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到強:中國電力四十年成就輝煌

本報記者 範思立

10月15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電力行業高峰會”上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電力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中國電力工業堅持高效清潔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突出貢獻;中國電力工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中國從電力大國走向世界電力強國。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介紹,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電力工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建設規模飛速發展,堅強保障經濟社會。2017年底,中國電力總裝機、年發電量、人均裝機分別達到17.7億千瓦、6.4萬億千瓦時、1.28千瓦,是1978年的31倍、25倍、21倍;2011年,中國發電裝機容量與發電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2017年底,中國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182.6萬千米,變電設備容量66.3億千伏安,是1978年的7.9倍、52.6倍;2009年電網規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中國電網已成為世界最大的交直流混合電網。2017年,全國用戶供電可靠率達到99.814%,平均停電時間16.27小時,較1985年降低超過100小時,電力供應安全穩定可靠。

電源結構持續優化,能源轉型成就斐然。2017年,中國非化石能源裝機6.9億千瓦、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約佔總裝機容量38.8%、年發電量30.3%。經過40年發展,中國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裝機容量佔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3.82%,提升至2017年的73.69%,總裝機百萬千瓦以上的發電廠數量,由1978年的2座,提升至2017年的449座。

電力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煤電機組發電效率、資源利用水平、汙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水平,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7年,全國電力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約為26萬噸、120萬噸、114萬噸,較1990年下降336萬噸、297萬噸、114.7萬噸,每千瓦時火電發電量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0.06、0.26、0.25克,處於世界先進水平。2017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供電標準煤耗309克/千瓦時、廠用電率4.8%,分別較1978年降低162克/千瓦時、1.81個百分點;電網線損率6.48%,較1978年降低3.16個百分點。燃煤電廠100%實現脫硫後排放,92.3%的火電機組實現煙氣脫硝,累計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佔全國煤電裝機容量的70%。2006—2017年的10年間,通過發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電煤耗和線損率等措施,電力行業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3億噸。

電力科技日新月異,自主創新國際領先。中國超超臨界機組實現自主開發,主要參數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百萬千瓦空冷發電機組、二次再熱技術、大型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世界領先,大型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大型褐煤鍋爐具備自主開發能力。中國水電在規劃、設計、施工、設備製造等方面,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多項新、老壩型世界紀錄被中國打破,80萬、100萬千瓦水輪機組製造技術中國獨有。中國“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走在世界前列。中國風電已形成較完整的大容量風電機組設計、製造體系,單機容量5兆瓦風電機組已批量投產、6.7兆瓦機組已投入試運行。中國已全面掌握特高壓輸電技術,智能電網、大電網控制等技術取得顯著進步,電網的總體裝備和運維水平處於國際引領地位。

國際合作全面深化,“一帶一路”彰顯風采。中國電力企業成功投資運營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希臘等國骨幹能源網。以EPC總承包為重點,中國電力企業建立了資金、技術、標準、管理全方位“走出去”的國際產能合作模式,實現了規劃設計、裝備製造、運營管理的全產業鏈“走出去”。“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實際完成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0多個,累計實際完成投資80億美元;簽訂電力工程承包合同494個,總金額912億美元。

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人才素質持續提升。40年來,電力企業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管理創新,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效益,電力行業總資產達到13萬億元,21家電力行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16家單位聯合主辦的“改革開放40週年電力成就展”全方位展示了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脈絡和成績,展會同期還召開了“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電力行業高峰會”和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電力設備及技術展覽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