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敦煌》将飞出敦煌、飞向世界,震撼全人类!

《又见敦煌》以史诗的笔法传承丝路文化,用艺术的方法将敦煌千年来的故事人物复活再现,将千年莫高窟和敦煌学还原,以艺术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国家“一带一路”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又见敦煌》将敦煌博大精深的东方神韵艺术在沉睡数千年后再现舞台;别具一格的敦煌飞天,无可比拟的《又见敦煌》,今天终于掸去千年尘埃,展开霓裳羽衣,飞出莫高窟,飞向全世界,震撼全人类。

《一瞬间》《又见敦煌》主题曲来自又见敦煌00:0004:25

每一捧沙子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页敦煌学都记录着一个曾经。坐在电脑面前的我,久思不已。我恨我自己没有能力把这庞大的敦煌展现出来。我的词汇量太匮乏,我对美学的认知过于浅薄,我对历史前后的衔接过于片面,我对宗教文化的传播了解得太少,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看到的敦煌,原谅我。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留下数不清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又岂是能被一个黄毛丫头给轻易读懂的呢?即便如此,我还是不自量力,我仍想把我眼中的敦煌倒映出来。假若我有了孩子,我也会带着我的先生和孩子,重返敦煌。

《又见敦煌》将飞出敦煌、飞向世界,震撼全人类!


踏上敦煌的那刻,我的思绪回到千年前,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这里便有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开始繁衍生息。在夏商周时期,这里被称为瓜州的范围。接着在西汉初年,张骞出使西域,走出了一条丝绸之路,我们的记忆大概就是停留在这里了。如果说敦煌有一件绝世珍宝,她非常完美地记录了这千年来敦煌的变迁。余秋雨先生曾说过:“这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是的,她是莫高窟。倘若你从北魏的石窟看起,然后看隋唐,看宋,看明的人物彩塑,你细细发现,你便会看到人物的服饰,表情,形象差异性较大。这就不得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会了。北魏时期,佛教兴起。所以你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石窟都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其实,我们想要更贴近艺术,想要更好的融入艺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了解当时的环境。

《又见敦煌》将飞出敦煌、飞向世界,震撼全人类!


离开莫高窟的我,走路都觉得步伐是沉重的。我想,我从来没有好好认真看过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不知不觉,我走到一座离莫高窟不远处的剧场......是的,我要看王潮歌导演的《又见敦煌》。如果你来了,去看看这部剧吧。如果你也是一个对历史对敦煌有深深的感情,我相信你和我一样,泪流满面。我想,我们是忘不了道士塔的主人----王圆箓。是的,在我表示我对上述一切爱得疯狂的时候,背后一个声音告诉我,孩子,其实你看到的这一切,只是一小部分。1907年5月27日,王道士让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点小恩小惠换走几十箱经书。正式开启把莫高窟里面的文化遗产送到国外之路。整整四万卷经书,而剩下的一万卷,如今躺在北京图书馆。早在初中时,我就听过这个故事了。当时我可是咬牙切齿地恨他,我更恨自己没有早出生一百年去制止他。可是,当我在《又见敦煌》里听完他的独白,我深深地明白,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错。浩浩荡荡的中国,拥有着多少数不尽的知识分子,可是没有人意识到莫高窟里藏经的价值,还是说他们眼里只有自己的小世界,居然,放任一个道家的人看管。那一刻,我失声痛哭,那泪是悔,是恨和自己身上流着一样血液的人们不争气,是对文化库宝深深的私心,不愿意它们流到外国…….可我心里突然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孩子,文化是属于全人类文明的,而不仅仅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它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况且那些经书好好地躺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是啊,我都知道。

《又见敦煌》将飞出敦煌、飞向世界,震撼全人类!


《又见敦煌》将飞出敦煌、飞向世界,震撼全人类!


莫高窟或许有一天也如历朝历代随风而逝,可给我们留下的却是这不朽的文明。一千年不过只有一瞬间,拨开黄沙,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将飞出敦煌、飞向世界,震撼全人类!


《又见敦煌》将飞出敦煌、飞向世界,震撼全人类!


时空流转,尘随马去,曾经的辉煌已悄然远去,夕日的繁盛已变成羌笛一曲;岁月无声,记忆犹存。

追忆历史,回望古今,文明在历史中前行,文化在岁月里升华;

记住华夏本来,延续中华根脉;我们肩负历史文化使命不断前行,把敦煌的美,敦煌厚重的文化保护好并传播出去,让它还能在千百年后得以延续和传承,让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繁衍;

一眼千年,转瞬即逝,繁华落尽,敬畏长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