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发表署名文章,文章提出了许多高考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此文对明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高考命题、高中学习和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于高考的重要变革

近期,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新作为》。此文与高考有关的部分,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观点,主要包含:

1. 高考考试内容的变革

2. 高考考试形式的变革

3. 创新高考成绩的制度

4. 高考改革省份的推广

5. 高职院校分类招考

点击查看原报道

高考考试内容的变革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文章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

考试内容改革的目标:构建着眼全面发展的综合考查内容体系。

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林副部长特别强调了3点共12项内容。


其中十二项内容主要包括:

1.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

i 思解读

这4项内容的考查,与高考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是息息相关的。

这4项内容的考查也是具体可操作的。具体而言,语文的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政治、历史、地 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将更加侧重从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积淀中,精心选粹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

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气和底蕴,今后的高考将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名篇名 句、历史典故、各类遗产,考生们不能临时抱佛脚地去背,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亲近、熟悉。把传统文化学习作为语文等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 到实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

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四是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2. 信息加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阅读理解、应用写作等能力

i 思解读

信息加工能力被林副部长放在第一位强调,对我们的启示有两点:

1. 今后高考试卷的信息量(文字/图表)会不断加大;

2. 今后高考试卷中的文字/图片包含的信息,读取难度会不断加大。

快速、准确地读题,是正确作答的第一步。而之前新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今后高考语文试卷要让15%的人做不完,其实就是对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最能看出一个考试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今后的高考试题或将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各科的压轴题将着重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而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逻辑推理能力最主要还是要通过高考数学来考查。今后的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力,是最值得考生重视的地方。

高考(尤其语文)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 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预计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迫在眉睫!

高考语文、英语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

正如新版教材主编温儒敏所说,高考阅读题的变化趋势是:“思辨性、复杂度和扩展度是你想不到的,对女生特别不利!”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3.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

i 思解读

新的高中课标和课程方案已经公布。但开齐开足高中规定课程,似乎在很多高中都还没有落实,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怎么办?就是通过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地位、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地位,把对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的考察,列入高考的参考范围内。

唯有如此,才能破除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的现状。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高考考试形式的变革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文章提出,要突破纸笔考试的局限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开发计算机化考试平台,构建人机交互、场景再现、模拟操作等考试环境,有效实现学生在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方面的考查。


i 思解读

今后的高考,除了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考察,还可能出现部分科目直接上机考试。这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总之,着力深化高考内容形式等改革的目的,林副部长的原话是:“构建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国家统一考试”。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创新高考成绩的制度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什么是高考成绩综合报告制度?林副部长也绘出了蓝图:

手段: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心理测评技术对考试结果进行充分挖掘形式,开发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内化水平的直观统计图

用途1:向学生提供多维的成绩综合分析报告

用途2:向高中提供群体多维评价数据

目的:为提升教和学质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发挥科学评价导向作用


i 思解读

今年高考和录取期间,教育部发布禁令:严禁对高考状元和成绩排名进行炒作。甚至有省份做出规定:高考成绩只能告诉考生本人,学校都无权知道。

但是矫枉有些过正,不少学校老师和领导提出:高考毕竟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如果高考成绩都不让学校知道,学校怎样改进教学?服务考生?

林副部长文中提出的高考成绩综合报告制度,正是对“如何有效利用高考成绩”做出的回应,目的是“不能白白浪费高考的测评信息,要用考试结果反馈、指导高中教学”,实现对学生的多维评价。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高考改革省份的推广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文章指出,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高考综合改革由试点进入推广的关键阶段。要稳步扩大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大力推广改革试点形成的制度成果,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这项备受关注的改革平稳落地。


i 思解读

对于浙江等地改革试点过程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门是承认的。尤其是浙江最近发生的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风波,更加暴露了高考改革过程中的决策、设计、执行等环节都要慎之又慎。

但这些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完善。高考改革不允许有乱作为,同时也不允许有不作为。教育部关于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扩大试点,稳步推进。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高职院校分类招考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要着力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转变高职仍以统一高考主导的升学导向。

推进分类考试成为高职入学主渠道,改革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政策,使更多学生进入“职教高考”渠道。改革职教高考内容和形式,形成更加符合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考查选拔模式。


i 思解读

文中提出的“职教高考”,实际上就是目前正在实行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单招,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是国家高考的组成部分。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待遇相同。

统招,就是国家的统一招生计划,首先需要高考生参加高考,且在所在省份招生考试院统一指定的高考志愿填报网站填报高考志愿,你的高考分数达到相应的录取批次分数线,被所填报大学正式录取。

高职单招,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单招”。我们通常说的单招,是狭义的说法,即“高职单招”。广义的单招:包括“高职单招”、“体育单招”、“艺术单招”等。如果你不是体育生也不是艺术生,那你参加的单招就是“高职单招”。所以,普通考生参加的“单招”,都是专科高职层次,毕业之后发的毕业证就是专科毕业证。

首先明确一点:单招和高考统招只是两种不同的考试模式,但是同学们入学以后的待遇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相同点:统招与单招的学员这两者的待遇是相同的。单招与高考录取的组织方式相同,都由当地招生考试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填报志愿、划线录取;招生计划性质相同,享受统招生学生同等待遇,单独招生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计划,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属于成人教育,也不属于自学考试。

单招考生在校期间待遇,国家补助政策,毕业时享受的就业政策及就业后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毕业证书,报到证,均与普通专科学生完全一样。单招录取后的考生与高考上线录取考生同年入学,同时毕业,入学时学费住宿相同,学生毕业后可以专接本普通本科,可以在全国网上查询。

不同点: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报名时间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模式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单招的录取率相比统招的录取率高。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明年起将对2020年大纲进行修订

每年的高考大纲修订情况,都是广大考生最关心的事情。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于涵,曾在《中国高教研究》撰文,就“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全面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提升考试质量等发表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对把握2019年(乃至未来几年)高考命题趋向、指导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教育部考试中心作为专业化考试机构,在推进考试改革中肩负重任,牵头承担的6项任务分别为:

①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②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③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④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⑤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

⑥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


i 思解读

于涵主任的解释,不仅说清了考试中心的职能,而且透露了高考命题和阅卷的方向!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修订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2016年考试中心对考纲作了较大程度的修订,直接影响了2017年高考备考。但2018年考纲保持了稳定,2019年也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对此,于涵主任在文中解释到,2017年高考大纲的大修订,既是为了巩固内容改革成果、加强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也是为制定2020年版基于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考试大纲做准备。

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是为了解决目前各地反映的评卷标准和细则地区差异性大、“同卷不同标”影响全国卷客观公正性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考试中心今后命制的试卷会配有更详细的评分标准和细则,对各地阅卷的指导会进一步加强。

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说明使用全国卷的省份会进一步增加。目前,考试中心共命制3套“3+文综/理综”试卷(全国卷)、1套“3+3”试卷(海南卷)。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实行分省市命题。高考改革全面铺开后,预计将形成语数外三科全国统一命题(仍可能分卷)、选考科目分省份命题(仍有省份会委托给考试中心)的格局。

重磅丨教育部:高考加强12项考查,考试大纲或将重新修订!


从上述意见不难看出,2019年的高考大纲相对2017、2018年,将不会有大的改变。虽然2019年高考大纲会保持相对稳定,但是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仍需注意考纲之中和之外的的“变化”。

尤其是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后,教育部在8月份明确提出:2019年或2020年,将逐步在高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实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而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肯定会在高考试题中逐渐体现!时间节点,很可能就是2019高考。

因为“课标”是指导高中教学和考试的最核心文件,被称为高中教、考、学的“根本大法”,在高考中的地位高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以,业内人士有句话:“2018年高考大纲基本没有改,那是因为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已经把可能变化的命题方向都涵盖了!”谁读懂这一句,谁就基本把握了今明两年高考的备考精髓。

查看更多高考资讯,请登录 i思志愿官网www.isizy.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