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感受一下当前的亚洲楼市现状:香港12月住宅销售再度腰斩!新加坡房价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悉尼房价较2017年峰值时大跌超10%!虽然各地区“跌点”不同,但仍有共性——借贷成本上升、政府监管力度加大、股市动荡。

终于,亚洲楼市也正式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而由此造成的经济后果可能很严重。

全球评级机构标准公司在上个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较低的房价和较高的抵押贷款利率不仅会削弱消费者信心,还会影响可支配收入。彭博分析指出,尽管该地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下跌特点,但仍有几个共同点:借贷成本上升、政府监管力度加大以及股市动荡。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中国买家——这股力量如此强大的群体需求也在下降。

香港12月住宅成交量暴跌6成,成交金额腰斩


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香港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12月全港住宅销售总额仅为241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520亿港元,同比下降53.7%。

成交量方面,全香港12月住宅销售量大减至2060套,去年同期为5337套,同比下降61%,较11月环比也出现21%的断崖式下跌。


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从楼宇买卖合约数据来看,2018年6月住宅楼宇成交达到顶峰后,便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下行趋势。12月的合约数据无论是同比和环比,都出现大幅下降。不光是住宅楼宇,香港所有楼宇买卖合约数目也同步进入为期半年的下跌趋势。


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 房价指数已较高点跌近8%

追踪香港房价最权威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enta-City Leading Index)显示,截至12月28日,香港12月房价指数降至174.37,环比上月跌幅达1.70%;而11月的跌幅为3.43%。这已是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跌,为201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下跌。

与2018年8月17日的峰值188.64对比来看,香港房价指数已经下跌了约7.56%。


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根据中原城市分区领先指数显示,香港的不同区域中,房价跌幅最大的是新界(东),环比上月跌幅高达4.67%,新界(西)的环比跌幅也高达2.53%;九龙半岛的跌幅为1.88%,香港岛环比则微涨0.14%。

除了房价下跌、成交量和成交金额腰斩等现象,稍早前的地王流拍、买家毁约也已暗示了香港楼市寒冬已至。

2018年10月中旬,香港港岛山顶文辉道一块豪宅地皮流拍,市场预计楼面价合计6万至12万港元/平方尺(约合人民币57.16万至114.31万元/平方米)。这块至少60万一平米的顶级地皮,因出价未达港府底价而流拍。

与此同时,毁约退房事件不断增多。据香港房地产信息网站Data elements数据显示,2018年前10个月,香港已经出现36起购房违约案例,而去年全年仅出现9起。违约楼盘的成交价从490万港币到3980万港币不等,选择违约的购房者需交25万至200万港元的违约金。即便如此,宁可损失定金也要毅然退房,表明买家对楼市的认知正出现重大转变。

上述现象同时出现后,各大机构也纷纷看空未来的香港楼市。高盛集团在一份研报中预计,到2020年香港金管局将与美联储同步加息,届时香港楼市将出现15%至20%的回调。标普预计香港楼市12个月内会跌5%至10%。香港耀才证券甚至认为,未来两年内香港住宅价格跌幅或达40%。

  • 此前香港特首放话:不会救楼市

香港楼市成交量腰斩、房价开始大幅回调,香港楼市彻底“歇菜”的迹象频现。但即便这样,港府也并不打算“救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2月在出席《信报》及新城财经台主办的“香港经济峰会2019”时发表演讲称,近月楼市向下调整,但远远未能抵消2018年年初至今的升幅。她说,若有人幻想政府会出招救市,大可“悭番”(“省省吧”)。

林郑月娥称,楼市下跌有人认为是坏事,但她认为是好事。她援引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资料显示,自8月份物业价格跌3.7个百分点,但认为较年初、以及她上任以来,这些跌幅仍未抵消过去的升幅。其实在香港特首就楼市下跌发表“不救市”的讲话前,另一位特区政府高官就曾频繁对楼市下跌做出预警。

2018年10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撰文表称,展望明年,利率继续上升无可避免。陈茂波表示,这对美元汇率和全球息率都有影响,对一些发行美元债较多的新兴市场来说,挑战不少。而香港超低息的年代,不但结束,可能还会步入逐步加息,资产市场的风险不能忽视。

他警告称,正在供楼的市民,不少都已经感受到加息带来的额外负担。早前,本港多家银行又相继宣布上调新造楼宇按揭的利率,置业人士的供楼负担将会加重。

香港金管局此前也曾暗示,将结束长达10年的超低息环境。2018年二季度以来,金管局多次买入港币投放美元,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账户降到了2008年末以来的最低水平。收紧了基础货币,港币短端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逐渐收敛,与美元利差也在缩小,从而稳定了港币汇率,港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在了7.85弱方兑换保证下方。

但全面加息背景下,香港住宅按揭贷款利率上升,直接打压资产价格。去年9月,香港最优惠贷款利率上调至5.125%,住房贷款利率也创近10年来最高值,对高企的房地产价格构成直接的压力。

新加坡房价出现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

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作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之一,新加坡的房价在去年四季度出现了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下跌,而黄金地段房价更是下降了1.5%。

彭博把新加坡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归为政府的政策。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私人住宅价格下跌了0.1%,市区黄金地段的房价则下跌了1.5%,不过这一指数在2018年全年上涨了7.9%,创下八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新加坡研究主管Christine Li指出,新加坡当局为控制房价上涨而实施的“降温措施”,以及全球贸易摩擦和股票市场的波动,打击了高端住宅市场,此外,黄金地段缺乏新式住宅也是房价下跌的原因之一。

为抑制房价,今年7月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国家发展部和财政部曾发布联合公告表示,从7月6日起,新加坡将上调额外买家印花税(Additional Buyer Stamp Duty)税率5–15个百分点,并收紧贷款限额。新加坡政府称,该举措旨在使房地产市场降温,维持房价涨势与经济基本面一致。

公告称,在利率上升和住房供应面强劲的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控制,房产价格一味上涨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不稳定的回调。

新加坡《联合早报》当时报道指出,这意味新加坡公民购买第二套住宅的额外买方印花税将从之前的7%增至12%。购买第二套或更多住宅的永久居民,以及购买第三套或更多住宅的新加坡公民,现在一律缴15%的买方印花税,大幅高于此前的10%。报道称,外国人购买住宅所须缴付的额外买方印花税从15%调高至20%。

一直以来,新加坡政府都坚持认为其需要干预以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该国国家发展部部长Lawrence Wong曾表示,若当局没有采取行动,今年私人住宅价格涨幅可能高达15%。

其实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实施QE政策,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新加坡楼市。外资和外国人的涌入,推动了新加坡房价持续飙升,一跃成为亚洲房价第二高的城市。

2009年新加坡开市实施楼市管控,政府规定借款人每月按揭还款额不得超过收入的60%,同时对房屋交易征收高额印花税。管控措施之后,新加坡房价在2013年见顶,随后便开始长达三年的下跌。

直到2017年,新加坡对房地产市场的管控措施才有所松动。此前,若卖方持有房屋的时间不到4年就出售,则须缴纳房价4%到16%的印花税,2017年3月11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从即日起,该时限缩短到3年,印花税税率也降至4%至12%, 并放松了一些贷款限制。随后,新加坡房价也在当年第二季度迎来上涨。

澳洲房价创十年最大降幅

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CoreLogic 1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澳平均房价下跌近4.8%,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最大的两大州府城市、占到全澳六成成交额和四成成交量的悉尼和墨尔本,2018年房价分别下跌8.9%和7%;而与2017年的峰值相比,二者房价分别下跌11.1%和7.2%,悉尼自峰值的跌幅已经超过1989年-1991年衰退周期中房价从峰值到谷底的9.6%的跌幅。

另外,12月,全澳房屋拍卖清盘率连续数周低于50%,这意味着成交量的低迷,也释放出明显的疲软信号。CoreLogic研究主管TimLawless称,澳洲金融管理部门审慎监管局(APRA)的收紧信贷的措施是此轮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在2019年,“融资难”可能仍会是澳洲房地产市场改善的最大障碍之一。还有分析称,海外买家的减少、贷款利率的提高、房屋供应量的增加,市场对房价继续下跌的担忧等因素,都对房价产生了下行压力。

澳大利亚房价在过去的55年中涨了65倍,由于近年来海外买家的大规模涌入,房价更是快速飙升,至2017年达到了一个顶峰。


终于,亚洲楼市也加入了全球楼市降温的大潮!


而压倒悉尼楼市信心的还不止是这些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数字。在短短一年之内,澳大利亚房价的下跌程度就已经惊动了中央银行。

据彭博报道称,澳大利亚央行担心,房价暴跌造成的经济长期低迷将拖累消费,且主要反对党工党(Labor party)承诺,如果该党赢得5月份的大选,将限制对房地产投资者的税收优惠,这使得楼市信心可能进一步受到打击。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澳洲监管部门近日宣布了对限制政策进行松绑,但澳洲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仍将继续疲软。从历史数据看,澳洲房价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往往需要数年才能恢复到周期峰值;澳洲房价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大概率会继续保持跌势。

经济学家认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Lawless称此轮房地产市场下跌的负面影响可能比金融危机时候更严重,因为联邦政府的刺激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现在,澳洲央行已经连续28个月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5%的低水平,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已经没有什么余地。”另外,Lawless还指出,联邦政府将在5月进行大选,预计一些税收政策将会得到调整,届时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承压。

悉尼房地产分析机构SQM地产研究主管Louis Christopher说,成交数据显示,澳洲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走向“崩盘”轨道。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经济学家Torsten Slok日前曾列出2019年需要投资者注意的30项全球市场风险清单,其中就包括澳洲和加拿大房价的“崩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