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爲自媒體「首富」的

他曾在人皆仰慕的央視工作,從央視辭職後,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他沒了大樹難乘涼,殊料,他搖身變成了勵志榜樣:靠網絡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及其衍生產品,當上了新時期傳播知識的“說書人”,三年後身價便高達13個億,不但打敗了國內無數競爭對手,更成為自媒體首富第一人。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他叫羅振宇,外號“羅胖”。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像羅胖一樣利用新興媒體賺錢,是眼下年輕人最為關注也最想效仿的事情。那麼,羅振宇走過了怎樣的曲折創業路,他的奮鬥又能給當下的年輕人什麼啟迪呢?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1、混跡央視是一步“愚棋”

70後的羅振宇出生在安徽蕪湖一個普通的幹部家庭,從小就特別喜歡看書,為了當一個“掛著照相機全國各地到處跑”的神氣記者,他報考了90級華中科技大學的新聞系。

就在羅振宇即將畢業當記者時,傳媒界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3年東方時空創辦,讓整個中國電視界異軍突起,電視的影響迅速蓋過了報紙。眼見當記者不如搞電視,羅振宇馬上調整奮鬥方向,又考取了94級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研究生。

讀完了研究生出來,他一個人北漂進央視,發現自那些科班出身便參加工作的人早已能獨擋一面,專業水平已經甩開自己三條街。如果以普通記者的身份進央視只能從頭熬起,羅振宇不願意以普通記者的身份進入央視,也拼命想把差距彌補起來,於是賣命工作,一個劇組接著一個劇組的跑,“像驢一樣幹活,給四罐紅牛就能熬夜”,在相同的時間內比別人做更多的事情,他曾同時給央視多個欄目撰稿,連續三年擔任了3.15晚會的總撰稿人。

終於熬出了一定的名氣,後來央視組建《中國房地產報告》時問他願不願意加入,羅振宇很有骨氣地要求:“進去可以,但是得當主編。”結果,憑著過硬的“筆桿”,他硬是當上了央視的主編,因此創造了臨時工擔任央視主編的記錄。

3年後,因工作調動,羅振宇成為了著名財經欄目《對話》的製片人,這是一個很多人遙不可及的夢想,突然降臨在自己頭上時,羅振宇也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為了把這個拳頭欄目辦出特色,當年的兩會期間,《對話》創造了一天播一期的先例。這樣的工作量把整個欄目團隊的每個人都忙瘋了,經常熬夜製作節目到凌晨四五點。羅振宇作為製片人的壓力自然更大,為了不把自己逼瘋,他經常靠在辦公室裡高聲朗誦《古文觀止》宣洩壓力。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在央視這個金字招牌般的平臺中,很容易造就名動全國的主持人,這些主持人出去參加一場房地產的剪綵活動就能輕鬆掙個一二十萬。當時羅振宇雖名為製片人,可是畢竟不在體制內,工資加補貼才3000元一個月,一年的收入也比不上知名主持人參加一個剪綵的報酬,可是他們起早貪黑做節目又委實辛苦。於是他開始不滿,不止一次地說:“這很不公平”,因而又產生了當主持人的想法。

眾所周知,主持人的要求大多長相俊朗,這恰恰是羅振宇的短板,因此這讓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幸好,後來第一財經《中國經營者》找到了他,製片人曾捷計劃在節目最後留給他一分鐘的總結陳詞。短短一分鐘是難以滿足羅胖當主持人的癮,於是他玩起了小心眼:他的總結語一句趕一句,邏輯性特別強,硬是將一分鐘拖到了三分鐘,讓人反覆思考也難剪去一句,曾捷不得不嘆道:“很聰明。”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2008年,因為領導“不喜歡自己”,《對話》專門搞了一個製片人競爭上崗,這讓羅振宇萌生了辭職的打算。辭職前,他決定為榮譽而戰,穿上這輩子第一次的正裝,認認真真準備了一套PPT,在臺領導面前做了他認為這一生最有水平的一次演講。但是結果仍如他所料,他在所有的競爭者中排名最末。為了維護尊嚴,羅振宇當天便遞交了辭職信。為了一點小委屈便放棄央視這棵大樹,羅振宇的決定曾讓很多同事驚訝不已:依他的樣子難道在別處能更風光嗎?

可是多年之後,回顧一路走過的央視之路,羅振宇認為是人生的一大“愚棋”,而辭職才是最英明的選擇:如果不是領導擠掉自己,自己可能會依然泡在央視這缸溫水中,那樣直到水沸後,可能自己早沒了跳到外面的氣力。

2、死磕也要做你們做不到的事

剛離開央視時,羅振宇也曾惶恐不安,他父親更是擔心:“離開央視,你一個月能掙一萬塊?”羅振宇啞口無言,他也不知道哪個能給自己一萬薪水的上帝在何方。

為了養家餬口,羅胖決定利用在央視時經常為企業做選擇策劃的優勢,開始四處講課,並且愛面子的他把講課費定到了一萬五。好在他擔任《對話》製片人時,練就超越自己社會地位的視野,講出的東西還蠻有市場。所以變成自由人之後,他的生活並沒有潦倒,反而“在下水撲騰中進化出了腳蹼”:自己擁有良好的鏡頭感和語言表達能力,而優酷、土豆等市場份額的一再擴大,微博平臺、微信公眾賬號的迅速崛起,讓他看到了一個大有可為的“自媒體春天”。

2010年,360公司和騰訊暴發了“3Q大戰”,羅振宇因主持診斷騰訊一戰成名,成為騰訊公關部的座上賓。期間,他結識了同樣服務於騰訊的申音。申音曾是《創業家》雜誌的創始人和首任主編,但因雜誌社許給自己10%的股份,卻遲遲不兌現,因而氣憤辭職,之後創建了NTA,在中國開創了社會化傳播的先河。同病相憐的經歷讓兩人一見如故。更讓羅振宇驚喜的是,申音對他那些關於自媒體的想法很感興趣,很快兩人便一拍即合,決定合作一個替沒空看書的現代人說書的視頻節目。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2012年12月21日,傳說中的世界末日這天,羅振宇和申音合作的知識性脫口秀《羅輯思維》在優酷上線,這檔節目以後都是每週五更新。第一期節目名為《向死而生》,錄製地點也是在某家咖啡館,羅振宇穿著西裝,蹺著二郎腿,坐在喝咖啡的人中,對著鏡頭侃侃而談,話題圍繞末日情結從歷史講到地理,再從地理講到文學。鏡頭裡他看似風光無限,可是包括攝像在內,他們只有三個人。

雖然羅振宇過去在圈子裡也算有點名氣,但是跳出圈子外,要做一檔面向大眾的節目,那點名氣根本沒有用武之地。而想在自媒體中混出名堂,沒有名氣是絕對行不通的。沒辦法,羅振宇只能靠勤奮和節目的出類拔萃補上。雖然他在節目裡表現得雲淡風輕,可是在背後的努力卻很少有人知道:一小時不到的節目,他需要錄製八九個小時以上,即使發高燒時也不敢耽誤錄製節目,一個字音發破了就必須重說,因為他絕不容許自己在節目裡出現瑕疵,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羅輯思維》視頻上線的時候,《羅輯思維》的微信公眾號也同時開始運營,這項工作幾乎全靠羅振宇獨自完成。他每天早上6點就要起床,錄一段60秒的音頻,為了讓這段話不多不少卡在60秒,他前一天晚上需要練習很多遍。在6點半左右,音頻必須發在微信上,這樣是為了“搶在全國人民上廁所的時間,讓他們第一個聽到自己的說書”。或許,一段時間內堅持這種做法並不太難,可是天天如此,雷打不動,便成了件極苦的事情。但是羅胖幹得極認真,他想用死磕換來尊重,更想把這個時間點經營成個人標籤,讓用戶哪怕不聽他發送的語音內容,也會佩服他的堅持。只有這樣辛苦的堅持,在海量的公眾訂閱號裡,人們才更容易記住他。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形象讓人感覺親近,見識視角獨特犀利,話語風格大膽直率,出現頻率還特別穩定,很快,羅振宇就憑藉這種全新的知識人形像在互聯網視頻領域獨樹一幟,而他“死磕自個兒,愉悅大家”的堅持更打動了無數網友,僅一年多後,《羅輯思維》上線視頻便有過億人次觀看,關注的微信用戶也超過了200萬。因此,“羅輯思維”被輿論推為最火的自媒體之一。2014年1月13日,鳳凰視頻與鳳凰衛視資訊臺攜手打造的首屆“視頻新聞盛典”上,將自媒體獎隆重授予“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

3、讀書人的金錢買賣

《羅輯思維》曾專門做過一期《認錢不認人》,羅振宇在其中坦誠:自己做《羅輯思維》一開始就是奔著商業化方向去的,合法掙錢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尊嚴的生活方式。

為了走出一條屬於讀書人的商業路,在《羅輯思維》上線4個月後,羅振宇便提出“經營用戶”的想法,不料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提錢傷感情,只有擁有了更多的用戶,才能穩固《羅輯思維》發展的根基。羅振宇對這樣的反對意見哭笑不得:努力討好所有人是傳統媒體的做法,自媒體的邏輯恰恰相反,需要鄙視掉一部分人,才能吸引和服務好更多價值觀相近的用戶。而怎樣證明價值觀相近?願不願意花錢才是最好的考驗。

在他的說服下,2013年8月,《羅輯思維》推出了史上最無理的付費會員制,5000個普通會員名額,每人需交納200元;500個鐵桿會員名額,每人需交1200元。這是一個之前從未有人做過的舉措,羅振宇的合夥人心裡根本沒底。

會員是在淘寶上賣的,工作人員先戰戰兢兢地放了1500個會員,想不到很快便有用戶前來認購,不久後工作人員便忙不過來,最後全公司的人上陣,所有的人都點著鼠標賣會員。結果,原定賣3天的會員不到6小時全部售罄。由此,《羅輯思維》與其他視頻節目劃出了一道鮮明的界限。

2014年5月,因經營理念不同和股權比重等因素,羅振宇和申音分道揚鑣,獨立經營《羅輯思維》後,羅振宇更不斷拓展商業的新邊界:依靠《羅輯思維》和微信公眾號,衍生出圖書雜誌出版、線下讀書會等多種互動形式,聚焦了一大批80後、90後的同道中人,在溝通、分享、協作中創造新的價值,這便是試水“社群經濟”。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龐大的人群團結起來,往往容易產生巨大的商機和戰鬥力,羅振宇經營的這個社群,不但為他的創業提供了豐厚資金,遇到圖書出版,一分錢不花,也有社群成員自願攬下校對的任務,還有很多主動請纓表示可以幫著畫海報、談合作……“社群經濟”並不是一味讓會員付出,為了更好地經營社群,羅振宇的團隊將與會員相關的事宜都賦予了特殊的稱號:“羅利”指的是《羅輯思維》的會員福利,“羅絲福”是指《羅輯思維》的粉絲福利,“會來事”是會員來信有事的簡稱……在這個社群裡,會員可以徵婚、找工作、環遊全國……無論多離譜的想法,只要好玩,總會有人幫助你去實現。除此之外,羅振宇還特別在乎“團要”:藉助商家贊助反哺會員,畢竟這麼大的社群,廣告效應和口碑效應是任何商家都不敢小覷的,於是中秋發月餅、讀書卡、各種團購,樂視的10臺大電視、20臺電視盒子,黃太吉的10萬份煎餅……用順豐優選贈送的2000箱荔枝,《羅輯思維》組織全國會員舉辦了荔枝宴,靠巴夯兔餐館的老闆請客,200名四川籍會員吃上了霸王餐,如今,聽說會員想去某地旅遊,馬上就有企業願意給社群出錢,分分鐘就籌集起來了。對此,羅振宇不無得意:“一群人團結起來佔其他人的便宜,這就是社群的邏輯。”

靠越來越大的影響力,2015年底,羅振宇和他的團隊推出了“得到”,一款提倡“碎片時間終身學習”的手機付費應用,隨著吳軍、萬維鋼、和菜頭、薛兆豐等大咖的陸續入駐,“得到”的用戶迅速突破700萬,專欄銷售近200萬份,銷售額輕鬆破億,讓羅振宇也成了“知識經濟”的標杆人物之一。當年底,《羅輯思維》完成B輪融資,柳傳志、俞敏洪都成了羅振宇的投資人,公司估值13.2億人民幣,靠三寸不爛之舌,羅振宇終於成為自媒體圈內的首富。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2016年底的一場一億元錢的演講再次讓世人目瞪口呆:羅振宇以《時間的朋友》為題在水立方做跨年演講,他決定《時間的朋友》演講要連續做20年,當時出售的20年演講聯票價值高達4萬元,結果聯票賣出了400多張。如此的成績讓人們不得不感嘆:當真稱得上一字千金!

《羅輯思維》的製片人杜若洋透露:羅胖手機裡從來不存自己的相片,也從來不看自己做的節目,不會為自己保存點記憶和榮譽,沒有任何懷舊情結。當這一內幕被人們得知時,往往片刻的驚訝後便是由衷的欽佩:沒有絲毫自戀的人,才會永遠盯著前方,把別人當成學習的榜樣,才會保持對這個時代敏銳的嗅覺。也正是這樣自媒體時代的佼佼者,才會鄙視一切陳規陋習,明明走在時代的前沿,還要逼自己生活在未來

想靠自媒體賺錢嗎?學學這個人是怎樣成為自媒體“首富”的

因為始終站在知識收費的風口浪尖,人們對羅振宇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罵他靠一顆黑心打造起了金錢帝國,有人贊他名利雙收,影響了數以百萬計的人重燃了無數人讀書學習的熱情。

不知道大家對羅胖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也可以點擊關注和小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