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懂得規範自己行為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不慣著他們的父母

1個懂得規範自己行為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不慣著他們的父母

要想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那就要教會他們懂得怎麼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迎接更好的生活。

隔壁的老奶奶非常溺愛她的孫子,基本是那個男孩要什麼,老人都會答應。這個男孩非常喜歡吃雪糕,雖然老人覺得那個東西吃多了對小孩的身體健康有不利的影響,但是因為孫子喜歡,所以一天吃三四根也是常有的事情。成年人一天吃那麼多冷的東西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等不良反應,何況是小孩子呢。所以有人給她提出過建議,讓她最好不要讓孩子吃那麼多這樣的東西。老人惆悵的說,她也多次給孩子做過這樣的規定,但是孩子根本就不聽。

1個懂得規範自己行為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不慣著他們的父母

因為他知道雪糕放在哪兒,他也知道怎樣將冰箱打開,所以孩子有時會趁她不在,悄悄地從冰箱裡把雪糕拿出來吃掉。如果不給他吃的話,他就會在地上滾來滾去的耍賴。一段時間後,男孩因為沒有節制的食用雪糕使得身體出現了不良的反應,上吐下瀉不說,還有感冒發燒的症狀,非常的痛苦。小孩在年紀小的時候對自己的行為沒有什麼約束力,這個時候的家長就要發揮監督的職能,只有家長的約束到位了,小孩才能夠變得更好。

1個懂得規範自己行為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不慣著他們的父母

1.家長說的和做的一定要一致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也越發的闊綽,他們會不定時的給孩子一些零用錢,方便他們購買想吃的東西和必須的文具。成年人在看到好吃的或好玩的東西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想要去購買,更何況是小孩子,所以家長給他們的零用錢總是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他們花費一空。孩子沒有錢了怎麼辦?這個時候的他們又不能掙錢,所以只能開口向父母要。父母在給孩子錢的時候都會告訴他們,這筆錢是他們一個時段所能消費的最高金額,孩子在拿到錢的時候對父母的這種說法也完全沒有異議,但是沒過兩天到手的錢就被全部花完也是常有的事情。當孩子因為沒錢向父母討要的時候,父母雖然會加以責備,但是最後都會重新給他們一筆錢。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家長說的和做的一定要一致。孩子因為願望落空,他們會做出一些非常過激的反應,這個時候父母一定都要狠下心來無視他們的這些反應。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撒潑打滾對父母並沒有用的時候,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會更加的約束自己的行為。

1個懂得規範自己行為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不慣著他們的父母

2.不要總是什麼事情都急著替孩子去解決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家長們對孩子也是越發的寵溺。放學替他拿書包,下雨時為他撐傘,甚至連鉛筆都要家長替他們削好。作業做完,把筆一扔,就趕緊打開電視津津有味的看起來,反正他們知道父母會在後面幫他們整理妥當。所以當他們需要某個東西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問自己的父母。小孩子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習慣,就是因為父母對他的照顧太細緻了,使得他們基本上喪失照顧自己的能力。要想讓孩子懂得規範自己的行為,父母不要總是什麼事情都替他們做好,只有讓他們自己去經歷,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1個懂得規範自己行為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不慣著他們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