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年從中國收養2萬多名孤兒,收養費上萬美元,真有愛心麼?

當你看到這裡,我想請問你一句:“你相信人性麼?”

有個印度電影《雄獅》,主角是個印度貧民小孩意外走失,只記得自己的小名叫“薩羅”,印度語,意思是“雄獅”。我們在另一個印度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裡看到過印度被拐小孩的悲慘遭遇,比天朝有過之而無不及。幸運的是這位'“雄獅”流落到了孤兒院,後來被一對澳大利亞夫婦收養,而且被培養成一個善良、勇敢、有學識的年輕人。我依然記得“雄獅”轉述他養父母所說的話,大致意思是:“如果我們再生一個孩子,也無法對這個世界產生更多的愛,而收養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會更有幫助。”

美國每年從中國收養2萬多名孤兒,收養費上萬美元,真有愛心麼?

電影《雄獅》海報


西方社會價值觀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愛”,有一本非常受歡迎的兒童讀物叫做《愛的教育》,基督教傳播福音也總是說“神愛世人”。如果你過的好過的開心,你就特別想讓別人過的和你一樣好一樣開心,你想盡你的可能幫助別人關懷別人,同時你還能理解這世界上受苦的人只是沒有能力接收像你一樣的教育沒有條件和你一樣的生活,但是他們的靈魂本質上與你是一樣平等的一樣神聖的。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有更優渥的條件更純潔的思想,你想幫助更多的人,這就是“神愛世人”。

回到開頭說的電影,“雄獅”的養父母還收養了另外一個印度兒童,可能是遭遇不同,“雄獅”的兄弟性格很差,上學也沒天分,只能做一個普通的工人,而且對“雄獅”充滿了羨慕嫉妒恨的負面情緒。可是他們的養父母還說要鼓勵他關心他,讓他能夠做一個開心快樂的普通人。最難得的是當“雄獅”找到自己的老家,想要去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時,他的養父母雖有不捨,還是鼓勵他踏上尋家的路,這可以說是一種純粹的愛。當“雄獅”在老家用視頻電話跟養父母說“我永遠是你們的孩子”時,我真的感動了,真愛是寶貴的,它的回報更是無價的!

美國每年從中國收養2萬多名孤兒,收養費上萬美元,真有愛心麼?

真愛是寶貴的


中國社會是一種處處講人情的社會,人情不是“愛”,是一種感情交易,更是一種道德負擔,尤其是接受了幾十年鬥爭仇恨教育的現代國人更是無法理解西方人所說的“愛”。“愛”不是國人常說的“獻愛心”,不是無私奉獻、捨己為人,“愛”是一種高層次的人文關懷,是一種基於生物同種屬性的憐憫而產生的關懷,是“己所大欲,必施於人”,西方人叫做“博愛”,佛家叫做“慈悲” 。

美國每年從中國收養2萬多名孤兒,收養費上萬美元,真有愛心麼?

佛家叫做“慈悲”


以前聽過一個傳言不知真假,說美國人到中國來收養兒童,而國內的孤兒院把這個當生意做,收養一箇中國孤兒至少要花上萬美元,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慚愧的無地自容。還有很多報道,被美國人收養的孩子長大後回國尋找親生父母,而親生父母就知道要錢要養老,我更是羞愧到心痛。一個只講利益的群體懂得什麼叫“愛”,他們只認為這是別有用心,是美帝國主義的陰謀!

跟有些人談“博愛”,差不多是對牛彈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