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们是这样研究食物的

原来他们是这样研究食物的

作者丨乘梦 主播丨阿成

西红柿炒鸡蛋是大家都喜欢的菜肴,不仅色彩鲜艳,极具美感,而且营养丰富。

如果要研究这道菜,家庭主妇会关注具体的做法;营养学家会关注这道菜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历史学家会关注西红柿的来历。

对于同一道菜,不同的人关注的角度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那么,对于人类学家来说,他们又会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菜肴呢?

各位书友好,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开始《烹饪、菜肴与阶级》这本书的共读,建议阅读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

原来他们是这样研究食物的


早在19世纪,人类学家就开始研究食物。他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功能的方法、结构的方法、文化的方法。

杰克·古迪在本书中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功能的方法。

有人认为,共餐即一起吃饭,在建立和保持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作用。

比如,我们去参加一个聚会活动,很多与会者,我们可能都不认识,但是当大家坐一个桌子上吃饭的时候,彼此间的某种关系就得到了默认。在就餐期间,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链接更大的人脉圈。

持功能方法的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食物激发情感的功能上。

但是杰克·古迪认为,功能的方法忽略了行为对行动者的意义。

比如我们前面举的参加聚会的例子,可能我并不喜欢那些人,也并不喜欢跟他们一起吃饭,并产生联系,只是碍于面子,无法拒绝主人的邀请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学家的那些关于共餐的解释就曲解了行动者本身的意思,把自己想当然的认识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原来他们是这样研究食物的


运用结构方法的研究者没有把关注点放在食物和情感的联系上,而是放在食物的特征上。

比如食物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说白了就是本地产的,还是从外地引进,或者是进口的。

以西红柿为例,它最初的产地是南美洲的森林,后来才被各国广泛种植。那么,对于英国菜肴来说,西红柿内生、外生的定义,就需要分时期来研究。

这种二元模式的研究不具有普适性,针对不同的时期、地域和阶级,食物的属性无法达成一致。因此这种研究模式不具有包容性,是偏狭的。

于是他们又从食物的烹制过程来研究,将食物的生、熟、腐烂三个属性构成一个食谱三角。

我们能够把生食做成熟食,是文化和技术发挥了作用。如果把生食长久搁置,任其腐烂变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参与,是自然发挥了作用。

但熟食也会腐烂,这显然也是自然发挥作用的结果。

从腐烂的最后结果来看,这个过程中的熟食所体现的人类智慧就被忽略和掩盖了。

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最关键的人类参与过程忽略掉,那么这项研究就显得没有意义。

原来他们是这样研究食物的


还有一种研究方法是文化的方法,他们关注食物的象征意义或者隐喻的部分。

比如《红楼梦》第六十四回里写到,贾琏向尤二姐讨槟榔吃,二姐说:“槟榔倒有,就只是我的槟榔从来不给人吃。”在这里,槟榔是男女交好的信物。

再比如,基督徒做弥撒的时候,面包和葡萄酒也各有象征意义。面包代表着耶稣的身体,酒代表着耶稣的血液。

但这种象征也有自相矛盾、本末倒置的地方。耶稣的身体里肯定有血液,但面包却无法囊括酒。

再举个例子,番茄在很早以前被认为是有毒的,没人敢吃。后来,出现了第一个敢吃番茄的人。在中国,我们可以把这位勇者叫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了解“螃蟹”象征意义的人,就很容易糊涂,为什么番茄变成了螃蟹。

因此,无论是功能的方法、结构的方法还是文化的方法,对于食物的研究都显得偏狭,但这些方法并不是没有意义。

杰克·古迪认为,要想做好这项研究,就需要从原材料的生产、分配、食物的制作和消费的整个过程来考虑。

人类的文明飞速向前,离不开每一位不断探索的先驱者,他们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可供接力的棒子和前进的方向,后来者才能飞快奔跑。

各位书友,今天的共读到这里就结束。说起食物和菜肴,我们听说过川菜、粤菜、法国菜、日料等等,就是很少听说非洲菜。

那么,你知道传统的非洲人都吃什么吗?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