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1998年临近春节,父亲带着我在老家小县城的人民影剧院看了场电影,记得那是冯小刚第一部贺岁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电影主线欢快活跃,观众们被“不想吃龙虾只想吃苦”的尤老板和“打死我也不说”的胖厨子逗得哈哈大笑。然而不知为何临近结尾时影片突然悲伤起来,葛优饰演的姚远对着鹅毛大雪说了一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这句话一直深深刻在我心头。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20年时光转瞬而逝,当2018年最后一天我从老家车站出来时,同样的鹅毛大雪漫天飞舞。一丝突发奇想萦绕脑海,如今那些光鲜的汽车大佬20年前又是什么样呢?

吉利汽车 李书福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1997年,李书福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摩托车制造经验,但汽车制造领域除了靠着自己不错的钣金手艺独自一人敲打出来的“吉利一号”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经验了。靠着卖冰箱、卖装饰板材、卖摩托车赚来的1亿元资金,李书福大着胆子宣称要投入5个亿来生产汽车,却遭到一致嘲笑,很多人认为这个人“疯了”,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政策,如此冒进和“自杀”有何区别?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面对质疑李书福丝毫不为所动,他跑到浙江台州临海县建起一个占地面积超过800亩的制造基地,名义上说要生产摩托车,实际上整日琢磨如何造汽车。然而造汽车比造冰箱、摩托车难多了,再加上技术和人才难以聚集,汽车梦一度搁浅。为了鼓舞士气李书福说出“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这样的豪言壮语,然而这句话被国内汽车媒体整整嘲笑了十多年。

1998年8月8日,第一辆吉利“豪情”在临海工厂正式下线,但剪彩仪式异常冷清,原因很简单,李书福并未拿到汽车“准生证”,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辆车并不合法,很多人不敢来。知情人士透露:“他摆了100桌,向外界发了700张请柬,结果90多桌宴席都空着没人吃。”

长城汽车 魏建军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1990年26岁的魏建军从因车祸意外过世的叔叔魏德良手中接过了长城工业公司。当时的长城工业公司只有60名员工,总资产300万元,亏损200万元。年轻的魏建军虽然在北京通县微电机厂、保定地毯厂、太行水泵厂工作过甚至做过厂长,但对造车他并无经验。然而了解他的邻居却说,这孩子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之后两年长城汽车主业以冷冻车、石油运输车等改装车为主。1993年魏建军瞧准轿车市场,依靠自己改装技术再配上外购的底盘,手工拼装成第一批长城轿车。然而不久之后《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汽车产业开始实行“目录制”管理,民营企业生产的“长城轿车”自然上不了目录,上不了牌照。这对魏建军和长城汽车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上帝替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长城轿车上市失败却积累了造车技术,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魏建军发现皮卡市场竞争对手较弱!于是,长城汽车决定生产一款10万元左右,优质价廉的皮卡车。他们从四川绵阳采购发动机,从河北唐山采购变速箱,依靠之前轿车积累的底盘经验,首款实用的长城迪尔正式下线。魏建军又采取远低于国外品牌的低价策略,让迪尔的销量成倍上涨,上市第一年就销量破万,1999年第100万辆长城皮卡正式下线。

比亚迪集团 王传福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王传福是个苦命的孩子,13岁父亲去世,15岁母亲去世,留给兄妹8人的只有4间茅草房,甚至最小的妹妹都只能无奈送给亲戚抚养。贫苦的条件让王传福几乎没有留下年轻时期的照片。好在大哥用坚强的臂膀撑起了天空,王传福得以上学并考上中南矿冶学院,4年后又成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硕士。毕业后,24岁的王传福留在了有色金属研究院,并且很快就获得参与“碱性镍铬镍氢二次充电电池”课题的机会,一举奠定了他在动力电池研究方面的权威地位。26岁破格提拔为研究院副处长,27岁出任深圳比格电池总经理,作为一个山沟里出来的孩子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然而王传福并不满足,1995年他发现一部大哥大的售价大约2-3万元,而电池成本就占了近10%,由此判定电池行业将出现井喷,“如果人手一部大哥大,那电池市场会有多大?”于是王传福向表哥吕向阳求助,虽然吕并不看好电池产业,但鉴于王传福可靠踏实的人品,依旧借出2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1995年的250万元,可以在北京买25套100平米的商品房。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7年后王传福的比亚迪在镍镉电池领域排名全球第一,镍氢电池领域排名全球第二,锂电池领域排名全球第三,比亚迪的对手只有松下和LG等世界级巨头。电池领域的巨大成功为后续比亚迪进军汽车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福耀玻璃 曹德旺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1984年曹德旺到武夷山游玩,归来途中他为母亲买了一根拐杖,当他扛着拐杖准备坐进小轿车时,司机训斥说:“你小心一点,别碰坏我玻璃,几千块一块呢!”曹德旺一开始不相信,然而回到家后转了几个汽修厂,发现司机并没有说谎,这暴利让曹德旺惊的目瞪口呆。于是,发现商机的曹德旺在1987年成立了福耀玻璃,之后汽车玻璃的成本从200元降到50元,售价也从几千降至几百。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1995年的福耀玻璃已经成为一汽、东风、北汽等重量级汽车巨头的供应商,并且占据当时市场40%以上的份额,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家挂牌上市的玻璃企业。然而企业做大后原本落后的管理制度成为企业进步最大的绊脚石。同年,曹德旺飞赴美国学习考察,引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聘请专家担任福耀玻璃董事会独立董事。1996年,福耀又引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让董事会重视发挥独立董事、各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公司决策中的作用。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然而福耀玻璃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1996年曹德旺想借助国际力量实现企业“走出去”,于是和法国圣戈班合作成立万达汽车玻璃。后来才发现,对方只不过是将福耀玻璃当成全球布局中的一颗棋子,同床异梦的合作只维持了不到3年,福耀玻璃在从未有过的亏损中度过了1998年。然而正是这次失败的合作为福耀玻璃奠定了后期腾飞的基础。

力帆集团 尹明善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1992年“轰达研究所”成立,虽然这个名字如今听起来带着浓浓的山寨味儿,但为了它,55岁的尹明善将自己之前攒下的20万元当成启动资金全部投入了第二次创业。和他一起的是9位员工与租来的不足40平米的生产场地,尹明善雄心勃勃地告诉每一个人:我们的理想是造出全中国没有的发动机。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造发动机不是一句口号,精明的尹明善早已摸到门路。当时摩托车市场热浪滚滚,但发动机一直是瓶颈,国内只有50ml和70ml两个型号,其余大多从日本进口。而当时摩托车巨人“重庆建设集团”受制于大锅饭体制,虽然能够生产足够配件,但却不能提供充足的发动机总成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尹明善从建设集团维修部将发动机主要配件买来,自己装配成总成后再卖出去,成本1400元而卖价可高达近2000元。这是一条当时重庆市场无人走过的捷径,而建设集团对此浑然不知,其他小摩托车厂根本不敢想自己能装配发动机。公司业务最火爆的时候,前来订货的外地客商提前几个月就打来预付款,天天到公司门口排队取货,这让55岁的尹明善迅速成为摩托行业里的强人。

1998年李书福90桌宴席没人吃 曹德旺面临福耀第一次亏损!

当然精明的尹明善也想到建设集团生产的那部分零件是定时炸弹,一旦停止供应,轰达业务就会陷入停滞。所以在卖出第一台发动机总成时,尹明善就积极联系配套厂商寻找可替代的零部件,大约4个月后几个关键的零件被制造出来。当建设集团一夜醒悟并下令停止供应时,尹明善的公司早已学会自己走路。

虽然在后续的几年中摩托车行业竞争加剧,但在尹明善的领导下,到2001年重庆力帆集团以产销发动机184万台、销售收入38.5亿元、纳税1.136亿元的骄人业绩超过嘉陵、建设两大老牌摩托车巨头,成为重庆摩托车行业的老大。

写在最后

这就是20年前汽车大佬们最初的样子,他们有的意气风发、有的失魂落魄、有的无所适从,但都没有放弃对未来的信念,最终带领他们走向成功。

人生最有魅力的并不是享受一生荣华富贵,而是不知道明天会有多么精彩的事情发生,所以你怎么知道下一个20年独领风骚的不是你呢?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