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卓斌

本报记者 陈卓斌

大邊村駐村第一書記陳志強(中),在村辦鴻源服裝加工廠與工人交流。本報記者 蘇曉傑 攝

通訊員 黃勇

初見澄邁縣文儒鎮大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陳志強,他身著洗得有些發白的黑色套頭衫和牛仔褲,鞋上粘著雨後的泥巴,身旁是一輛半舊不新的電動車。近兩年來,這位曾經的醫生就是騎著這輛電動車走村入戶、診治“窮根”。

12月10日下午,陳志強又一次穿過村莊,許多記憶浮現腦海:16個月前,他帶領大夥拆去廢棄房屋,建起供村民休憩聊天的綠化廣場和文化長廊;9個月前,他引來的鴻源服裝加工廠投產,吸納村民就近就業;近兩年來,他15次組織醫療專家到村子及周邊義診,免費發放的藥品價值超過23萬元……

“聽說陳書記即將要結束駐村掛職工作,大夥都很捨不得。”大邊村委會副主任林仕光直言,陳志強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好乾部,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駐村第一書記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望聞問切

步行走訪發現問題

有車不坐,非得走路,這個省城來的“第一書記”有點怪。林仕光還記得陳志強去年2月剛到村時的場景,“村幹部天天跟著他步行,把每家每戶都走了個遍。”

實際上,陳志強此舉用心良苦。彼時,村道路兩旁堆滿垃圾、汙水橫流,環境“髒亂差”問題遺留多年。“看到這樣的環境,作為醫生,我首先擔心村民的健康問題。”陳志強說,因此,他有意帶著村幹部沿村道步行,讓他們隨著他“望聞問切”,把平日裡可能忽略的衛生問題重視起來。

隨後,陳志強多次組織村幹部、黨員及村民對環境衛生進行整治,在下轄6個自然村增配保潔員,實行按片區管理,並指導村民做好內務及房前屋後衛生工作,使各村環境衛生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面子’乾淨了,‘裡子’也要兼顧。”陳志強意識到,除了引來好醫生到村義診,村子的衛生室也要“強”起來。為此,他先後協調派駐單位省中醫院向村衛生室贈送理療儀、按摩床等價值4萬餘元的醫療器材,併為村子增添大量藥品,讓更多村民體會到了“小病不出村”的便利。

治病治根

引來工廠助村民就業增收

12月11日上午,在位於大邊村內的鴻源服裝加工廠,村民邱海梅熟練地進行服裝加工,數十張獨立的布片經過她的巧手,很快便被縫製為成衣。按照加工工藝複雜程度,邱海梅每做一件衣服,能掙幾分到1元,每個月有2000多元。

在加工廠裡,像邱海梅一樣的工人現有42人,其中14人是貧困村民,每月收入1000餘元至3000餘元不等。過去,為了解決這些人的就業,陳志強沒少費工夫。

“大邊村村如其名,地處邊遠,村裡322戶人家過去大多靠種植橡膠、檳榔、水稻為生。”陳志強說,近年來,由於青壯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大邊村有朝“空心村”發展的趨勢,讓他很是著急。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志強結識了在外打工的林舉平,“他告訴我,有位來自廣東的老闆想在澄邁建服裝廠,在選址上頗為猶豫。”陳志強說,這讓他看到了機遇。

於是,陳志強多次與客商協商,並給出優惠的租金福利,最終讓鴻源服裝加工廠落戶村裡,就近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今年10月,陳志強還整合政府資金100萬元對廠房進行擴建,擴大規模,以讓更多村民就近就業。

對症下藥

幫扶“處方”因人而異

近兩年來,陳志強吃住在村,騎著一輛電動車走訪了大邊村所有低保戶、五保戶、殘疾困難戶,每個家庭的困難他都明瞭於心。

“必須‘對症下藥’,才能更好地保障他們的生活。”陳志強說,對於有勞動力的貧困群眾,他協調省中醫院出資20餘萬元幫助他們修建棚舍,發展禽畜養殖產業,並招收部分人員進入省中醫院工作;對於勞動力欠缺的貧困戶,則納入“公司+合作社”項目,通過定期分紅幫助他們增收發展;對於考上大學的貧困戶子女,陳志強也積極籌集學費,為孩子在求學路上“扶一把、送一程”。

忙完一天的工作,夜色漸濃,陳志強走出辦公室,看著這片自己用心付出過的土地,良久無語。

“我們都知道陳書記對村子有感情。”林仕光說,道路旁的一排排路燈,是陳志強多方籌集資金修建的;2.24公里的鄉村道路硬化,也少不了陳志強的功勞,“我們希望他有時間便回來看看,再和我們聊村子情況,說發展思路,就像現在一樣。”

(本報金江12月13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