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補齊三農問題“短板

2016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補齊

農業農村短板,必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穩步提高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補齊三農問題“短板

【解讀】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未來5年,能否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能否拉長農業這條“四化同步”的短腿、補齊農村這塊全面小康的短板,將直接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比如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公共服務水平較低、人居環境差、貧困人口較多等等,加快補齊這些短板,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補齊發展短板、厚植髮展優勢,定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受尊重的職業,讓全面小康的陽光普照農村大地。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補齊三農問題“短板

【問題分析】

隨著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完善,新農村建設發展勢頭良好。但不可否認的是,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重建設輕管護;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難以適應當下農民需求,重硬件輕軟件;農村環境存在髒、亂、差現象,重眼前輕規劃;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嚴重,推進市民化過程中重“面子”輕“裡子”。特別是農村仍存在大量貧困人口,亟待脫貧致富。

農業農村的短板,最直觀地體現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歷史形成的城鄉反差,雖然近些年有了很大改觀,但“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現象仍在一些地方存在,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務難以適應農民需求,老齡化、空心化等問題日益凸顯。

農業農村的短板,最突出地體現在生態環境方面。農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資源環境代價,出現耕地質量下降、地下水超採、農業面源汙染加重等問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農村最短的短板就是脫貧。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既是發展目標,更是向人民立下的軍令狀。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補齊三農問題“短板

【對策措施】

一、補農村基礎設施的短板。

把國家財政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放在農村,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基礎設施,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在“水”方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在“電”方面,加快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開展農村“低電壓”綜合治理。在“路”方面,加快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班車,推動一定人口規模的自然村通公路。在“氣”方面,發展農村規模化沼氣。在“房”方面,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通過貸款貼息、集中建設公租房等方式,加快解決農村困難家庭的住房安全問題。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專項行動,加快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改廁,全面啟動村莊綠化工程。

二、補農村社會事業的短板。

把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和接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的城鎮,加快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推進農村基層綜合公共服務資源優化整合。在教育方面,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衛生方面,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適當提高政府補助、個人繳費和受益水平,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在社保方面,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參保人員選擇較高檔次繳費。改進農村低保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機制,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在文化方面,全面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實施文化惠民項目。

三、補農村扶貧開發的短板。

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分類扶持貧困家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更多土地致富信息,添加微信公眾號:土地論壇

農村土地流轉,上土流網(tuliu.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