时节是桃花盛开之际,并没有描写过桃花林花落结果之时是何种样子。也正因为陶公在此处的省略,让我的脑洞有了可趁之机,想把桃花源记和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结合起来,想让桃花源变成一个真正的世外仙境。我大胆假设一下,仙桃,桃花,桃树,桃树林,桃花源有没有可能是一条线上的线索呢?

桃花源里的桃花树长出的果子有没有可能就是蟠桃园里的仙桃呢?

桃花源里的百姓有没有可能正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才会如此健康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呢?

提到长生不老,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之前开过的脑洞,也有一个剧情是提到了长生不老这个话题的,那就是徐福为秦始皇出海求长生不老药。徐福是秦朝著名方士,道家名人,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众多知识,还专门为秦始皇炼制仙丹。徐福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习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说到鬼谷子先生,可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相传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无人能及。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鬼谷子先生一生都未出山,也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过他的生卒年月,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神秘的人物。传说他精通奇门遁甲术,有隐形藏体之术,有混天移地之法,还会脱胎换骨,超脱生死,能撒豆为兵,斩草为马,与仙人无异。鬼谷子更是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人,被尊为玄微真人,自号玄微子。在道教中,真仙又称为真人,只有得道成仙方可称为真人。传说鬼谷子先生还有一个师妹,也就是奇门遁甲术的创始人,拥有九天秘籍,熟谙天机、人道、地脉的九天玄女,师兄妹俩人同是师承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那么既然鬼谷子先生深知仙家的超凡冲举之术,身怀旷世绝学,为何还要屈居人间、受世俗纷扰呢?可能是因为鬼谷子先生心怀天下,体恤战乱时期的黎民百姓而屈居于凡世,想通过教授弟子来结束乱世,重现太平盛世,才会栖身鬼谷,指导帮助弟子,普渡世人。唐代杜光庭《录异记》中说过:“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云姓王氏。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两化流沙,泊周末复还中国。居汉斌鬼谷山。”根据这本书的记载,鬼谷子生于轩辕时期,历经夏商周三代。那也就是鬼谷子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就生活在黄帝时代,直至秦朝,寿命达一千多年之久,属实已得道成仙。唐代杜光庭《录异记》中说过:“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云姓王氏。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两化流沙,泊周末复还中国。居汉斌鬼谷山。”根据这本书的记载,鬼谷子生于轩辕时期,上系黄帝、殷、周时代,下垂秦、汉之初,寿命达一千多年之久,所以都说他早已得道成仙。鬼谷子在世时所收的徒弟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最有名气的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剩下的李斯、毛遂、徐福、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蒯通、黄石、李牧、魏僚等一个个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物,都曾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觉得一般大师级人物在挑选徒弟的时候看中的都不仅仅这个人的能力才华,更注重的是此人的品质本性,更何况鬼谷子先生这种Boss级别的大师呢。但是很有趣的一点是,在求长生不老药途中彻底消失跑路的徐福留给世人的可能更多是一个油嘴滑舌的“骗子”的形象,更有甚者呢,觉得徐福就是一个满嘴谎话行走江湖的骗子,有史以来最大的神棍。我认为这个想法其实是有点矛盾的。一个鬼谷子先生精挑细选,亲身培养的关门弟子,还是在一个同门师兄弟皆是伟大历史人物的背景环境下,真的会出现这样一个有辱师门的意外吗?我个人宁愿相信他是一个正面人物,至少在我的脑洞世界里,我是把徐福幻想成一个背负任务在身,瞒天过海,不辱使命,延续大秦血脉这样一个形象的。那么徐福背负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呢?结合之前脑洞,鬼谷子是洞察世事的仙者,有仁爱之心,到秦朝末年他可能看到了这个国家分崩离析的未来,看到了未来黎民百姓所受之苦,不忍大秦血脉断档于此,命弟子徐福向秦始皇主动请缨,假借求药之名,带走的大批人力物力资源,远走海上,重建新国,这是他延续大秦血脉的任务。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他两次出海的根本目的,那就是寻找长生不老药。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野史都在讲的,他到底找到没找到长生不老药呢?长生不老药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下,您认为长生不老药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的呢?我相信答案肯定是千变万化的,因为根本没有人见过这个东西啊!那我们在此联想一下,这东西一定就是一颗丹药,一些药草吗?不一定吧!它可能是草,可能是花,可能是果,甚至还可能是树!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一种东西代表了长生不老呢?哈哈有些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我要说的就是前文我费了好大劲头在暗示的一种东西,那就是仙桃!但是有些朋友就会说了,徐福走的时候总不能把整个桃树都带走吧?那就算不带桃树,把桃核带走行不行呢?一个仙桃的桃核也许就是所谓“长生不老药”最原始的材料,在经历几百年的培育繁衍之后,在桃花源外生长成了一大片蟠桃园,供桃花源内的百姓品用,这也许才是真正能让大秦血脉千秋万代的秘密。

在说完这个终极脑洞之后,我们再按照这个脑洞往回来看看我之前说过的那个问题:黄道真、太守、刘子骥还有后世探险者费尽千辛万苦的都要去找这个桃花源,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按照我的终极脑洞来回答,那就是为了——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黄道真,一个假渔夫真道士,他好好的道士不当跑去当渔夫,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出于这种长生不老术传言的痴迷,而执着探寻;太守,我前面推测是陶公的父亲,是一个当官半路辞职退隐山间的田园爱好者,有没有可能也是有对于道家文化的这种好奇和研究;而这个刘子骥,我觉得是最有嫌疑的。原文说刘子骥,“未果,寻病中”,就是说他没有找到桃花源,不久就生病去世了。按照脑洞来想,重病的刘子骥仍在执着寻找桃花源,有没有可能就是因为长生不老的传说,所以桃花源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片仙境,更是救命求生恢复健康的希望!

因为原文只提到了这三个人,我也就仅仅对这三个人进行了脑洞分析,也许在后世还有许多在寻找桃花源的人存在。那么在这些人中,是否有人找到了这个桃花源深处的秘密呢?我认为可能真的没有。唯一一个离桃花源秘密最接近的人,就是渔夫黄道真。当他划过蜿蜒溪流,路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沉浸在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桃源仙境所带来的巨大兴奋之中时,殊不知与真正的秘密早已擦肩而过。此后,桃花源仿佛黑夜中的昙花一现,带着最深处的秘密永远消失在传说之中。也许,这也正是鬼谷子,徐福这些使命者和智者所希冀的,所有不怀好意接近桃花源者都不会得偿所愿,用桃花源深处的秘密让大秦血脉永存,再用历史长河将这个秘密永远掩埋。

后续话题:说说徐福第一次出海去哪了

其实在说完终极脑洞之后,可能有人会问徐福究竟是在哪找到的这个“长生不老药”呢?真的是在出海过程中找到的吗?我觉得还真有可能。徐福虽然是个法术高强的方士,但他也是个凡人,还远远没达到成仙登天的地步。但是别忘了,他可是还有一个真仙人的师傅——鬼谷子。我觉得能确定的是不老药的来源就是西王母,中间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鬼谷子先生,至于到底是鬼谷子直接求得不老药交给徐福参杂在五谷种子中偷偷带走呢,还是徐福在师傅鬼谷子的引导下远渡西天,去找王母娘娘求长生不老药呢?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大家可以随意脑洞。因为我脑洞大,我觉得第二个想法比较适合展开写,那我就挑第二个想法说一说。徐福在师傅的重托之下前去找西王母求长生不老药,我们来推测一下他得去哪找西王母呢? 肯定是要去西王母的住处。关于西王母的神话故事其实是经历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脉,此时西王母的形象是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第二个阶段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我认为第二个阶段就是世人对西王母故事的世俗化再创作,我们还是以第一个昆仑山脉为思考点。说起昆仑山,就又要说起道教,作为我国起源并兴起的道教,将昆仑山奉为“万山之祖”,认为万山起源皆由此而出,堪称我国第一神山,根据《封神演义》记载,三清之一,阐教教主、姜子牙的师傅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也坐落于昆仑山。那徐福第一次出海有没有可能去的就是昆仑山地区呢?我们来看看徐福第一次出海失败回来是怎么和秦始皇说的。他告诉秦始皇,东方确实有仙药,但是途中有巨鱼挡路,需要用弓弩将他们击杀。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徐福这个理由,可能就显得很搞笑,一看就是用来糊弄秦始皇的瞎话,但是有意思的是秦始皇居然真的信了,第二次出海还真的给他配了几百上千的能工巧匠和弓箭手。那徐福这个碰到大鱼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按照常理来看,很多人都认为是假的。我不知道几千年前的徐福是怎么想到这个说法的,但是提起大鱼,最自然的联想是不是先秦庄周的那篇论述道家哲学的经典文章《逍遥游》?《逍遥游》开篇第一句怎么说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所以我怀疑徐福是不是也看过庄子的这篇道家著作,随便拿出一句道家经典著作语录来糊弄秦始皇啊?毕竟作为一个资深道士,这种东西可能还真是是信手拈来吧。

那如果我们继续展开脑洞,如果徐福所说为真,第一次出海真的就是前往昆仑山脉路遇神奇大鱼,这又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呢?提到昆仑山,很多喜欢看探险悬疑小说的朋友肯定不会陌生。关于昆仑山的神秘传说无数,最有名的就是近现代被经常说起的“地狱之门”。网上关于地狱之门流传比较广泛的还有一个故事:1983年,青海阿拉尔牧场的一群马误入死亡谷。马主人心急如焚,立刻孤身一人进入谷地寻马。然而这个人马主人却再也没能回来。几天后,马群却出现了,人们在一座小山上发现了马主人的尸体。当时他衣衫褴褛不堪还光着脚,面目狰狞,手握猎枪,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但奇怪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的伤痕或被袭击的痕迹。像这样的故事网上还有许多,姑且不论真假,都是为昆仑山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不少古代文献对于昆仑山的神秘更是大肆渲染,比如《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道:“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昆仑丘还传说有四灵神兽,是中华大道风水形成的源头。有昆仑丘(龙)、鳌背山(龟)、凤凰岭(凤)、不周山(虎)组成四灵。如《吴志·胡综传》提到:“四灵既布,黄龙处中。”所以神话中的昆仑山可以说是遍布奇珍异宝,异兽神灵,集天地之灵气,不似人间胜似仙境。那在这样一个地方,出现一个海中巨兽也就不奇怪了。徐福说这个巨兽是一条大鱼,也有故事说是鲸鱼、鲛鱼的,我认为按照神话故事思维来想,它可能不仅仅就是一条鱼,而是会变化形态,就像庄周《逍遥游》中提到的大鱼鲲,可以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在山海经里也描述过一种对于昆仑山地区的海中神兽,叫异兽蠃鱼,是一种长着鱼身,却有鸟翅膀的异兽,能发出像鸳鸯一样的鸟叫。它在哪里出现就会在哪里带来水灾。按照这个脑洞,对于徐福第一次出海前往昆仑山的这趟旅程,我幻想中应该是一场神奇诡秘,危机四伏,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一个身怀使命的方术大师,一艘承载着寻找不老药希冀的大船,一场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神秘旅行,一路历经千辛万苦,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诡秘奇事、珍奇异兽,终于抵达了西王母统治的地盘。在这里他又会经历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见到哪些光怪陆离的现象,又是如何拿到不老药的,我们可以大胆的展开脑洞,让想象插上翅膀,尽情幻想出一副诡丽宏大的画面来吧。

我在找资料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本篇文章的灵魂人物——陶渊明先生,也是一个《山海经》著作的研究爱好者。《读山海经十三首》就是陶渊明在研究山海经后所写出的组诗作品。在《读山海经·其一》中陶公还发出过这样的感慨:“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天地间,不乐复何如?”陶公说他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我斗胆揣测一下,陶公为什么如此喜爱研读山海经呢?我认为就是出自于他对道家文化的兴趣,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山海经和道教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在网上资料中查到,《山海经》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及宗教信仰,为道教仙学的远源提供了依据。而且《山海经》中,提出了长生的信仰;提出了神仙与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记载了祭祀的祀礼及奇异的方术。可以说,山海经对于道家思想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作为一个对道家文化深感兴趣的陶公必然会对山海经奉为经典。

——————————————————说说桃花源记和庄子梦蝶

前面我说过,我认为陶公是对道家文化是深感兴趣并且很有研究的,在桃花源记中无论是道士之名黄道真,还是桃花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都暗含着一种道家文化思想。有些朋友也提到过一个想法,说经过山洞看见亮光的这种方式很像是催眠的过程,再加上文中几处矛盾点,那整篇文章有没有可能都是渔夫所做的一场梦呢?那我认为与其说是渔夫的一场梦,更不如说整篇文章就是作者陶渊明先生所做的一场梦。前有庄周梦蝶,后有陶公梦仙境,两者又都为蕴含丰富道家哲世界的精神,会不会真的就有点关联呢

关于道教文化,马云先生在一次发言中提出过一个观点,道教思想讲的就是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道家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道教反对在人与自然之间分出高低贵贱,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要求摒弃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与大自然打成一片,进入天人相合无间的理想状态。在道家著作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故事,就是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典出《庄子·齐物论》,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齐物论》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即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故事本身就可以引出多重含义:庄周蝶化象征着人与外物的契合交感,人破除了自我执迷,消除了物我界限;使人与自然界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欤",用物化的观念将生死的对立融于和谐之中,认为死生只是相对的幻灭,只是形体的转化。那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理解,桃花源记是陶公一场什么样的梦呢?我认为应该是一场充满了道家文化色彩的梦。在这场梦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人类顺应自然地在桃花源耕种劳作繁衍生息,创造出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同时自然又馈赠给当地百姓以丰富的物资和粮食,帮助人类在此持续繁衍稳定发展。也许这就是陶公梦想中的世外仙境,这就是陶公作为一个隐居者在内心中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思索,这就是道家思想所要表达的天人合一。

———————————————————

写在最后的话:

以上就是目前为止我对于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所有思考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整篇文章中我除了提到次数最多的是桃花源记之外,其次就是道家文化。这也正是我整体思路的核心,即:桃花源记,实际上就是一篇叙述道家哲思的优秀文章,充满着浓厚的道家文化气息。标题中所提到的奇门遁甲术只是道家文化中最为吸引眼球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索。不论是我对于原文的分析,还是终极版脑洞都是以道家文化为主题核心逐渐展开的,虽然很多知识都可能不太准确,但是我还是希望尽可能的去理解、接近伟大的道文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传统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等凡夫俗子所不能完全理解的,我只希望,在这篇文章中能尽我所能,述我所想,斗胆揣测先人贤者的思想,幻想《桃花源记》这篇著作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