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淳安下姜及周邊9個村 趙一德說鄉村振興要這麼幹

2018-03-18 17:4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張夢月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漸漸迎來旅遊旺季。這座藏身淳安西南山區的小村落,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的基層聯繫點。過去十多年間,下姜村沿著美麗鄉村的目標一路奮進,從窮山溝變身“綠富美”。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下姜村及周邊地區發展,是杭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縮影。3月13日至14日,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一行來到楓樹嶺鎮和大墅鎮,開展“百千萬”蹲點調研活動。蹲點調研期間,趙一德跑遍了下姜村及周邊地區9個村,考察村容村貌、走訪農戶企業,與村民群眾和基層幹部共謀鄉村振興。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下姜村玖玖民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美麗經濟

“老楊,我來看你了!”3月13日晚上7點,楓樹嶺鎮下姜村原黨總支書記楊紅馬家來了位熟悉的老朋友。一杯清茶,一條板凳,趙一德和楊紅馬聊開了。

楊紅馬如今是“紅馬民宿”的“大掌櫃”。6間客房、4桌餐飲,帶來不錯的收入。“民宿開了第三年,一年毛利30多萬元,淨收入20多萬元。”趙一德連聲點贊,並提出了希望:“你作為老支書,是村裡發展帶頭人,要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得益於山水好風光,近年來下姜村開起了23家民宿。去年,下姜村經濟總收入達7184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045元。曾經“有女不嫁下姜郎”的窮村,現在發展翻了筋斗,向“綠富美”邁進。

趙一德說:“遊客到下姜村,看的是山水,聞的是土味,聽的是趣事,憶的是鄉愁。”村裡要發展民宿經濟,念好山水經、打響特色牌很重要,建築要融入山水,菜品要體現特色,文化要做出創意。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汪村村茶園 鄭承鋒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丸新柴本製茶(杭州)有限公司負責人郭松梅也深有體會。十多年前從日本歸國來到淳安創業,她在楓樹嶺鎮汪村村種植了高標準有機茶390多畝,主打抹茶產品。

春風和煦,綠油油的茶山生機盎然,讓人心曠神怡。郭松梅說,“我們不光是做產業,也要美化環境。”她接下來計劃建設抹茶莊園,通過民宿、茶道等方式,展示楓樹嶺茶品牌,為農民就業增收多作貢獻。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蘭納現代農業園 鄭承鋒 攝

位於大墅鎮姜家畈自然村的蘭納現代農業園中,粉色的桃花展露芳華。農業園總佔地面積300多畝,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一期以果樹栽培為主,主要種植紅心火龍果、紅心獼猴桃、桃樹等;二期為觀光園區建設。“我們通過流轉土地,每年向當地農民發放工資130多萬元,同時帶動周邊村民發展農家樂3家、民居民宿2家。”負責人馮波說。

進入大墅鎮蜿蜒的大峽谷,趙一德見到了鎮洞塢村村民陳美清,他創始的“謙牧山泉”小分子瓶裝水,依託的是淳安生態優勢絕佳的高山水源。“整整4年我都在全國各地尋找好的水源,沒想到最後在自家屋後找到了小分子水。”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謙牧山泉”水源地 鄭承鋒 攝

2016年,陳美清盤下村裡閒置廠房,開始生產高端飲用水,去年剛上市就供不應求,目前公司正在進行項目二期及第二水源建設,全部建成後日平均生產小分子水60噸,年銷售產值達1.2億元。

趙一德說,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下姜及周邊地區發展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最大的潛力。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做優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旅遊業,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高水平轉化。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下姜村“石情畫意”工作室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瀟娜 楊朝波 汪馳超 攝

鄉村振興要靠人才、靠資源

要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

發展起來的下姜村,“磁場”效應也在不斷增強,吸引著許多外出人才回鄉創業。村民姜新華告訴趙一德,自己前年回村辦起民宿,收入穩定,比在外打工好多了。“村裡對民宿管理統一規範,沒有惡性競爭,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趙一德說,“鄉村振興要靠人才、靠資源。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下姜村篾竹工作室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瀟娜 楊朝波 汪馳超 攝

曾任楓樹嶺村黨支部書記的胡寶源,對此深有體會:“自從村裡引來了企業,外出打工的都想回家了。收入實惠、家庭和睦,幸福感增強,在家賺五六萬,頂得上在外面賺十萬!”

念好致富經,也要幫扶困難戶。薛家源村村民汪代生,妻子長期生病,兩人低保金和基礎養老金加起來每月500多元。這位當過31年村支書的老人,心裡十分不好受:“老太婆整年要吃藥,兒子收入不穩定,給村裡添麻煩了!”他還說,自己是共產黨員,又當過村幹部,就應該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即便輪到自己享受也要先讓給別人。“這種境界值得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學習!”趙一德叮囑在場的村幹部,要多關照困難低保戶,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源塘村老年食堂 鄭承鋒 攝

補齊短板,縮小差距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現階段,城鄉差距大最集中的體現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趙一德來到楓樹嶺鎮源塘村時,村裡的老人正在老年食堂打飯。趙一德仔細察看了老人的餐食,並詢問老人用餐感受。“剛開始辦食堂村裡挺猶豫,結果有十幾個人報名,堅定了村委的信心。”源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文平說。

今年69歲的源塘村村民陳仁坤,對老年食堂十分嚮往:“我明年就能到老年食堂吃飯了,一頓才幾塊錢,吃完就能走,就跟在飯店吃飯一樣方便。”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農戶家門前的垃圾分類桶 鄭承鋒 攝

在大墅鎮孫家畈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兩隻黃、綠垃圾桶,倡導農戶垃圾分類。掀開馬路窨井蓋,井內水流涓涓、毫無異味;田埂邊水溝,農婦正在洗菜:“水這麼幹淨,我回家不用再洗了!”

這些都要歸功於大墅鎮開展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程。孫家畈村設置了專門的汙水處理設施,是淳安縣6個由縣環保局全天候監測的汙水終端之一,定期有專業巡查人員日常檢查,目前已基本實現“汙水零排放”目標。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汙水處理設施 鄭承鋒 攝

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直接關係農民群眾生活品質。在大墅鎮桃源凌家村,趙一德走進了驛站公廁。竹製外觀、設施齊全的洗手間做到“有手紙、無異味”。趙一德稱讚廁所的衛生環境一點都不遜於城區的公共廁所,並叮囑鎮、村幹部一定要把廁所革命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不斷抓出成效。

趙一德非常關心農村文化公共服務和鄉村文明建設。蹲點調研期間,趙一德看到了以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為主題的文化禮堂,在村民家中聽到了不少村熱熱鬧鬧辦村晚、村民開開心心跳廣場舞的趣事,感到十分高興。他說,鄉村振興,不僅要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還要讓“腦袋”富起來。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下姜村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瀟娜 楊朝波 汪馳超 攝

大家商量著辦,齊心協力地幹

真正讓藍圖變成現實、盆景變風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說過,下姜村的發展就像一滴水,折射全省農村發展的整體狀況。如何充分發揮下姜村典型引領作用,帶動周邊地區更好更快發展,把一滴滴水匯聚成汪洋大海,是省、市、縣、鎮、村五級共同關心的事情。就在幾天之前,杭州市政府辦公廳剛剛出臺了《下姜村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規劃》。

3月14日下午,趙一德在下姜村召開座談會,和楓樹嶺鎮、大墅鎮以及9個村的鎮村幹部共商下姜村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有關工作。

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浩強說,今年下姜村要做強村莊精細管理,啟動3個自然村村莊整治工程;做大鄉村旅遊產業,加大精品民宿發展;做實傳統農業挖潛,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立體種植;做好兩支隊伍建設,設村兩委幹部、黨員紅黑榜。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正在勞作的村民 鄭承鋒 攝

汪村村是楓樹嶺鎮第一大養蠶和桑樹種植面積大村,也是下姜村及周邊地區振興發展的資源大村。村黨總支書記劉甲鉉說,汪村將緊跟鄉村旅遊步伐,往家庭農場、體驗基地、採摘遊等新的高收益農業經營方式發展。

實現鄉村振興,“消薄增收”工作很重要。大墅鎮黨委書記胡紅寶說,今年全鎮將加快土地流轉,利用彩色農業資源促進農旅融合,並重點圍繞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生態旅遊、農特產品精深加工等康美產業主動出擊、敲門招商。

走遍淳安下姜及周边9个村 赵一德说乡村振兴要这么干

下姜村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孫瀟娜 楊朝波 汪馳超 攝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趙一德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重要思想,按照特色彰顯、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生態宜居,集體殷實、生活富裕,紅色傳承、鄉風文明,黨建領先、治理有效的要求,齊心協力把《下姜村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落到實處。要加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建設,積極引導村幹部當好發展帶頭人、新風示範人、和諧引領人、群眾貼心人,為推動下姜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證。

趙一德強調,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實幹。要更加註重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加註重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更加註重規劃引領、協調推進。市縣兩級要強化主體責任,解決好“錢、地、人、機制”問題,保障和推動規劃落地見效,蹄疾步穩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以下姜村及周邊地區發展的生動實踐為淳安、為杭州鄉村振興提供路徑和經驗,為習近平總書記鄉村振興重要思想提供具體的實踐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