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銀行業三大攻堅戰怎麼打

編者按“今年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明年要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打贏三大攻堅戰是化解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問題的必然之舉,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圈出了2019年的任務關鍵,並就每個攻堅戰劃出了重點。

事實上,以去年3月三大攻堅戰明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開端,一年來,推進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加大精準脫貧力度、推進汙染防治,成為了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的著力點,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那麼,對銀行業而言,2019年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點戰役將放在哪裡?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如何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精準脫貧到了緊要關頭,聚焦深度貧困和特殊貧困群體,銀行業如何再發力?攻堅汙染防治,綠色金融下一步的目標如何實現?

2019:银行业三大攻坚战怎么打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槓桿是關鍵

打贏三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關口,也是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征程上查漏補短、夯基御險的關鍵。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是三大攻堅戰之首。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的基本思路,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

“高槓杆是宏觀經濟和金融脆弱性的總根源。必須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的方向和思路,倒逼金融資源從低效率的產業和企業退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助力我國經濟真正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堅定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槓桿

去年以來,我國總體槓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7%,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

在總體槓桿率趨穩的同時,結構性分化的特徵日益凸顯,我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負債率仍然偏高,居民部門加槓桿速度過快,政府部門隱性債務大量存在。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中央關於去槓桿的思路已逐步明確和清晰,從降低實體經濟槓桿率總要求,到逐步明確要降低企業部門槓桿率,最後明確主要是降低國有企業槓桿率。

“應加快推進降低國有企業槓桿率工作,建立健全企業債務風險防控機制,以強化資本管理和風險管控為準繩,合理確定業務發展規模和速度,推動國有企業形成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要通過嚴格的財務制度和資本金約束,推動國有企業聚焦主業、做強主業,退出缺乏競爭優勢的非主業領域及產業低端環節,嚴格控制增量債務。”董希淼認為。

同時,應加快推動“殭屍企業”債務處置。金融機構應加快退出對“殭屍企業”發放的資金,並提升金融資源供給的適度性,避免因過分強調支持實體經濟,放大信貸投入,不顧企業實際情況盲目增大供給。

此外,在結構性去槓桿的過程中,要正視部分企業融資問題,並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措施加以緩解。董希淼表示,應儘快疏通國民經濟循環和貨幣政策傳導路徑,貨幣政策要在堅持基調不變的情況下,注重定向、結構性投放流動性,緩解社會融資環境偏緊的局面;財稅政策要更加積極,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要堅持綜合施策,採取更多正面激勵方式,利用金融科技等手段,進一步創新產品和服務,減少對抵押等擔保方式的依賴,不斷增加對小微、“三農”等薄弱環節的支持服務。

處置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結構性去槓桿的重點是處理好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目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隱患猶存,預計2019年會加大監管和整治力度,但同時要把握‘可控、有序、適度’的原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

目前,管理政府隱性債務的大思路是“中央不救助,政府不兜底”,打消“兩個幻覺”,即地方政府認為中央政府會“買單”的“幻覺”、金融機構認為政府會兜底的“幻覺”。在具體的措施上,財政部要求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金融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從上年開始,已有部分銀行要求暫停新發地方政府信用業務,並且全面清理存量。

業內人士認為,金融機構要增強風險意識,改進經營理念,理性客觀看待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力度的同時,依法合規繼續對地方政府給予融資支持。一方面,要繼續維持對符合政策要求的棚戶區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等民生項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在確保地方財政運行平穩的前提下,逐步穩妥收回對地方政府的違法違規融資。

具體來說,商業銀行應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政策研究,做好平臺公司市場化風險預案,加強與財政部門溝通交流,並做好地方專項債的營銷、服務和支持工作,在“堵暗道”的同時,積極“修明渠”,切實維護穩定的銀政合作關係,滿足地方政府合規資金需求。

加大風險化解力度

隨著去產能、去槓桿的推進,部分地區和行業的風險逐步暴露,部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增大,未來一段時間,銀行業資產質量管理仍將面臨較大壓力。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03萬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751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7%,較上季度末上升0.01個百分點。

“2019年,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有望繼續保持平穩,但部分領域潛在風險的防控任務依然較重,並有可能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形成負面影響。”連平表示。

對此,商業銀行近日紛紛表態,將繼續加大風險化解力度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建行表示,將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有效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提升風險整體管控和協同防控能力。中行也表示,將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切實防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及風險的交叉傳染,切實做好反洗錢合規工作,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除加大重點領域風險化解力度之外,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對商業銀行來說也至關重要。

2018年12月25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儘快啟動永續債發行。

“近年來,我國銀行體系資產質量持續下滑,對銀行資本產生了明顯的侵蝕效應。探索發行永續債,有利於夯實銀行資本基礎,提升風險抵禦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此外,能夠拓展銀行國際國內資本補充渠道,優化資本結構,改變我國銀行業其他一級資本佔比較低的局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表示。

2019:银行业三大攻坚战怎么打

攻堅克難又一年:

脫貧攻堅如何向縱深推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9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具體到脫貧攻堅,“要一鼓作氣,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力度,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研究解決那些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

作為推動精準脫貧的中堅力量,金融業如何圍繞年度攻堅任務,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將更多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金融時報》記者採訪多家銀行了解到,今年各家機構將在加大扶貧信貸投放、著力開展產業扶貧、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力度、深入開展金融扶貧創新等方面重點發力。

脫貧攻堅初戰告捷

2018年,我國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完成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

成績的背後離不開金融業的大力支持。在脫貧攻堅攻城拔寨的衝刺期,各家銀行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金融服務。以國開行為例,按照“易地扶貧搬遷到省,基礎設施到縣,產業發展到村(戶),教育資助到戶(人)”的工作思路,國開行已累計向定點幫扶四縣發放精準扶貧貸款76億元,2018年新增貸款超過11億元;累計捐贈資金4570萬元。

農行始終把金融扶貧擺在服務“三農”的突出位置,確保資金支持到位、政策配套到位、人員保障到位。每年向832個國家扶貧重點縣機構單列信貸計劃,並額外配置1億元費用和1億元工資,在用工計劃、招聘政策、培訓資源、捐贈資源等方面實施傾斜。2016年以來,全行累計投放精準扶貧貸款3624億元,服務帶動貧困人口903萬人,精準扶貧貸款餘額3000多億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

既注重“輸血”又注重“造血”,光大集團把“產融合作”優勢和當地資源優勢結合起來,打出了一套“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民生扶貧+黨建扶貧”系列組合拳。近4年來,光大集團在新化縣、新田縣、古丈縣3個定點幫扶縣組織實施幫扶項目309個,累計投入1.5億餘元,幫助21.86萬人脫貧。

2019年,中央對脫貧攻堅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扶貧工作重心向更加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體轉變。因此,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未來應精準發力、精細施策,推動新增金融資源優先滿足深度貧困地區需求。

金融扶貧縱深推進

“今後一段時間,農行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農行表示,2019年該行將繼續把金融扶貧工作向縱深開展。將832個扶貧重點縣新增貸款目標從800億元調增至1000億元,力爭到2019年年底實現在貧困地區貸款餘額超1萬億元。

國開行表示,2019年,將紮紮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要把新增資金、新增項目、新增舉措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搭建東西部地區銀、政、企溝通交流的平臺,發揮各方合力,集中力量攻堅。

光大集團也表示,將加大金融資源投入力度,實現未來3年光大扶貧投入整體翻一番。

“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主要分佈在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短板中的短板。因此,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把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採取更加過硬的舉措,給予更加傾斜的政策,開展更加紮實的工作,全力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認為。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多家銀行表示,未來工作將始終聚焦精準、定向發力,將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作為根本目標,確保脫貧攻堅焦點不散、靶心不變。

目前,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大多生存條件比較惡劣,自然災害多發,地理位置偏遠,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落後,脫貧基礎更為薄弱。勇扛深度貧困地區扶貧重擔,銀行業金融機構正在積極行動,立足這些貧困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特色,積極支持能吸收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的特色產業發展,實施貸款優先審批、資源優先保障、幹部優先配備、政策優先傾斜,爭取“三區三州”貸款明顯增長。

加強創新補齊短板

進入脫貧攻堅新階段,在不斷加大對貧困地區信貸支持力度的同時,通過創新補齊脫貧攻堅短板已成為各家銀行推進精準脫貧的重要著力點。

武宣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貧困縣。2018年,武宣縣百萬頭生豬產業基地獲得了來自平安銀行的3000萬元扶貧貸款。與一般的商業貸款不同,這筆貸款引入了產業鏈模式。武宣縣百萬頭生豬產項目基地是廣西來賓正大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的供貨方,平安銀行將核心企業產業鏈模式嵌入來賓正大養殖項目中,平安銀行為來賓正大養殖項目注入產業扶貧貸款資金,支持來賓正大依託正大集團養殖全產業鏈優勢,建設規模化標準養殖場,帶動貧困戶積極參與到產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

在實踐中,越來越多銀行精準對接農村、農民基本需求,在研發設計金融產品時,找準金融支持的著力點,通過做大做強當地特色產業,帶動服務上下游農民,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效用。

例如,工行不斷探索扶貧的新模式,聯合各方力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投資基金、期貨保險等先進技術和金融工具,提升精準扶貧工作水平。工行表示,下一步,還將研究發起成立“鄉村產業扶農振興基金”的可行性,通過引導農戶按照期貨交割標準種植農產品,依託期貨收儲標準打造定單農業,從而帶動扶貧產業的升級換代。在加強相關領域的信貸投放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銀行+產業”、“銀行+項目”、鄉村產業扶農振興基金等創新融資模式。

聚焦精準深入開展金融扶貧創新,農行要求,總行要發揮好創新龍頭作用,一級分行要發揮好創新主體作用,精準研發一批新的拳頭特色產品,推出一批差異化信貸政策,推出一批金融扶貧有效模式,著力滿足貧困地區客戶金融服務需求。

2019:银行业三大攻坚战怎么打

攻堅汙染防治:

綠色金融如何“保量又保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等工作,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時要統籌兼顧,避免處置措施簡單粗暴。要增強服務意識,幫助企業制定環境治理解決方案。

作為助力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力量,銀行業在綠色金融領域發展勢頭迅猛,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銀保監會於2018年8月29日召開的銀行保險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所披露的數據,銀行業綠色信貸貸款餘額已超過9萬億元。

“對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避免‘簡單粗暴’、‘要增強服務意識’的要求,需要更多地採用市場化的措施來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可以預期,銀行作為綠色金融發展最為典型和最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將在2019年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有更大的空間大顯身手,通過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機制,不僅為我國經濟綠色轉型升級、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供重要的推動力,還將為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社會認同共識和企業社會責任基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曹明弟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政策落實助推全面突破

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銀行業綠色金融發展取得全面突破。從原銀監會的統計來看,2017年年末,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餘額佔全部信貸餘額的9%。在綠色信貸規模不斷穩定增長的同時,也保持了較好的資產質量。截至2017年6月末,不良率僅為0.37%,比各項貸款不良率低1.32個百分點。

“目前,綠色信貸在我國綠色金融融資規模中佔絕對主導位置,這主要是由於近年來監管部門出臺了以《綠色信貸指引》為核心、綠色信貸統計制度和評價制度為基石的較為完整的綠色信貸政策框架體系。2018年,央行為配合綠色信貸MPA考核,印發《關於建立綠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的通知》,進一步完善了綠色信貸統計制度。”興業研究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

同時,作為國際綠色金融市場發展最成熟、也是影響最廣泛的領域,發行綠色債券也是銀行佈局該領域的一種主要方式。 2018年11月,興業銀行發行了600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並在境外發行了6億美元和3億歐元綠色債券,成為全球市場的最大發行方。

而據Wind綠色債券概念板塊統計,截至2018年11月20日,國內市場綠色債券餘額6620.4億元,其中2018年以來新增發行規模1731.1億元,是2017年全年發行規模的66%。

“可以看出,2018年以來,國內綠色債券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發行量在全球仍然排在前列。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的統計,2018年三季度,全球貼標綠色債券發行量297億美元,比2017年同期下降了23%,其中,中國貼標綠色債券的發行只數和發行規模都僅次於美國,位列第二。”魯政委表示,這與相對完善的綠色債券政策體系的建立密不可分。

2019年綠色發展深化有看點

“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和轉型正在進入‘深水區’,未來,我國將綜合考慮包括綠色發展因素在內的各項可持續發展因素的協同發展,逐漸從綠色發展轉向可持續發展。”魯政委表示。

在黨的十九大把“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時期的三大戰役後,一系列細化的政策逐步推出。2018年6月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及7月國務院正式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給各領域的綠色發展吃下了“定心丸”,也為銀行不斷擴大綠色金融的覆蓋面提供了政策保障,讓綠色金融的發展不再簡單地侷限在現有的“一畝三分地”中。

“產業結構與農業投入結構的優化、能源結構與交通結構的低碳化仍然是未來綠色發展的重點。其中,農業及鄉村綠色發展將成為熱點。同時,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也進入了轉型期,將從注重規模增長,轉而著力夯實制度和體系基礎、加快監管及產品創新、強化風險管控。”魯政委分析認為。

對於未來的轉型,曹明弟預計,綠色金融將與更多的產業在供應鏈、服務鏈、生態鏈融合,以點帶線、以線帶鏈推動更多的產業實現綠色升級。同時,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將應用於綠色認證、防範“洗綠”、差異化定價、環境信息披露等綠色金融的基礎設施和規範領域。

此外,銀行將與PE、VC、租賃、保險等金融子行業在綠色金融中實現更多的結合和模式創新。“隨著綠色價值的計量、測量和價值化工具不斷湧現、豐富和市場化,不同類型與階段的綠色項目的風險和收益的特徵更為明晰,銀行作為綠色金融最大的市場主體,將與其他金融子行業更充分地融合,為不同的綠色項目提供組合型的融資產品和服務,為投資機構和融資機構提供匹配的權益和風險暴露,從而實現綠色金融為綠色實體經濟服務。” 曹明弟說。

拒絕“簡單粗暴”還需激勵跟進

雖然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國的綠色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據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測算,2017年我國綠色金融領域的需求至少有三分之一未能得到滿足,該領域供給仍然存在著嚴重不足。同時,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出的避免“簡單粗暴”、“要增強服務意識”等在發展質量方面的要求,也有待破題。

曹明弟認為,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改革發展和創新,只有在激勵政策、能力建設、綠色金融標準、配套服務體系、信息披露等方面發力,剛柔並濟,避免環保“一刀切”,才能更有效地動員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產業,促進整個經濟的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有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魯政委也表示,可考慮採取諸如為綠色金融定向降準、降低綠色資產風險權重、綠色債權優先受償等激勵政策。

以降低綠色資產風險權重為例,魯政委分析,此舉能極大拓寬綠色金融業務空間、降低綠色融資成本,鼓勵更多機構參與。同時,我國綠色信貸不良率遠低於貸款總體不良率水平,此舉符合風險資本管理的內在要求。而《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中已明確對符合規定的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使用75%的風險權重,綠色金融同樣符合宏觀調控的戰略導向,且具有更高的資產質量,完全有理由降低其風險權重。

2019:银行业三大攻坚战怎么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