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團宣佈獲萬億授信額度和總理5月參觀豐田、安倍10月訪華

10月24日晚,一汽集團突然發佈一條消息:獲得16家銀行機構共10,150億元的意向性授信額度。這一消息一宣佈,汽車媒體圈立即就炸鍋了。

許多人認為,如果不是央企屬性,以一汽集團現在的業績及業務能力,絕拿不到這筆授信額度。這麼做不公平。

一汽集團宣佈獲萬億授信額度和總理5月參觀豐田、安倍10月訪華

視評君注意到一個細節,同一天,網上流傳豐田將與一汽簽訂大單,時間就是10月25-27日安倍訪華之時。

到底應該怎麼看待這一事件呢?

早在今年5月,總理去日本做了訪問,期間參觀豐田工廠,並著重瞭解了豐田的氫燃料電池項目。

當時那篇著名的文章《總理參觀豐田汽車廠區釋放什麼信號?》,以及總理表情凝重的畫面,在國內刷屏了。

一汽集團宣佈獲萬億授信額度和總理5月參觀豐田、安倍10月訪華

5月 總理參觀豐田工廠

很多人給這幅照片配上了這樣的讀解:總理瞭解了豐田的氫能之後,終於明白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都在騙補!這種讀解其實是大錯特錯了。

根據政府網的報道,總理當時這麼對作陪的安倍和豐田章男說:“我此次訪問日本,同日方就加強兩國創新合作與對話達成共識,希望包括豐田公司在內的日方企業抓住機遇,進一步深化對華合作,實現從‘製造’到‘智造’的升級,實現更高層次的互利共贏。”

令人奇怪的是,總理當時去了豐田,並且由安倍作陪,這麼高規格的訪問,居然沒有簽訂任何的大單?費這麼老大勁,結果如果只是這樣,恐怕不太合理。

對比一下總理去德國做訪問。今年7月,總理去德國拜訪默克爾,一次就簽下了以下大單:

長城與寶馬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寶馬與百度簽署合作備忘錄推進自動駕駛;寶馬加強與華晨的合作在中國增資擴產;奧迪與華為簽約發展智能網聯;江淮大眾簽約引進西雅特;寧德時代落戶德國;蔚來與博世簽約合作;戴姆勒與清華合作研究自動駕駛;一汽大眾繼續鞏固合作關係。

一汽集團宣佈獲萬億授信額度和總理5月參觀豐田、安倍10月訪華

不僅如此,還包括,當時總理在德國做出了寶馬可以擴大在華晨寶馬股份到75%的承諾,而寶馬增持股份這一動作已於今年10月11日完成。這種允許外資升高在合資公司中的股比的做法,是史無前例的。

還包括,就在昨天(10月24日),戴姆勒還和吉利汽車宣佈雙方將合資成立高端專車出行公司。

這一切,可以這麼來概括:在中美關係不友好的情況下,中德展開了全面的合作,其中在汽車領域的合作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據說正是受到了寶馬提升股比這一事件的刺激,眼下,來自美國的福特汽車正在尋求擴大在長安福特中的合資股比。

那麼,5月份總理去日本一趟,安倍作陪,但是中日居然沒有簽訂任何大單?這顯然不符合常規。

隨著安倍訪華日期(10月25日-27日)臨近,事情終於明晰:當時總理是去打前站去了!

按照當時總理的說法,“希望包括豐田公司在內的日方企業抓住機遇,進一步深化對華合作”,那就意味著,本次安倍訪華,豐田與中國簽訂大單的比例是99.9%。

那麼,豐田最可能的合作對象是誰呢?

中方合資夥伴中,和豐田合作關係最緊密的兩家企業,一家是一汽,一家是廣汽。

其中一汽是央企,廣汽是國企。雙方在行政級別上,一汽是“共和國長子”。另外,一汽處在經濟落後的大東北,廣汽則處在經濟發展更快的廣州。一汽自然而然肩負著振興東北的重任,這基本也屬於“政治任務”。

眾所周知的原因,當下的中國,對如何提振東北經濟可謂心急如焚,因此豐田這次簽訂大單,對像為一汽的可能性極大。

因此,在安倍正式訪華的前一天,一汽集團宣佈獲得銀行機構共1.015萬億的授信額度,很大程度上,是為一汽和豐田即將簽訂的大單造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