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動 ‖ 如何化解信訪“老大難”?酉陽縣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是這樣做的

在行動 ‖ 如何化解信訪“老大難”?酉陽縣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是這樣做的

在行動 ‖ 如何化解信訪“老大難”?酉陽縣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是這樣做的

調解員冉碧玉(左)向記者介紹每一面錦旗背後的故事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矛盾糾紛日益凸顯。“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想法影響了一些人的思維。針對日益突出的信訪穩定問題,酉陽縣司法局有效整合資源,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職能作用,強化工作措施,實現重大矛盾糾紛化解響應快、處置快、化解有效,在化解信訪矛盾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1000條短信化解40年積怨

在酉陽,不少人都知道“冉聾子”這個人。1966年,年輕力壯的“冉聾子”離開家鄉酉陽,來到四川省攀枝花市一伐木隊當伐木工人。沒想到,第二年他因意外受了工傷,聽力嚴重受損。不久,他又因錯判進了監獄。1981年,“冉聾子”獲平反後出了監獄,當他再想回到伐木隊時,卻得知自己早已被辭退。無路可走的“冉聾子”只好回到老家酉陽縣。因聽力不好,他只能靠打臨工、做小生意為生,收入菲薄、生活拮据。後來,他開始為自己因錯判而應得的補償四處奔波。2010年7月4日,酉陽縣司法局在縣委、縣政府領導和信訪辦、法制辦等單位配合下,率先在全市成立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選派5名專業過硬、經驗豐富的精幹力量,通過建立第三方介入信訪工作機制,全力化解全縣信訪積案和重大矛盾糾紛。酉陽縣司法局副局長、時任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主任的董長庭負責承辦“冉聾子”的投訴。基於“冉聾子”幾乎喪失聽力,為更好與之溝通,董長庭開始用手機發短信與他聯繫。細心地傾聽“冉聾子”的心聲,不斷地查閱有關冤假錯案補償的文件,不停奔走於重慶、四川之間尋找有利證據……就這樣,董長庭得到“冉聾子”信任,同時案件也有了很大進展。最後,“冉聾子”的賠償也終於得到落實——10萬元賠償款將很快發放。一直為“冉聾子”忙碌的董長庭鬆了一口氣。他欣慰地翻開手機,發現自己給“冉聾子”竟然發了500多條短信,收到500多條短信。其中,“冉聾子”在一條短信中這樣寫到:“你們真正做到了人不分貴賤,職業不分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們是人民的好公僕。”一段42年的歷史積案就此平復。

充滿“東方智慧”的人民調解

今年9月19日,在酉陽縣桃花源街道司法所和相關單位的共同調解下,一起長達八年的信訪糾紛得到化解。田家兩兄弟因土地承包發生矛盾,自2009年走上了爭奪土地權屬的路,這一走便是八年。其間,經過裁決、法庭調解、開庭審理等程序,矛盾仍未解決。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安排,桃花源街道黨工委十分重視,桃花源司法所更是立足職能,主動承擔起案件處置的重頭。一年多的時間,無數次走訪,數十次溝通,反覆的調解……雙方當事人從最初看見調解人員就關門拒客,到後來願意坐下來談談;從開始的調解人員一做思想工作就嚷嚷“關人了”“限制人身自由了”,到後來耐心聽取調解人員的意見,還主動請教相關法律問題。在調解員的不懈努力下,雙方的心結終於打開,自願達成了調解協議,八年的怨氣和仇恨終於化解。用情感化、用理說服、用法化解——充滿著“東方智慧”的人民調解,使一件件矛盾糾紛迎刃而解,也讓群眾更加堅信:想解決問題,就要走依法、合理、正當的途徑。“我們的調解員時刻都準備了兩把椅子,一把是群眾利益至上的椅子,一把是俯下身為民解憂的椅子……”酉陽縣司法局局長冉燕毅說,近年來,他們創新建立“148-12465”矛盾糾紛化解長效機制,針對重大工程建設、歷史積案等,應運而生探索建立全縣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實行優秀調解員派駐制度,處置化解各類重特大糾紛。針對社會矛盾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全縣先後成立醫患糾紛、學生損害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勞動爭議糾紛、信訪辦等專業性、行業性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今年,化解各類行業性、專業性糾紛36起,調解率、成功率、履行率、群眾滿意率均達100%。

心懷公平讓當事人感受正義

“累了你就歇歇腳,渴了你就喝喝水,氣了你就消消氣,這裡是你的家。”在調解中心大廳,這幾行字顯得特別醒目。中心調解員冉碧玉告訴記者,凡是進這裡來的老百姓都是有事要求解決,情緒比較激動,因此這就要求調解員們需要認真對待每一位上訪人,像對待親人一樣,主動耐心傾聽當事人的訴說,先把案情掌握得一清二楚,瞭解當事人的訴求。認真對當事人詳細講解相關法律法規、耐心疏導當事人急切情緒,做到百講不煩、百問不厭,不受當事人的情緒影響,保持平和的心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有理有節地調解每起案件。冉碧玉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奮戰在司法戰線上已有36年,先後被表彰55次,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2016年被國家人力和社會資源保障部、國家司法部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工作者”。如今55歲的他,仍然堅守在一線孜孜不倦地工作。36年的艱苦環境裡,冉碧玉不忘初心,並在工作中摸索、總結出了自己特色的一套工作方法。冉碧玉在辦案中時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善於觀察當事人的心理變化,並採取有針對性的心理。“‘急當事人之所急’讓他們感受到司法調解員對他們解決問題的誠心,引導其迴歸到理性思考的道路上來。”冉碧玉表示,在案件的處置中,只要站在中間立場,說公道話、講公正理、談公平意見,不偏不袒、中立公正,事情總會圓滿解決。用一顆公平的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當事人,再難的糾紛也能夠化解。

巧施三招化解信訪積案

據瞭解,酉陽縣重大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從成立以來,不斷探索化解矛盾糾紛的方式方法,用心履行職責,用心貼近群眾,“三招”增添維穩正能量。在處理、化解歷史積案工作中,對每一件突出社會矛盾的信訪案件逐一開展剖析,理清事實真相,在亂麻中找準頭緒,確立化解依據,制定科學的化解方案開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自2010年來,化解中央、市、縣掛牌督辦信訪歷史積案190件,縣級交辦信訪積案500餘件,疏導信訪積案1000餘件。其中,化解30年以上的積案有6件,20年以上的積案有12件,10年以上的積案有10多件。調解中心善於運用對矛盾糾紛實行類別化管理、分類化解的優勢,實施分類施治、攻堅破難的專業化與聯動調解的“無縫銜接”。在對影響全縣社會穩定的突出社會矛盾和疑難信訪積案化解工作中,加大對各部門、各鄉鎮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的指導力度,完善醫患糾紛調解運行機制,構建交通事故糾紛調解成功模式,有效促進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問題“四重點”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各專業調解委員會化解勞動爭議糾紛97件,醫療糾紛51件,道路交通事故糾紛71件,學生傷害事故糾紛60件。針對歷史跨度長、案情錯綜複雜、案件線索少等信訪歷史積案和重大疑難案件,工作隊員充分發揚“敢於理麻團、善於解疙瘩、勇於碰釘子、樂於幫群眾、甘於吃苦頭”的“五於”精神,把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當作本職工作來抓,建立定任務、定責任、定時間、定獎懲的“四定”工作機制,真情感化,化解糾紛。3年來,成功處置重特大信訪積案32件,樁樁件件有著落,積極維護了社會穩定,彰顯了法律的威嚴,伸張了公平正義。

圖文來源丨重慶法制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