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说:“君子以虚受人”;“人道恶盈而好虚”

《周易》中说:“君子以虚受人”;“人道恶盈而好虚”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一定是一个时时处处都能将自己置于最“低位”,而对于有别人的置之不理或是不可理喻,无论是在何时何地,还是能够保持以礼遇与其相待。这就是一个人的“谦虚”,或者是叫“谦逊”、“谦恭”吧。而与此相反的则是“娇傲”、“无拘无束”等等的所有不好不良的行为吧。即所谓的自以为是或者是自满自大,和自我炫耀等等吧。时时处处都要以居高临下的姿势和姿态去藐视和莫视并目空世间的一切、即是人们常说的什么桀骜不驯啊、或是什么放荡不羁啊,或者是一个什么非常有个性的人。请想有那个人愿意和一个持有这种不好心态和不良行为的人相处呢?和这样一个心态的人同样去看待和对待别人的人和平相处呢?请想这样一个趾高气扬、又自以为是的人,随到之处只会是指手画脚、或是高谈阔论的人,人们在背后一定会说:这个人肯定是一个缺少教养与涵养的人。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涵养、又有道德意识的正仁君子呢?其实就是得要在平日里的生活中,在时时处处都示虚心于人前,那么只有时时处处都能做到,那才真的有可能受到和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和敬佩,所以说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在任何时侯或是在处理任何事情上都不能和不要忘记了,自己一定要做到谦虚和谨慎。

《周易》中说:“君子以虚受人”;“人道恶盈而好虚”。《尚书.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我们从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兴亡的史书《左传》中我们看到也有很多类似的论证如:“卑让为德之基”等等的至理名言。我们再在《诗经》中也能找到有如此雷同或很近似的话语如:“温温恭人,为德之基”等等等等吧。

我们再从老子的《道德经》中看:“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它的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不固执己见的人,才能看的更明白;一个不自以为是的人,才能明辨是非;一个不自我夸耀的人,才能建功立业;不自大傲慢,才能更长久。”又曰:“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即是“要自知,但不要自我表现;要自爱,但却不要妄自尊大。”其实这些话不都是在教导人们要曲己以尊于人,万万不可有自高自傲自满的心。

再在《论语.学而》中也有云曰:“吾日三省吾身”之说,说这话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它的大概意思是说要经常做自我反省,反省自己曾经的过失。试想如果是一个自傲自满之人,又怎么可能会去试着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曾经在那个地方有什么不好和不对之处呢?他还曾说过:“能力强的却向能力弱的人请教,学识丰富的却向学识匮乏的人请教;有学问的却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经纶的却像是一无所有一样,别人在冒犯自己的时候却又好像是没事一样的从不计较。这样的人,只有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叫(颜回)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汉末的思想家徐干曾说过:“人的品德就如同一个器皿一样,器皿空了那才能装进去东西。”所以说一个真正的正仁君子应当永远保持和时时保有一个时时处处都能虚心和恭敬的心与心态,不要自己以为自己是有如何的了得,和怎么样有着超过群人之才,而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心。那么我们在平时日常的生活中,是不是应该在时时处处都能持有一个谦虚和谨慎的心呢?只有才能看到和想到别人也有许多许多的优点和长处;并且时时处处都在寻找和深挖着自己所有不好的心,才能在表像的现实中找到并抓住所出现所有的缺憾和不足。那么才能去掉它,只有这样的一个人,别人才会才有可能和真的愿意去帮助你、和去教导你。

汉代著名的儒者刘向,他在编辑的《说苑》一书中,记载了孔子由观周庙中看到的一种空时倾斜,注入一半水时持平,而灌入满水时就倾覆的器皿(欹皿),从中而得到并悟出了“恶有满而不覆者”的启发故事。并且借着子路之问,从而又进一步引申引发了关于孔子的“持满之道”和每当在“挹而损之”和如何才能“损之”的循循善诱的一番论证的明辩议论。即所谓的“挹而损之”,就是从灌满了水的器皿中再舀出一些来,使它不至于倾覆。

唐时的魏征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古人云没有人不肯是善始的,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善终的。” 记得曾经认识的一位有一定道德修养的大哥哥,就曾经引用过孔子说过的话来说:其损人之道的实施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内容,只不过是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或者是在平日里的时时或者是在处处都能和都要有“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暗”。其实真正能做到这些,那就可以叫作是“损而不极”,即保持了一定的空虚,而又不是满到了极度。当年的孔子就曾经十分肯定地说:“能行此道者,唯至德者及之也。”其实就是说明要在时时更要在处处都能保持和保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心,并且都要能做到那才能才算是一个真正得到得道之人 。

《易经》中也说:“以蒙昧来修养贞正之德,用藏智于内的办法来治理民众此乃上上之策。” 我们再从名言警句中看呢:从某种意义上讲:解读的人生,即是对人性理性认知的再认知。如果能够潜心而形能上者,此皆谓之得“道”也;专形而能下者,谓此者能多为之则“器”也。我们再追踪这位历史老人的痕迹,再寻着这位有思想有道德理念者的心路与思绪去思去想,那才能和才会从中真正的体会和理解到什么才叫哲人如山,什么又叫哲理似海;如果我们能在时常的生活中保持和持有谦虚谨慎的心态,再与其再去交流和再去对话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才会和才能理解它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才能真的理解和明白的知道什么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果说一个生命真正能够领悟和体悟到并能做到此道此理的话,那么将来的这个人的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人他要变得有怎样的心胸和心量才能真正的是及地得呢?唉,相比之下真的是深感惭愧呀!看了这么多年的好书,而现今现在自己的心胸、心量,它怎么就不能在时时处处都做到并做的更好呢?其实在过去的一些个老人和一些个人修养有道的人都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文化层次高的人又有了一些修养道德的人,怎么能和平常之人同样去对待和看待同一件事情呢?惭愧的是小曾经有的所有不好的心,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很多,只是现在比之以前是要少了许多和淡了许多许多,但我相信的一句歌词是:“明天会更好!”其实所有能够体现来的不好的心,它也是人人都有和可能有的,因为它是人性共性的最弱处吗;不光是小有,就连博学博才的好多博友们也都可能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说白了就包括所有的所谓自认为如何高级生命的人吧,只是或多或少的肯定都会有一些的,也许只是没有受到外在环境的触发而已,可能就不是那么太明显或是不太显眼罢了,因为它是所有人性共性的弱点和弱性吗?就跟一个人的惰性一样!虽然它是那么的不好;毕竟是跟随着我们好多年了吗,还得好好的善待让它们都回到它们原来生育生养的地方吧,因此何必又要发狠和发恨它们呢?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多年的慢慢积累添加的过程。所以用邓丽君唱的一句歌词送给它们吧:“让它淡淡的来,让它好好的去。”那就是善始与善终,何必是怀着刻骨的仇恨仇视?最多和最大的表现就是我肯定不会再要了呗。何必还那么激进呢?!其实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什么才是一个真正君子的风度和他所能拥有的博大而又了得的胸怀、胸襟和胸量呢?这些也只有有着博大胸怀(虚怀若谷)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好和做到。(容天、容地、容世间的万事与万物)您说是不是呢?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很多博友们会有些异议:“如果这样做的话是不是也太虚伪了?请博友们再想一想,有那个人会愿意同一个说什么什么他都行,没有什么他是不知道的;处处都体现着是唯我独尊的这么一个人,又有谁会愿意去亲近或去靠近他呢?又会有那一个人会很烦或并不愿意和那些个虽然谦虚,但做事时却是很谨慎,从来是不骄不躁的人来往呢,还会有很烦他们更近于自己的吗?也可能有,但是这样的人可能确实也是太少太少的了”其实这篇作文花费了小很多的时间;但它都是利用了人们都在午休之时或是休息的时候一气而呵成的。因为这段时间是人的主意识最容易放松,最容易头脑松懈,而且是最容易不清晰或明辩的时间吧,而且是最容易主意识处于模模糊糊状态的时候。而当初只是想到了要节省时间的正面了;然而却忽略了负面的效应产生的结果。那么现在的这个一气的呵成,是不是都在强化和锻炼它更增加和更增强呢,那么自己头脑中的好意识的存在的越多;那么这时的强化完成,是不是就会在此时使那些个不好的意识越来越少越来越淡越来越弱了呢;那么这时这些个好的是不是会越来越多了呢?那么越来的越多,越来的越多是不是就能就会抑制住很多个不好的意识呢,不就不让它再在现实生活中有存活和存在的机侓了呢,那么那个人的头脑里是不是就像是一个器皿储存着的都是好的意识了呢,它是不是就会是更多更大和更强了呢,那么随时随地是不是都是有非常清醒和明细的思想意识呢?再学习先人那样把不好的都像舀水一样再舀出来,那么是不是还能再装好的呢?时间长了剩下的是不是就都是好的呢?(因为几次的失误和失策大都可能是在这个最容易松懈最容易模糊的时候吧,当初只是想到会节省很多很多的好时间,然而却忽略了,这时是最容易出现不经意之时,那个失误与失策的机侓可能就大了许多)说到这也许有博友们会说:所有的说词都是为自己开脱找说词而已。

其实确实是这样的,无论现在说的是多少吧,它也都只不过是过去了的事,其实更痛惜的是失去了的时间,那个钱财失去它可能还能再来和再有;而那个时间的失去了,那它可是永远都不可能再回和再有的。而现在最大的收获是暴露了它,使所有不好的心都袒露在外,因为不是也还有许多获得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吗,所以才总结出了这些个人失与得的思想理论的获得吧。在今日晨练时把那个哑铃的重量也加了六公斤,得给自己加加码了,因为过去的那个标准它已经不能适应随时随来的多样变化了,再得把原来心性的容器换个更大的,使它能够适应任何考验,然后再就是慢慢的把所有暴露出的不好的心去掉它,不是还有这些个获得和获知的理论基础做垫底吗,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才能使它实施在现实的生活中,如何才能使它得到更加深和更加强呢,并能使它成为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呢?那也只能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时时都提醒和警醒自己,努力争取做到更好吧!其实那些个所有的不好,现在也许只是很淡很弱的了,或是很少很小了;但是如果环境再有一个适合的条件,再给它以触发还是有可能的,其实所以说一个人一时的没有,也可能只是暂时是没有罢了,因为它并没有更扎实更厚实的基础做保证啊,所以为了能更清醒和更清晰,或者是在时时处处都能够得到提示或是提醒吧,所以小还是谨以此篇作文作为来自律自勉的警言和警句吧。此后更应向先贤们或者是智者的博友们看齐!如果还有感兴趣的好博友也有此心愿的话,那咱们就约好了同心同路齐步去同行并同走吧,相信您一定会愿意坚持再走下去的,因为这些不都是要我们做一个好人和做更好的人吗,难道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的吗,难道这些还不能是再继续和再坚持的理由吗?谢谢您的理解!更谢谢您能够的坚持的不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