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作为北京唯一雕刻吸水兽的石梁桥,断龙桥近日开始解体修缮。由于桥下水流湍急、走行机动车等外力因素,导致桥基下沉、桥墩石缺损。为治愈这些“内伤”,相关部门对断龙桥进行了临时解体,拆解过程中发现一台千斤顶。2012年7月21日大雨过后,这名“大力士”已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意外 北京地区独特石梁桥 解体修缮

在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南,云居寺、石经山、唐辽塔群共同构成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一座宝库,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寺前有一条河,明代建四墩五孔石梁桥一座,由敦厚的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横跨东西两岸,得名断龙桥。古桥沿用至今,是进出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的必经桥梁。

《北京古桥》一书作者、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走访过北京地区240多座古桥。他对北京现存古桥进行盘点,吸水兽多现于石拱桥拱顶一侧,但在石梁桥上雕刻吸水兽的,断龙桥是唯一一座。

断龙桥多年来走行机动车,加上桥下河流湍急,承载桥台和桥墩的桥基局部被冲空,个别桥墩石被大水冲走,导致古桥局部沉降。2018年7月5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了《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断龙桥抢险加固工程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382.09万元。

据记者了解,上世纪90年代,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曾对断龙桥进行整修加固。

梁欣立认为,科学的抢修与加固,有利于延长文物寿命。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断龙桥等来的并非简单的抢险加固,而是“解体修缮”。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断龙桥三座桥墩被临时拆解(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修缮前的断龙桥,桥面被逐年垫高,中间两座桥墩上的分水金刚石缺失,依靠钢架支护(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桥梁上的螭状吸水兽,是断龙桥的点睛之笔(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对缺失桥墩进行临时支护的钢架(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现场 拆出千斤顶 最重石料重达5吨

老照片显示,上世纪初的断龙桥,桥面由石板铺就。但随着岁月变迁,古桥的桥面逐渐被垫高,高出原有桥面约80厘米,桥面铺设柏油,以便机动车通行。此次修缮,垫高部分被清理,原始桥面重见天日。

接下来,桥面石、4组桥墩中的3组被拆解,暴露出坑洼不平的桥基、及其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仅东侧1组桥墩未动。

拆解下来的石板、桥墩石,整齐码放在两岸。为避免摩擦,石料之间用木板条隔离。每块石料均按照方位进行标号,以便日后重组。

据现场工人介绍,为夯实被冲空的桥基,他们不得已先将古桥解体。但这不同于拆除一般建筑物,古桥还要复原,拆下来的每块石料日后都要继续使用、归于原位。因此在吊运石料过程中,工人都非常谨慎,避免造成损伤。

吊运这上百块石料,现场一台起重臂力达25吨的汽车起重机忙活了整整3天。最大的一块石料长约3.2米、宽约1.3米、厚约0.45米,重达5吨,相当于3辆普通小轿车的总重。梁欣立判断,明代建桥时,这些厚重的石料,通过牛车或马车、圆木滚杠、泼冰的方法进行搬运,运输、雕凿这些石材,耗费了不少人力。

在两侧的桥梁中央,各雕有一尊兽头,采用剃地起突雕法,石兽头顶长角,双目圆睁注视河面,方头方脑很是可爱。作为断龙桥的点睛之笔,这两块石料得到了重点保护。

此前,中间两座桥墩迎水面、总共四块分水金刚石被大水冲走,相关部门用支架临时保护。修缮中支架被彻底拆除,同时发现一台承载上限为50吨的油压千斤顶。这台形似炮筒的“大力士”高约1米,锈蚀严重,曾置于桥下和支架一同负重。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修缮之初,工人清理垫高的桥面,最初的桥面石得以重见天日(梁欣立先生提供)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一台汽车起重机将花岗岩石块小心翼翼地吊装到岸边(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拆解下来的石料被整齐码放,以备日后复原使用,工人师傅脚指的一块石料重达5吨,是所有石料中最重的一块(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临时拆解的石料被整齐码放(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每块石料都有编号,以备复原使用(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支护用的钢架被彻底拆除(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修缮前缺损的桥台石已被寻回(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现场拆出来的千斤顶(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这台千斤顶的最大承载显示为50吨,它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获得重点保护的吸水兽(摄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崔毅飞)

解读 解体修缮系迫不得已 用原材料复原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27条,修缮:包括现状整修和重点修复。重点修复应尽量避免全部解体的方法,提倡运用其他工程措施达到结构整体安全稳定的效果。当主要结构严重变形,主要构件严重损伤,非解体不能恢复安全稳定时,可以局部或全部解体。解体修复后应排除所有不安全的因素,确保在较长时间内不再修缮。

对于断龙桥的解体修缮,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综合科项目办的梅科长介绍说,他们在修缮过程中发现,断龙桥桥下的海墁(桥孔内外河底的铺墁构造体)存在冲空,有的海墁石、以及中间两座桥墩的几块分水金刚石被冲走,导致古桥局部下沉,他们迫不得已采纳了解体修缮的方法,临时拆除桥墩等构件,然后进行桥基加固,再将古桥复原。

梅科长透露,缺失的石料主要是2012年7月21日大雨中被冲走,之后他们用金属架临时支护,包括一台千斤顶,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好消息是,在此次修缮中,被冲走的石块被全部寻回、一块不少,最远的一块石料距离古桥二三十米。在对古桥解体过程中,施工方对所有石块进行编号、以及位置标记。在未来的修缮中,断龙桥将恢复原状,包括海墁、桥基这些隐蔽位置也会使用原有石材,尽最大努力还原古桥的历史风貌。

修缮工程预计2019年年底完工。断龙桥未来是否继续走行机动车,还有待商榷。

多知道点 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古桥被废、被毁、或被埋。幸存下来的古桥,多数成为官方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有的已经丧失原功能,而有的还能为现代交通发挥余热,甚至走行机动车。

名气比较大的,如万宁桥、北海大桥、朝宗桥、八里桥。断龙桥虽知名度不高,却也是为数不多通行机动车的古桥,成为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活文物”。

北京古桥建筑中的“活化石” 断龙桥解体修缮 挖出千斤顶 其为断龙桥负重长达六年之久

上世纪初的断龙桥(摘自《北京志·云居寺志》)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记者 崔毅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