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停運!涉嫌違法!多款軟件一夜崛起!

自從浙江樂清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一案後,社會輿論譁然,經不住輿論的壓力,滴滴出行啟動安全大整治,從9月8日到9月15號,暫停滴滴所有夜間打車服務,此舉讓全國多地陷入“打車難”“”“打車貴”的境地。

滴滴停運!涉嫌違法!多款軟件一夜崛起!

打車難導致“黑車”重返並抬價,杭州夜間黑車8公里多的路前一天開價100元第二天就漲至150元。黑車一夜冒出幾百輛,瞬間回到了幾年前沒有網約車的情況,全國一片哀嚎,夜間回家的人,再也沒有網約車的便利,路邊的黑車司機,悠閒的等著夜間焦急回家的人兒,黑車司機的“一口價愛做不做”,讓人無可奈何。

面對不少人表露出的對滴滴深夜運營的懷念,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對外表示,無論從安全保障角度來說,滴滴夜間停運的這種做法都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根據2016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一條的規:“網約車平臺公司暫停或者終止運營的應該提前30日向服務所在地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報告,說明有關情況,通告提供服務的車輛所有人和駕駛員,並向社會公告。”對照這一條例,滴滴單方面停運其實涉嫌違反規定。

也是一夜間,小眾打車軟件開始冒出頭,嘀嗒打車,快狗打車等也冒了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嘀嗒打車跟早期的滴滴打車也是一類貨色,仍然把順風車描繪成一個偶然的社交場景,一次意外的邂逅,並帶有強烈的兩性社交引導傾向。

這值得我們反思,對待滴滴打車的態度是不是過於一邊倒,中國的互聯網走在世界前列,滴滴作為探路先鋒,一棍子打死的方式是不是值得再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