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考(中篇)希望的田野上也需要行动

广安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考

中篇

上集发布了希望的田野上需要情怀与乡愁。

本集发布希望的田野上也需要行动。

希望的田野上也需要行动

突出"谋",中药材产业大有作为。

据资料得知,在我国约有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然而中医药在治疗"未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国人健康意识开始觉醒,对养生保健类需求增加。养生保健靠什么?滋补煲汤、参类蛇杞、花果茶饮这些东西其实都是药材。并且很多药材品种不仅是滋补煲汤、茶饮药酒方面的原材料,而且相应许多根茎类、花果类、种子类药材,亦可以提取淀粉、色素、果胶等作为食品、饮料的辅助材料。因此发展中药材潜力无限。

中药材作为乡村振兴产业扶贫扮演重要角色。全国大背景下大宗粮食我国的种植成本比进口粮食到岸价都还要高,水地资源都不能支撑起粮食生产。在丘陵山区地貌环境下,除了种植水果、就是药材可作为选项外,恐怕额外选项不多。

着力"推",因地制宜选品种。

记得刘安柏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说:"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适度规模"我深有体会:广安市地形呈扇形分布于川东丘陵与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属于 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盆周延伸地带。纵贯于东南部的华蓥山脉将广安市分为两大地貌单元。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中西部为丘陵区,地表起伏不大,沟谷纵横分割。丘陵地理条件,就决定了机械化种植作业不能向北方那样,即便金土地整治后的土地,机械化程度也非常低下。

同时,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业主叫当地农民来做工,简直是担心受怕。就拿自己基地来说,常年做工的8位老人,有5个满了70岁,在背喷雾器时担心摔倒,太阳稍大就担心中暑,在扦插吴茱萸条子时常眼花插倒......

因此,在选定种植品种时,要结合实际。经自己探索实践得出:1.吴茱萸、花椒、连翘生长势强耐糙、管护粗放,适合丘陵坡地种植;2.黄精、半夏在半阴半阳肥沃土块上,长势表现较好,还可套种到吴茱萸、花椒里。3.草珊瑚能较好生长在海拔400-1000多米的树林下,本人在邻水县新镇、石滓发现野生资源,较为适合林下种植。

这几个品种涉足到药食两用养生类,抗病毒类,调味品类。

做实"引",带动发展模式引领。

品种选定,如何引领发展?个人认为两个模式具有操作性。

一是业主流转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种植,做好示范带动。

二是"保姆式"经营,实现种的下去、长的出来、见的到效益。土地不需业主承包,农户自己跟着公司发展药材品种,农户种好后,业主管护指导、回购。要实现这个模式需要有较强实力的公司入驻。

广安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考(中篇)希望的田野上也需要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