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丨年底供给端改善 土地大潮褪去后首迎回调

往年南京楼市充斥着总价地王,高溢价率的风声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临出让前的取消挂牌、低价成交。

今年以来南京土地市场的整体降温,主要由几大原因:

首先,由于行业资金的全面收紧,拿地态度趋于谨慎,第二,整体在政策严控,不利于开发房企实现高周转,拿地的意向也全面降低,第三,今年开始”定向出让”的地块明显增多。

开发房企们从狂热的土地市场中逐渐恢复理性。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市场趋于稳定;从2018年开始,加之国内资金监管加强、房企资金来源收紧,现金流紧张,直接导致了南京整体土地市场降温明显。

早在2016年、2017年,南京土地供应量翻倍增加,改善供给结构,也稳定长期价格的趋势。

市场研究丨年底供给端改善 土地大潮褪去后首迎回调

市场研究丨年底供给端改善 土地大潮褪去后首迎回调

2018年南京土地市场整体表现

而今年以来,2018年截止目前成交量仅2017年的66%,受整体市场降温和政策性用房价格影响,楼面价下滑30%,地价较低,不少地块出现了底价成交,溢价率更是创新低,仅6%,住宅用地供应变得愈发稀缺。

高科首进青龙地铁小镇

葛洲坝拿下城北五塘地

从近两年部分热点板块地价对比发现,各板块楼面价下降回落明显,比如南京热点板块,江北核心区最高地价和区域的地价,在8000-9000元/㎡左右,仙林区域最高地价和近期区域地价差额在1.6万/㎡左右,老城南的差额在也在近7000元/㎡左右。

先简单回顾下,上周,南京拍出了8幅块地,其中6块宅地,城北、江浦、青龙小镇、青龙山、禄口5大板块补仓,6块大宅地全部成功出让,3块地底价成交,3块地溢价成交,溢价率15-33%。

城北G50地块为主城区域内较为稀缺的纯住宅用地,有30余家房企报名,竞争较为激烈,最终被葛洲坝和三禾置业联合竞得,楼面价22413元/㎡;G51地块位于仙林青龙,板块内库存较多,被高科竞得,此次是高科首进青龙片区。

G50的成交楼面价并不高,地价只有房价的62%, G51地块也是一样,地价与区域限价的比例65%,可预见未来房价的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竞拍不再要求竞买人具备房地产三级及以上的开发资质,且保证金最低为起拍总价2成。


市场研究丨年底供给端改善 土地大潮褪去后首迎回调


从房企来看,参与度提升。金茂、葛洲坝、金基、新城大牌及本土房企参与,还有一些此次外来新近南京的房企,如三巽、常州三禾置业等,土地市场虽然没有被迅速的燃起,但是更多的是释放了一种提振信号。

本周连续两日土拍

11幅块地合计82.87亿元拍起


市场研究丨年底供给端改善 土地大潮褪去后首迎回调


本周南京将继续拍出11幅地块,覆盖城东、仙林、江宁、仙林等地。相比上周地块,本周地块质量明显提升,但价格并不高。其中6幅宅地,不乏G60、G63、G66、G68地块等优质地块。比如月牙湖G63地块,起始楼面价24327元/㎡,最高限价楼面价32609元/㎡,周边项目银城东岳府均价4.13万元/㎡,受限价影响,该片区房价两年无明显增长,即使拍出最高限价,未来房价也是可控的范围内。

仙林的G68青龙山地铁小镇地块楼面价13019元/㎡,最高限价楼面价18729元/㎡,周边竞品地块包括了2016年新城获取的G60地块,楼面价20069元/㎡、深业2017年获取的G78地块的楼面价16667元/㎡,周边在售项目包括了招商正荣东望府和珑悦,整体的精装价格在2.7万元/㎡左右。

从近期土地市场的表现来看,从近期土拍热度来看,不管是房企数量的参与度、竞拍轮次数量以及溢价率,都出现了一丝升温的信号,但是分析师认为,释放更多的信号,并不代表政策的底部性的松动,更多是市场的提振作用,坚持“住房不炒”、“稳房价”的定调。类似青龙山、仙林、江宁等区域,包括地铁规划等都比较好,类似区域的土地投资有较好的性价比。除了交通规划的收益以外,区域本身新盘项目相对少,所以后续从潜在的需求做测算,预计市场认可程度会比较高。


市场研究丨年底供给端改善 土地大潮褪去后首迎回调


延伸阅读:

1、日报 | 南京都市圈大爆发 中交锦蘭荟成交问鼎

2、连名字都保密!克而瑞神秘新产品亮相“TIC”云计算盛会

3、房企年末冲刺提速入市 需求端变天去化难掩悲凉

4、租赁月报 | 市场监管趋严 行业内竞争加剧

5、日报 | 句宁城际正式开工 溧水、浦口连续认购占重比

6、


分享到:


相關文章: