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言論自由,馬克思革命之路的第一步

所謂專制,一在控制思想,二在奪人利益。

思想控制目的在於奪人利益。

有用權力暴力奪人利益。有的直接搶,不講什麼道理,拳頭大就是道理。有的講些道理,也講什麼正義法律,但是規則由我來定,說穿了,還是講道理。

有用資本剝削他人,你拿工資,剩下的都是我的。

這扯的有些遠,我們還是看馬克思,馬克思生於普魯士的特利爾。

這時的普魯士正處在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度的時代。

窮人的苦難來自於三個方面:權力、財富和宗教。

爭取言論自由,馬克思革命之路的第一步

宗教代表的實際上思想控制與鉗制,宗教是思想控制的第一個武器,如果宗教教義可以麻醉人民,讓人附首聽話,自然是好,如果不能,宗教還有另一個武器,火刑。

思想控制還有另一個武器,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新聞等社會工具,其根本任務,就是繞暈你,。

思想控制者控制了宗教職務、學校裡的教職和新聞工具,這是他們教化社會的工具。如果你想在這裡謀取一個職位,就要替我發聲,為我所用,不然,開除,飯都沒得吃。

馬克思這三個方面都遇到了,馬克思的父母是猶太人,但是為了從事律師職業,老馬克思夫婦放棄了猶太教,改信基督教,這種屈辱自然而然的影響了馬克思一生。

馬克思學習哲學,獲得了博士學位,想在大學謀一個教職,教書育人,宣揚他所理想的自由、平等、公正,但是他反對普魯士的專制,拒絕效忠普魯士國王,怎麼可能?

馬克思加入了《萊茵報》,並很快成為主編,他以為找到了一個自由發言的舞臺,但是他很快就受到政府的嚴密監控,他辭去了主編職務。

他向權力宣戰,他向資本宣戰,他向宗教宣戰。

爭取言論自由,馬克思革命之路的第一步

結果,他要失去工作,他和母親和姐妹決裂了,他和飛利浦創始人的姨媽家陌路,他和當官並要繼續當大官的大舅子(燕妮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後任普魯士的內政大臣)決裂,他要和朋友決裂。

爭取言論自由,竟然是他走向革命之路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