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大家好,我是看电影不等到黑屏不走的电影控花拾三,今天来大家走进《无双》这部电影。

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说实话,在很多的95后和00后眼中,周润发和郭富城就像是上个年代的传奇——光辉而遥远,耀眼的要命却也遥不可及。最初仅仅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走进影院,于是,在今年十月,我第一次领略了人们口中的“港片时代”。

这是第一次,在看过这部的电影之后,我没有办法下笔——即使我原本去看电影的目的是写出这篇影评——因为在整部电影中,所有我曾经认为的不合理,到后来都变成了精妙无比的设计。

不敢说完全读懂,老规矩,我们从角色说起。

吴复生(周润发饰)

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抛去警车司机的角色不提,我们首先来说一说被很多人视为“李问的第二人格”的“画家”。初见只觉得举手投足悠然自得,可是偏偏,他能做到多优雅,就能做到多狠辣。

他聪明健谈守规矩,他也决绝狠辣不留情。这个“主角”,不管到了谁的人生里,都要做主角。

他说“假画”是“像真画”,他说李问是一个艺术家。

开始时我看不懂吴复生对李问超乎常理的信任,看不懂吴复生的很多决定,很多选择,很多对策。直到后来,警车司机“吴复生”被按在地上的那一刻起,我才明白,为什么前半程有那么多讲不清的逻辑,原来,李问追随的,吴复生信任的,一直都是李问自己而已。

大概,一个人只有面对自己,才能将所有的质疑剖析的淋漓尽致。谁能想得到,一个让李问“仰视”的“主角”,就是他自己。

李问(郭富城饰)

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我们不难看出,李问的挣扎,纠结,怯懦,也不难看出李问的果断,英勇,霸气。

诚然,挣扎的李问是真实的李问虚构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李问虽然都只是一部分,却也都是真实的李问。

可能,人就是生而矛盾,却又必须活得心安理得。

文弱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李问,极力否认着多么渴望与阮文相见,霸气如斯杀伐果决的李问,激励劝说着自己,要将阮文追到手。相互劝说着的李问,像极了每一个人内心挣扎时的缩影,既不能说服自己,又要想法设法心安理得。

若是单说李问,怕是三天三夜也有的说,太大,太复杂,太深奥,太晦涩,太多思考,也太多难过。

整部影片中,最欢快的配乐出现在李问跟在吴复生身后制造假美钞时,本应该是最紧张,最了不得的大事,反倒成了整部影片中最轻松的部分,大抵,一个小人物突然拥有成为“主角”,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心境里一定是奔跑着向上且无所顾忌的。

秀清(张静初饰部分)

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秀清在成为阮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那句,“我想听。”

我想听,想听这个在我身边的男人,这个救了我的男人,这个把我一步步带回来的男人,这个爱着别人的男人,这个把我当做替身的男人,究竟能讲出怎么样刻骨铭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究竟在他的世界里,我这个代替他情人的“背景板”到底做的多悲哀。

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其实就算抛开剧情不提,从抢劫变色油墨的那一颗子弹开始,看到周润发手握双枪,我就突然意识到了港片中“暴力美学”的真正含义——明明有时不甚悲怆,却能激动到热泪盈眶。

我没看过太多港片,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港片都带着一次接一次的巨大反转,但是这部影片越看到后来,才越来越发现构思有多精巧。我们判断一件事的真假,往往在于,在某个背景下,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存在,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大概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可是,“如果连背景都是假的呢?”

无双:重燃深刻思考与暴力美学的“港片时代”

我是想做影评的电影避雷针花拾三,有什么想看的电影,欢迎留言或私信,转载请联系,每一条都会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