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的清朝——碎片清史(三)

◎1877年12月24日,《纽约时报》特别报道:“在上海滩,不论是小划子还是平底帆船,在每一条船的船首都刻画着人的眼睛。它们的形状就像大钟乳石洞里那些著名的鱼。据说,有了这些图案,就可以确保船只在航行中看清前途,清国人严肃地说,如果没有这些眼睛,必定会迷失方向和发生许多事故。而为了表示对清国风俗的尊重,在扬子江和其他清国水域航行的外国蒸汽船上也大多画上了这样的眼睛,以消除清国人对蒸汽船的抵触情绪。”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报道:“一位身穿做工精致的绸缎花衣的清国商人,坐在一辆华贵的四轮马车里,身后紧跟着一名侍从,他的着装是时下巴黎最流行的服装,别以为他为了炫耀而一直是这样的装扮,其实清国人是在最近才刚刚开始崇尚追随外国的时尚的。”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报道:“两个穿着小亚麻布的清国人抬着一顶很沉重的轿子,轿子是当地富人们习惯使用的‘交通工具’;在街对面,还有好多独轮手推车,当地人管它叫江北小车,这是清国最常见的脚力车。”

◎一位美国人在游记中这样描写清国的交通工具:“上海的码头上有一种随处可见的独轮手推车,坐这种手推车的乘客大多是清国的穷人。清国的富人们乘马车出门,他们用跑起来飞快的骏马拉车,他们还从加利福尼亚或其他地方进口了一些洋马,不过因为洋马不适应当地气候经常生病,所以多数人使用本地马。”

◎1890年,清国辽阔的华北平原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天气,而清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处理就像一场滑稽剧。关于光绪皇帝在这场滑稽剧中所扮演的角色,罗伯特·赫德(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这样写道:“皇上和朝廷在天坛举行隆重的求雨仪式,他苦苦地祈雨,不但要下雨,而且还要‘及时雨’!现在,他们又祈祷天晴,也许是他们的诚意不够,大雨不停地下,到处是一片汪洋。街道成了河渠——皇宫和住宅都成了游泳池,房子也都成了淋浴间。”

◎1894年,李鸿章为了废除强加在中国人头上的鸦片贸易做了很多的努力,他于8月27日会见了世界禁烟联盟执行秘书英国人约瑟弗·G·亚历山大,英国的《伦敦每日新闻》曾有报道:“李总督以最强劲的语言声称,大清政府一如既往地强烈反对鸦片贸易。这种贸易是列强通过战争强加给大清的,大清政府根据条约不得已允许印度鸦片进入大陆。最后他明确宣称:事实上,你们也许明白,若你们毒害我大清子民,我们就会立即禁止他们获得鸦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