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會忽視的擇業標準,你被戳中了嗎?

最近,職場Amanda收到很多即將畢業大學生的諮詢,對於擇業他們或迷茫或困惑或不知所措......

我們常常處於這樣的一種矛盾,要做自己喜歡的事還是能賺錢的事?

99%的人都會忽視的擇業標準,你被戳中了嗎?

前景大好的職業常常被標榜為工資高福利好工作環境優越。喜歡的職業常常被調侃說:喜歡能當飯吃?

很多人找我傾訴的時候,習慣性地問我給意見:“到大公司發展還是到小公司發展更好?”“告訴我,我要不要和他分手?”“兩家公司我都不瞭解,你告訴我去哪家公司呢?”“我很痛苦,諮詢師快給我方法,幫我解決痛苦吧”

答案在哪裡?

講真,能給予自己答案的人,只有自己本人。

99%的人都會忽視的擇業標準,你被戳中了嗎?

工作?!選擇興趣還是專業?

施南生,中國香港著名電影人,資深經理人、出品人,香港寰亞影視責任有限公司副主席,推動了香港電影黃金30年的發展。22歲,大學畢業進了公關公司,做得特別好,別人高薪挖她,但她不喜歡,從此不再幹宣傳。

別人問她:“為什麼?”施南生說:“不喜歡的工作不能做,萬一做好了,再給我開高薪水,我又不好意思好好做,到時候怨氣沖天,沒幾年就變大姐了。”

99%的人都會忽視的擇業標準,你被戳中了嗎?

理想的工作狀態是對這份工作既感興趣又能發揮你的技能特長,同時從這份工作中還能得到你最關注的預期收穫。不論是應屆畢業生、還是職場多年,在落實工作之前其實你都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1.你究竟對哪些職業感興趣,這方面需要圍繞你意向的職業去做充分的調研進行澄清,不要顧名思義,要弄清楚這些職業的崗位勝任要求、工作內容、工作狀態、發展前景及勞動收益,經過調研後列個清單,明確哪些職業是你覺得真正感興趣的或者不反感的;

2.你究竟具備哪些技能,這方面也需要列個清單,把你擅長的技能都羅列出來(包括專業技能和其他通用技能),按照掌握的熟練程度由高到低進行排列;

99%的人都會忽視的擇業標準,你被戳中了嗎?

3.對照之前確立的每項可選職業的勝任力要求及你具備的技能情況進行匹配,排列出適合你的職業選項順序,列個目標職業清單,這些職業就是你可以努力的求職目標。

4.關注各方面招聘信息,圍繞提供目標職業的企業招聘要求,精心做好簡歷,做好面試準備,勇敢地開展求職行動,你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講,如果受客觀因素影響,不能順利地找到目標職業清單上的工作時,可以考慮先找與你所擁有的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先工作,工作的過程中再判斷這份工作是否適合你,如果覺得不適合,待積累了一定工作經驗後再尋求調整的空間。

你選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個職業頭銜

我們常常互相抱怨,抱怨自己過的不幸福?抱怨月光族?羨慕誰誰的生活?你所感到的不幸福,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比較”。

那麼在這個問題上,一個解決辦法就是,你不要過多地攀比,也不要過多地拿別人的東西來當自己的目標。怎麼走自己的路,尋找適合自己的幸福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99%的人都會忽視的擇業標準,你被戳中了嗎?

看看別人的生活,然後問自己,你想要過誰的生活。這很簡單,不是嗎?那更進一步,你不能光享受結果,你還得經歷他們走過的道路。比如Taylor Swift(美國著名鄉村女歌手),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在她幾乎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但你能像她一樣,為了追求夢想,舉家遷徙到Nashville(美國鄉村音樂之都)嗎?你想要追求這種為一項高風險的事業奉獻終身的人生道路嗎?

再比如那些你瞭解的成功作家。大多數都長期在默默無聞中,頂著巨大的財務壓力堅持寫作。你真的能做到這一切嗎?Marylou Kelly Streznewski,《天才成年人(Gifted Grownups)》的作者,發現那些非常有創造力的人,都必須放棄幾乎一切追求“超級創造力”成就。而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歷程並不美好。

目光之所在,思想和行動之所及。別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一個點上。時常跳出來或拔高一點看問題,讓自己的視野更寬廣,選擇也會是最好的選擇。

別人沒有好的建議

對於“擇業意見”,甚至更常談的話題“戀愛意見”,別人都沒有好的建議,但是可以和別人探討,讓別人引導你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強烈建議不是聽別人的“大道理”)。

99%的人都會忽視的擇業標準,你被戳中了嗎?

選擇沒有對錯之分,最好的選擇就是自己的選擇,不會留有遺憾,也不會走錯路。因為每一步都構成了你的美好人生,勇敢承擔自己的人生。

任何時候,覺察自己的關注點,給自己定下目標,有目標才會有清晰的行動計劃。

開放心態,關注自己,但更要關注周邊的人和事,思路會更清晰。

最後,你會發現,這篇所謂的“選擇職業”,沒有任何擇業的套路和方法,因為套路都無法被複制,只有自己創造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