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廣譽遠膏方調治“老胃病”,治養結合趕走胃部不適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若人體消化吸收不好又影響其他臟器功能活動,所以有“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說法。因此,調節脾胃功能對胃腸道疾病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而補益脾胃又是調節其功能的主要方法。

大連廣譽遠中醫院侯智馨院長介紹,對於一些難治的“老胃病”,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難治性潰瘍病、難治性慢性胃炎和難治性十二指腸炎、難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腸有疾者,可以通過吃膏方來達到治療目的。

大連廣譽遠膏方調治“老胃病”,治養結合趕走胃部不適

膏方調理脾胃需注意

侯院長認為,胃腸道疾病的膏方在用藥上應以健脾和胃為基礎,按照不同疾病,辨證論治,不能一味應用補藥,而應在補藥基礎上適當應用理氣化溼、清熱瀉火、消食導滯、活血化瘀等藥,做到虛實兼顧,標本同治,攻伐時不忘固護脾胃之氣,補益時不可過於滋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

同時,侯院長也指出“老胃病”患者病情遷延難愈,調養胃部很重要,選擇冬令時節進補更是適合於人體的生長規律。

大連廣譽遠膏方調治“老胃病”,治養結合趕走胃部不適

膏方調理老胃病,認準大連廣譽遠

大連廣譽遠中醫院的膏方遵從先號脈再開方,將古方與現代人體質相結合,體現出中醫的經驗學說與智慧凝結的特點,又能體現中醫擅長於疾病調養兼備的傳統特色。

大方大藥,廣譽遠道地藥材。膏方治病,同時補虛、抗衰、延年,所以組方配伍非常全面,而且要滿足中醫上天人合一的規律,都是在20味以上的藥材配伍而來。同時藥材野生道地,追尋了相生相剋的藥性特點,實現了綠色、安全、藥性足、適宜久服的特點!

大連廣譽遠膏方真正的古法炮製,匠心品質。藥材作為加工製作中的靈魂,古法炮製更像是一個載體,通過燒煉泡灸等方式,將藥材的藥性完美呈現,最大限度地配合膏方將藥效作用於患者身上!

大連廣譽遠膏方調治“老胃病”,治養結合趕走胃部不適

侯志惠(字智馨)

現為中國民族醫藥開發組委會委員、中國中醫協會會員、中國大健康協會會員、西崗區市民中醫藥文化科普基地首席講師、大連廣譽遠養生院院長。

蒙醫傳人,家族世代草原上行醫,八歲起隨祖父研習中醫,耳濡目染,精通蒙醫學。後就讀五年制正規醫學院校學習醫學理論知識,畢業後跟隨祖父結合實踐行醫十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善用膏方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