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2018年終於過去了!

2018年真是充滿了絕望情緒的一年。最讓大家感覺到絕望的是那句

“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可成大事者從來都不是悲觀者,他們是能從“危”中看到“機”的人、是從谷底看到新生力量的人。就像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說的“小趨勢的邏輯裡,沒有末班車!總有新機會,總有下一班!”

可就算有下一班,你總也得發現它吧。

羅振宇還說:“想借小趨勢的人,沒有一勞永逸的想法。他只是隨時在做準備,把自己感知能力磨得銳利無比,隨時等待、捕捉那個小趨勢的信號的傳來。”

關於怎麼發現機會,也是我們這兩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到今天,自己覺得有幾條規律可以總結出來了。所以借新年這個時間,跟大家聊聊機會和怎麼發現機會。

機會是什麼?


機會的本質是“不均衡”,所以它無處不在。

只要你有消除“不均衡”的能力、並且看到了“不均衡”,你就可以把握機會。這個不均衡看上去很抽象,但假如我們把它看成是某些目前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就能比較好理解它的意思了。

比如我們現階段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那就是說如果誰能解決合格生產力和需求之間的不均衡,誰就能把握這個機會。比如消費降級就是一種人民購買力下降和無價高漲之間的不均衡,拼多多很好地把握了這個不均衡,它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回看我們的商業世界,這種不均衡會出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供給和需求、監管和市場、競爭者之間、地域和地域之間、人們的認知之間。當這種不均衡出現,就會出現某種“獲得某種利益的機會”去刺激系統中的各方去努力消除這種不均衡,直到各個方面的力量變得勢均力敵,從而使得不均衡消失、機會也消失。而這一段時間在很多行業和領域被我們稱為“紅利期”。


機會從表現形式上看有兩類:

一類我們把它叫做“低垂的果實”,就像是樹上已經成熟的果實,只要伸手就能夠著的機會。也就是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可以相對容易把握並可以獲得一定回報的機會;

另一類是長期巨大機會,這種機會指的是在某個行業或者經濟體中的趨勢性的機會。這種機會的把握難度相對大一些,但是隻要堅持就可以在中長期獲得巨大回報的機會,典型的比如從03-04年開始興起的電商,如果你從那個時期開始做電商,現在基本也是取得了豐厚回報的。

拋開眼光,低垂的果實考驗我們歷史以往的積累,長期巨大機會考驗我們的耐力。但無論把握住哪個,都值得你未知奮鬥,它也定會給你回報。

那問題又來了,當我知道了這個很籠統、很抽象的“不均衡”以後,我怎麼才能發現機會呢?

首先你得認得清“事實”。就像羅胖跨年演講裡說的“在中國,再眾所周知的事情,都起碼有一個億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數時候是十個億的人都不知道。”,當我們能夠深入思考然後還原本來面目之後,我們可能就可以發現一些“不均衡”。

怎麼發現機會?


1.技術、經驗、資源在行業間的不均衡


假如你所在的行業裡,已經形成了某種更為先進的經驗或解決辦法,這種辦法已經較為成熟並且可以複製,這就帶來了將本行業的機會、資源和經驗遷移到其他行業去改造其他行業的機會。

“每一個傳統行業,都值得用互聯網重做一次!”

羅胖講了“南城香”的故事。在北京的每個人應該都吃過一次南城香的外賣吧。我吃過好多次。直到羅胖說它一天外賣2.5萬單、一年流水近6個億的時候,才能切身體會互聯網技術對餐飲業的改變。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同樣的,如果你能充分分析自己本行業的主要發展不均衡,定向去尋找其它行業在這方面做的非常成熟的好的經驗,並把它進行引進和適配就可以獲得改變行業的可能性機會。

比如,在小米創立之前,分別學習了向同仁堂學習真材實料的產品策略、向沃爾瑪,向COSTCO學習如何提高效率做商業模式創新、向海底撈學習如何做出超預期的產品。從而構建起了整個商業模式的基礎體系。

再比如,韓都衣舍早期的六個合夥人,沒有一個懂服裝,他們是將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模式複製到了服裝行業。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也許你認為你有可能找不到其外部行業的可以有效借鑑的經驗,其實,這個可能性是很低的,因為行業發展的不均衡,你所遇到的重大的問題,在其它行業可能早就已經被解決的非常好。只要你用心去找,無論什麼問題,幾乎都會有某一個行業已經把你所擔心的問題解決的非常好了。

2.非用戶機會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核心目標用戶,大部分的行內人士的主要精力也會放在核心用戶之上,而對於非主流,甚至是並非這個產品目前的主要用戶,往往並不在意。一方面認為對方沒有需求,另外一方面也並認為可以獲得有效利潤。而正是因為這種認知,就很有可能錯過一些利基市場(小眾但有利可圖的市場)。

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當傳統的主流用戶已經被佔據得差不多了,就必須要拓展新市場研究目前的非主流用戶和非用戶。比如啤酒行業,這兩年精釀啤酒的興起,既有向IPA(IPA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精釀啤酒的縮寫,IndiaPaleAle,翻譯為印度淡色艾爾,但是這種啤酒並非源自印度,而是源於英國,出口至印度的一種高酒精度高苦讀的啤酒。)方向發展的分支,也有向果味、清爽方向發展的針對女性用戶的1664、粉象啤酒等。

還有這兩年比較紅的花點時間,當時他們對鮮花市場的判斷是,主流用戶是男性,主要由男性買花送給女性。那麼“非用戶”——女性市場有沒有可能?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後來他們選擇了在一些女性論壇發表具有爭議性的話題。比如 “女生送花給自己,可憐嗎?”發完馬上有人跳上來留言說,挺可憐的、真同情她、這是哪兒來的妹子我送她一束花吧。

但是,這時就會有超過10倍的妹子跳起來說,開什麼玩笑?我們就是喜歡送花給自己,今天漂亮衣服能買,房子能買、車子能買,鑽戒恨不得都給自己買,花有什麼不能給自己買的?

所以,他們覺得“女性”這個非用戶市場是有可能的。

3.非主力消費人群機會


之前有這樣一張調侃消費實力的圖被廣泛流傳: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拼多多今年也讓“五環外”的人群的消費情況猝不及防地展露在大眾面前。那些平時我們沒關注到的、沒研究過的非主力消費人群,他們可能蘊藏著超出我們想象的消費力量。你所在的行業,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非中產”、“95後”這樣一些人群的需求滿足上的不均衡呢?

4.被過度滿足的需求帶來的機會


一般來說,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就階段,由於競爭的原因會出現在某個對消費者來說過度滿足的地方。種過度滿足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做為供給方,在這個需求點上再進一步的加強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大且很難獲得明顯的提升。另一方面,消費者對這方面問題的感知也相對鈍化了,也就所謂的是這方面性能常態下已經“夠用”了。行業內出現了這種情況就意味出現將消耗在過度滿足特性上的資源轉移到消費者感知更明顯的地方上的機會了。

比如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功能機一直在“存儲容量”、“電池待機時長”、“外觀”上比拼,到後來甚至出現了各種滑蓋、旋轉的打開方式;但顯然,這些對於消費者來說都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了,直到iphone的誕生,看到了人們的“娛樂”需求——iphone=ipod+手機+互聯網通訊器。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5.新生底層技術的應用


一般來說每當新的底層工具和技術出現之後,率先應用的行業和企業都會因此得得到重大的效率提升,從而實現競爭力的顯著提升。

每年其實都會有一些新的底層工具和技術或基於此技術的應用工具出現,它開始一定是不完美的,對解決某些問題的能力是有限或者有缺陷的,但是誰能先把其進行有效的適配,誰就能獲得具大的效率提升,從而實現自身商業模式進一步改造的可能性,以實現技術的機會紅利。

比如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物聯網技術、VR/AR技術,混合現實技術等大型技術革新,往往就會在某些角度創造出某種高溢價的解決方案。所以,無論這個解決方案是否完美,多關注先進技術在本行業的應用適配情況,看其是否能有效的解決某些行業內的關鍵問題,提升企業效率,改造商業模式,在恰當的時機引入,並進行適配磨合,從而佔領先機。


過去時代裡大量傳統企業中先知先覺得,優先採用互聯網時代的各種應用技術給自己獲得商業模式重構的機會,都是最好的體現。

比如現在正在使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改造零售業的盒馬鮮生。雖然現在盒馬鮮生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目前交出的成績單已經足夠亮眼了。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比如吳曉波在跨年演講裡講的,微眾銀行微業貸在去年11月份開始試點,給小微企業做貸款,到了今年11月已經有30萬家小微企業申請,而且69%的客戶沒有任何企業的貸款金額,這僅僅是今天中國一家互聯網銀行所做的工作。

今天的中國,你把傳統銀行的行長們叫在一起,讓他們給小微企業貸款都做不到,因為那違背傳統銀行的邏輯。為什麼這些互聯網銀行、這些科技公司、Fin-tech公司可以做呢?因為他們掌握了新的能力,所以這是金融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時代不缺少技術的某革新,只是缺少更多有勇氣去應用新技術革新自己的人。

6.政策紅利


無論是監管還是某一個我們要依附的平臺(比如淘寶、微信,頭條),每隔一段時間一定會出現某些其因競爭和增長需求而提出引導性政策,只要是有相應的政策,必然就會存某種利用政策的機會,率先破解或者應用利用這種套利機會的企業,也會快速獲得一波紅利。行業之中,也有一群“羊毛黨”專門去研究政策中的“漏洞”從而實現套利。跟著“羊毛黨”找到和自己行業和企業契合的機會,自然可以讓自己的企業獲利。

比如2013年,淘寶和資本開始扶持網紅電商。大家知道淘品牌“張大奕”嗎?她曾創下2小時銷售額2000萬的驚人記錄。背後就有啟明創投的孵化。

比如,前段時間支付寶的掃碼領紅包,有人就採用掃碼送白菜,套利不少。當然這個是小聰明,但是任何一個政策背後都可以隱含著機會,只要你善於把握,小聰明中也能找到大機會。


7.需求演化


這個是最常態,也是最重要的機會。指的是所針對的目標消費者的需求會因被滿足而發生變化所帶來的機會。

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當消費者的需求被滿足後,他原有不那麼重要的需求就會升級為重要的需求,這一個階段性需求呈現是企業把握市場變化的一個重要方式。舉個例子,主流消費者對飯店的需求,演化發展趨勢是:能吃到、好吃、便宜又好吃、吃的健康、吃的方便、服務好環境好、吃的新穎奇特、彰顯身份等等。

比如羅胖今年在跨年演講裡舉的廣州“不方便麵館”的栗子,就是典型的將消費者對某個產品未滿足的需求滿足了的表現。方便麵在之前都被當做是火車上的臨時充飢食品,從沒想過它可以變得這麼好吃。


如何發現小趨勢?羅振宇沒有告訴你的7個方法



比如吳曉波這兩年經常提及的“新匠人”,比如你會發現“今天在中國市場上賣得好的商品,都是有本土文化元素、長得很好看、東西質量不錯、價格還不貴,這是一個新的消費潮流。”

在今年我們看到的景象是價廉物美的消費哲學逐漸被主流消費者所拋棄,新的以物美價平為主的消費哲學開始體現。

2018無論多麼難,2019年總有許多機會等待著我們。你至少可以通過在:

技術、經驗、資源在行業之間的不均衡尋找跨行業的機會、

把焦點業放在非用戶的機會和非主流消費人群上尋找跨人群機會、

分析行業中的過度滿足需求尋找降維機會、

用新生底層技術應用的尋找變革機會、

敏銳觀察政策紅利以尋找短中期套利機會、

遵循需求發展的演化去尋找行業變革的機會、

去尋找行業演化的時代機會。

機會這麼多,你還怕啥。2019,我們一起加油!

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機會處處都在,待你發現珍惜。


如果你對創業和尋找更多的行業機會有興趣,歡迎掃碼加鐵匠(hotdog_coldcat)回覆“進群”,在群裡和大家討論。

最近,我們整理了一些商業經典書籍免費送!請關注公眾號:skxoxoxo,回覆111索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