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

我國水電行業開始駛入慢車道

水電作為清潔能源之一,一直得到國家的支持。十二五期末,我國水電裝機總規模已經達到 31954 萬千瓦,遠超出“十二五”規劃預期規模,即29000 萬千瓦。近幾年來,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水電行業開始駛入慢車道。

水電投資力度下降

近幾年,我國水力發電的投資力度呈現逐漸下降的狀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水電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6年,我國水電電源建設投資力度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到了2016年,我國水電投資額為617億元,同比上年減少21.80%,為近幾年的最低點。

截止至2017年,在全國兩會上,棄水問題得到高度重視,棄水問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解決棄水問題成為2017年水電行業重點工作之一。因此棄水消納直接帶動了水電電源建設的投資規模。2017年,我國水電投資規模小幅上升為618億元,同比增長0.16%。2018年,水電消納政策進一步升級,截止2018年10月,我國水電電源建設投資規模為47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0.50%。

中國水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

儘管2017年,水電投資規模已經開始小幅回升,但主要是為解決棄水問題而投資,而消納水電所帶動的投資力度不會太大。因此,未來幾年,水電投資規模很難超千億。

“十二五”水電建設超預期

十二五期間,水電建設情況超過預期。“十二五”期間,國內新增水電投產裝機容量 10348 萬千瓦,年複合增長率為8.1%,其中大中型水電 8076 萬千瓦,小水電 1660 萬千瓦,抽水蓄能 612 萬千瓦。截止 2015 年末,我國水電裝機總規模已經達到 31954 萬千瓦,遠超出“十二五”規劃預期規模,即29000 萬千瓦。具體來看,主要是常規水電站建設超預期,尤其是大中型水電,新增規模超出近 3000 萬千瓦。

中國水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

水電開發程度已經處於較高水平

目前,我國水電開發程度已經處於較高水平。據統計,國內水能資源可開發裝機容量約6.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3.0萬億千瓦時。2017年,按發電量計算的水電開發程度為37.0%,已經遠遠高於全球(26%)和亞洲(20%)的水電開發程度。而目前國內尚未開發的水電多集中在開發條件較差、難度較高的大江大河上游,比如金山江、雅礱江和大渡河等。這意味著,未來水電進一步開發的難度增大。

中國水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

水電供需寬鬆

近年來,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用電量增速趨緩,電力供需總體寬鬆。水電設備利用小時也持續收窄。2013年,我國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511小時,至2017年,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416小時,較2013年相比,利用小時下降了1095個小時。

中國水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

水電市場競爭格局穩定

水電市場整體較為分散,長江電力佔據龍頭。目前水電上市公司19家,主要分佈在四川省、廣東省、湖南省、北京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等10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四川省獨佔6家,其地理位置在水利發電方面有著天然優勢。

2017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34119萬千瓦,發電總量11945億千瓦時。其中,長江水電公司累計完成發電量2108億千瓦時,佔全國水電發電量的 17.66%;國投電力公司控股企業累計完成發電量1289.49億千瓦時,佔全國水電發電量的6.95%;桂冠電力,累計完成發電量346.59億千瓦時,佔比達2.9%。

中國水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市場競爭格局基本穩定

目前,水電行業競爭格局較為穩定,長江水電佔據龍頭位置,未來,行業很難再出現新的闖入者打亂市場格局。這意味著未來水電建設工程發展平穩。

整體來看,近幾年來,全國整體電力格局供需寬鬆,再加上十二五期間我國水電開發力度超預期,水電開發程度已屬於國際較高水準。未來,我國水電行業進入慢車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