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們站在“蛋糕”上指揮交通|交通文化

那时候,我们站在“蛋糕”上指挥交通|交通文化

這是一張攝於20世紀80年代的黑白照片:在杭州最繁華的延安路體育場路口(武林廣場南側),有位身材高大的交警站立在指揮台上,用有力的動作指揮交通。馬路上大部分都是自行車,只有一輛過路的大貨車,看不見一輛小轎車。

照片中這位交警叫俞長春,已經退休。他從警34年來,一直在杭城路面執勤,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的變化、交通管理裝備的不斷升級。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俞長春的講述——

1982年12月,我從南京軍區後勤部門退伍,進入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成為一名光榮的交通警察。現在的交警支隊,那時叫大隊;現在的中隊,那時則稱小隊。我入警後被分配到下城交警中隊一小隊工作,轄區包括慶春路上的眾安橋、菜市橋一帶,是杭州城裡最繁華、交通最繁忙的地方。

上世紀80年代的慶春路很狹窄,只有一個車道,也沒有劃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人和車子混合通行。當年馬路上絕大多數是自行車,除了3路、8路公交車外,小轎車非常少,基本上來自公家單位。現在的紅綠燈是電腦統一控制的,而當時的紅綠燈全靠交警手動控制,控制器很像西瓜,交警站在馬路上,看到東西方向或者南北方向需要通行,就把開關扳一下,把這個方向的紅綠燈調整為綠燈,時間長短全由自己現場控制。

80年代的交通法律法規不像現在這麼完善,交通事故也非常少,不過明確規定騎自行車不準帶人。當時執法環境比現在單純,群眾非常配合交警執法,一些騎自行車帶人的群眾眼尖,遠遠看到路口有“白帽子”(交警執勤戴白色大簷帽),就自覺讓後座的人下來;偶爾也會有騎車帶人的群眾被我們發現,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後,要處以一元錢的罰款。

當時像我這樣的交警每天要值四班崗,從早上6點半到晚上8點半,每隔兩個半小時就和同事換班休息。當時執勤可沒有對講機之類的裝備,道路上也沒有監控,交警離開隊部到馬路上執勤後,小隊領導就不知道每個人的動向了,但是大家都認認真真地工作,極少有人開小差的,精神風貌也很好。

1985年前後,我開始在體育場路延安路路口執勤。上級部門給我們安裝了指揮台,有兩層,將近一米高,刷了紅白相間的一道道油漆,看上去很像生日蛋糕,我們都把它叫做“蛋糕”,我站在“蛋糕”上可以看到公交車的頂棚;指揮台中間還插了把大遮陽傘,執勤條件比過去有了改善。後來,馬路上開始安裝自動控制的紅綠燈,不過它們的“智商”還是不高,有時候仍然需要交警在邊上手動控制。

80年代末90年代初,杭州城裡出現了一批先富裕起來的人,裡面有不少人是在紅太陽展覽館旁邊(即現在的武林廣場)擺攤賣服裝發的家。有的“萬元戶”就買了桑塔納,一輛車就要9萬多元,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了。由於當年汽車少,私家車更是難得一見,因此汽車號牌只有全數字的4位數。私家車都是“9”字開頭的,比如浙A9×××,當時也沒有保險,一旦出事故就要司機自己掏錢賠付。

有一次,我在清泰街附近執勤,有輛私家小轎車和自行車發生了碰撞,引來了很多人圍觀。雖然兩邊都沒有什麼損傷,但是騎車人因為擔心賠大錢,嚇得臉色都變了。司機看了看車子,告誡對方:“我買來這輛車很貴的,你賠不起的,以後騎車小心點!”

90年代中期,上級部門給我們配發了警用兩輪摩托車。每次我們開出去巡邏,總能吸引很多人羨慕的目光。我開上警用摩托車沒多久,就在艮山西路上遇到一個婦女,她的兒子突然生病發高燒,急得團團轉。我瞭解情況後,馬上讓她抱著孩子坐在後座,一會兒就把她們送到了省婦保醫院。像這樣服務群眾的事情,我做了不少。

我參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34年,見證了杭州的變化——城市越來越繁華、馬路越來越寬闊、汽車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感受到交通管理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種各樣的先進裝備開始使用,交警在城市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離開了交警,那麼城市交通是不可能正常運轉的。我為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喝彩,為當年選擇的從警決定自豪!

俞長春,1961年出生,杭州人,1982年退伍後進入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工作,先後供職於下城交警大隊、江干交警大隊等單位,在路面連續執勤34年,於2016年提前退休。

來源 | 平安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